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博物馆“镇馆之宝”欣赏

春翠的文化 2024-10-02 21:58:39

郑州博物馆创立于1957年,是一座位于郑州市的现代化博物馆,为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也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长期以来,郑州博物馆利用自用优势,致力于郑州地区的历史研究、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等,接待了大批游客,为河南省爱国主义优秀教育基地,是展示郑州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窗口。创立于1957年,是一座位于郑州市的现代化博物馆,为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也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1、镇馆之宝-兽面乳钉纹铜方鼎

商朝时期的大型青铜方鼎,装饰着饕餮纹与乳钉纹,彰显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无尽创意。

2、镇馆之宝-苏轼书《醉翁亭记》刻石

清代刻石共24方,其中13方为《醉翁亭记》正文。宋元祐六年(1091),苏轼应好友刘季孙之请,以楷、行、草三体兼用书体写成此《醉翁亭记》长卷,书成之后即被密藏。到了明代,长卷曾为文渊阁大学士高拱所有,并命其妹婿刘巡为之刻石。

3、镇馆之宝-九鼎八簋

春秋,九鼎形制相同,大小依次错递。圆体,折沿,方唇,两立耳外撇,鼓腹,三蹄状足;鼎腹主体饰蟠螭纹,鼎足上部饰兽面纹。八簋形体相近,盖顶设喇叭形捉手;子母口,溜肩,鼓腹,腹两侧有龙首形半环耳,圈足下有三小足;篮盖、器身饰蟠虺纹和瓦棱纹。九鼎八簋作为周代最高等级的青铜礼器配置,本为周天子所专享。这套九鼎八簋出土于新郑郑国祭祀遗址,是当时诸侯崛起、王权衰微的体现,对于研究郑国历史和春秋时期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镇馆之宝-兽纹长颈铜壶

汉代,长颈壶,是汉代典型器物之一。这件长颈铜壶形体优雅,纹饰灵动细腻,气象万千,装饰效果强烈,制作精细考究,是汉代青铜艺术中的精品。

5、镇馆之宝-浮雕人物石棺

北宋,石棺由棺盖、棺身、基座三部分组成。整个石棺造型精美,雕刻细腻,形象生动逼真,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6、镇馆之宝-象牙化石

第四纪更新世,象牙化石为纳玛象门齿化石,米黄色,呈长圆椎体,由根部至尖部逐渐内收,形体粗壮硕大,属于成年纳玛象。纳玛象化石的发现,对研究和复原我国北方远古生态环境和了解古象种群演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镇馆之宝-白衣彩陶钵

仰韶文化,钵敞口,尖唇,腹部下收,小平底。为仰韶文化彩陶的代表性器物。仰韶文化是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距今约5000-7000年,因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这件白衣彩陶钵构图简洁和谐,线条回旋流动,畅达圆转,体现了先民不凡的艺术创造力。

8、镇馆之宝-牛首铜尊

商代,尊大敞口,束颈,折肩,腹部向下圆曲内收,高圈足。尊为盛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此尊出土于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商代青铜器窖藏,为商代王室重器。造型比例和谐,纹饰流畅精美,是商代早期青銅文化的典型代表。

9、镇馆之宝-青釉瓷尊

商代,瓷尊大敞口,斜折肩,深腹,底微内凹。它的发现和研究成果改变了对我国制瓷历史的认知,将我国烧制瓷器的时间从汉代以后提前到商代早期,提前了1000多年,在探讨我国瓷器产生发展基本脉络的过程中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10、镇馆之宝-佚名菩萨石造像

唐代,造像单体圆雕,整体呈“S”形,体态丰腴饱满。上身裸,发披于背,飘带扎结于胸前,戴宝珠项圈、臂钏和腕钏。下着罗裙,正前的裙摆掩于腰间,形成自然的裙褶。菩萨衣饰借助于圆刀法,表现的更加流畅自然。是唐代“中国式菩萨”曼妙体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唐代佛教艺术的雍容气度和审美雅趣,有东方“维纳斯”之美誉,表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

郑州博

0 阅读:16

春翠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