三孩子跪马路,父亲冷漠注视,这是何等的“教育”?

教育思享 2024-08-21 22:33:05

在一个酷热难耐的午后,广东佛山南海里水镇的一幕,让人心头一紧:

三名孩子跪在滚烫的马路中央,背后是他们父亲冷漠的目光,前方则是川流不息的车流,仿佛命运之线随时可能被无情的车轮斩断。

但是,这不是精心设计的影视桥段,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孩子们的膝盖稚嫩,与炽热的路面亲密接触,而他们的父亲,却安然坐在一旁的花坛上,仿佛是个旁观者,静待妻子的“现身”。这种以爱之名的情感勒索,既让人心痛,又让人愤怒。幸运的是,民警及时介入,孩子们才得以幸免于难。

然而,这背后的问题,仅仅能用“家务事”来概括吗?

在一些家长的观念里,惩罚孩子似乎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手段,无论是为了发泄一时之怒,还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但把孩子置于危险之中作为惩罚,无疑暴露了他们对为人父母最基本责任的漠视——保护孩子的安全。这不仅仅是情绪的失控,更是监护责任的严重缺失。

问题的根源,远比一时的愤怒复杂,它关乎对孩子安全的基本认知的缺失,甚至可以说,是对亲情和道德底线的公然挑战。

更令人叹息的是,这样的悲剧并非个例。

不久之后,湛江发生的另一起事件,更是让人心头一紧:一位母亲因孩子耍脾气躺在马路上,竟选择独自离开,结果孩子惨遭碾压,生命永远定格。

这样的“家务事”,早已超出了家庭内部的范畴,它们关乎社会的安全,是对法律和道德底线的公然挑衅。

这些事件看似偶然,实则折射出部分家长在管教孩子时的盲区与误区。

传统观念中的“打骂教育”,早已不合时宜,但在情感冲动之下,仍有家长选择极端手段,试图以此立威或达成目的。殊不知,这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更大的风险。

从根本上讲,父母的职责不仅仅是生育孩子,更重要的是教育和保护他们。

让孩子在危险中接受惩罚,只会让亲情在恐惧与创伤中逐渐消磨。

回到佛山事件,父亲以“惩罚”为名,实则是在利用孩子的苦痛向妻子施压。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对孩子心理的残酷摧残,也是对家庭伦理的严重背离。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行为可能成为恶劣的社会示范,误导更多的家长。

难道惩罚孩子真的只能走向极端?

难道沟通、理解、耐心和陪伴不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之道?

《教育的常识》中提到,真正有效的教育,不在于权威的强制,而在于心灵的触碰和共鸣。好的教育是通过尊重、引导和激励来实现的,而非恐吓、威胁和惩罚。

父亲在孩子面前的形象,不应是威严不可侵犯的权威,而应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和榜样。如果家庭中的父母无法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那么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将迷失方向,甚至可能复制这些错误的行为模式。

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家庭教育中的权力关系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

在一些家庭中,父母的权威至高无上,孩子的意见和感受被忽视。这样的教育模式极易导致孩子自我认同感的缺失,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在成年后形成不健康的情感处理方式。

正如《陪孩子终身成长》所述,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引导而非控制,父母应学会与孩子建立平等而互信的关系,而非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他们。

佛山和湛江的两起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讨论,不仅因为它们的极端性,更因为它们挑战了社会道德的底线。

正如《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提到的,教养不仅在于大事,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有意无意,都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深远的影响。

如果父母一再使用暴力和威胁来解决问题,孩子未来面对冲突时,是否也会选择同样的方式应对?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教育则是家庭的核心功能之一。

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社会必然会受到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当家长无法履行监护责任时,社会有权介入并对其进行教育指导。这一法律并非形式主义,而是出于保护儿童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考虑。

当家庭内部的矛盾扩展到公共空间,威胁到公共安全时,这已不再仅仅是“家事”,而是事关全社会的公共问题。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些行为不仅是道德层面的失职,甚至可能触及法律的底线。

湛江事件中,孩子被碾压的悲剧让人痛心疾首,但母亲的行为是否已构成危害公共安全?这类行为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类似的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法律的严肃性在于,它不仅是对行为的约束,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维护。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中的责任感不仅体现在为孩子提供物质支持上,更体现在如何让孩子在一个安全、关爱和有序的环境中成长。

惩罚孩子并不意味着放弃理性和底线,更不能让孩子成为家庭矛盾的牺牲品。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温柔以待,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只有当父母懂得真正的教育之道时,才能让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也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安定。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