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和台湾都有许多反映其社会特点,而大陆所没有的词语。如“人蛇”(非法入境者)、 “放牛班”(无升学希望的学生编成的班级)、“安公子”(服用安非他命的青少年)、“剥衫替身” (专门拍摄赤膊镜头的女替身演员)、“第四台”(私设的有线电视台)、“吊盐水”(指工厂开工不足)等。
港台有许多新词表示的事物与大陆相同,而词形却与大陆不同,也使大陆人感到陌生难解。如:
航天飞机:“太空穿校机”(港)/ “太空梭”(台)
台球:“桌球”(港) /“撞球”(台)
人行横道线:“斑马线”(港、台)
职业道德:“专业操守”(港)
鼠标:“滑鼠”(台)
奥特曼:“超人吉田”(港)/ “超人力霸王、宇宙超人”(台)
《当代港台用语词典》通过对港台词语的深入系统研究,收录了大陆与港台词语,显示了三地词汇互相融合的程度。
有些合成词,从构词法看港台和大陆是相同的,但构成成分却不同。如“关爱”(关心、爱护)、“关顾”(关心照顾)、“关念” (关注惦念)、“矮化”(贬低)、“摆荡”(动荡)、“报备”(呈报备案)、“操宰” (操纵主宰)、“考量” (考虑酌量)等。
这种词在大陆人看来有些像是缩略语,甚至是生造词,但它们在港台语言中已凝定下来,使用频率也甚高,具有了约定俗成的词的地位 。
香港和台湾语言中保留的古语词和早期白话词比大陆多,有些在大陆已经消失的词语,在港台不但保留下来,而且出现在口语化的文章中,如“肇因”、“厘定”、“评鉴”、“底定”、“建言”、“豪雨”、“机先”等。
有些旧词出现了新的词义变异,如“报聘” 源于《左传》,现在在台湾用作外交回访的正式称法;“恩客”源于清人小说,原义为“青楼女子所钟情或资助的顾客”,现在在台湾成为“嫖客”的同义词;“公干”是近代汉语词,现在在香港用作“因公出差”。
港台还有一些用古汉语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如“订颁”(制定颁布)、“赋活”(赋予活力)等。但对这些现象的考察时要慎重,因为古语词是汉语的共同遗产,不为港台所独有,且要判断哪些旧词已在大陆完全消失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有少数港台词语,词形与大陆相同,意义却迥然不同。如:
“班房”在大陆是“监狱”或“拘留所”的俗称,在香港却指“教室”;
“案件”在港台除了指“诉讼或违法事件”外,还可指一般的“事项、事例” ;
“吨位”在香港除了指“最大载重量”外,还可指人的“体重”;
“拿捏”在台湾除了指“扭捏”或“要挟”外,还可指对分寸的“把握”或“掌握”;
“电池”在香港可比喻“色相”;
“混血”在台湾可比喻“中外合资;
“户外活动”在香港可双关“交际应酬活动”;
“房事”在台湾可双关“住房问题”;
“仪仗队”在台湾特指“丧礼中的仪仗队”。
由于地域的影响,港台的普通话或“国语”中都容纳了许多粤方言或闽南方言的词语。由于社会生活的不同,还在方言词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香港粤语词”或“台语词”,如“爆窃”(提门盗窃)、“口水佬”(说空话的人)、“吃头路”(混日子)、“大拜拜”(热闹而没有实效的活动)等。
由于历史原因,香港的英语借词特别多,如日常用语“的士”(taxi)、“波”(ball) 、“波士”(boss)。
香港地处粤方言区,常常用粤方音翻译外来词,如card译作“咭”,order译作“柯打”,foreman译作“科文”,都会使不懂粤方言的人费解。
而台湾的日语词也比比皆是,如“便当”(盒饭)、“料理”(菜肴)、“阿莎力”(干脆、爽快)等也是人们日常用的。
台湾由于力推“国语”,一般不用闽南方音译外来词,但采用音意兼用的方式较多,如sauna译作“三温暖”,show译作“秀”,media译作“媒体”,(香港译作“媒介”,二者现皆已在大陆流行)。此外,台湾在翻译人名时,第一字往往用的是汉族姓氏字,而且常常缩略音节,比如“艾奎诺”(阿基诺夫人)、“艾森豪”(艾森豪维尔)、“史亚努”(西哈努克)、“雷根”(里根)等 。
当引进外民族词语时,大陆用符合汉语构词习惯的意译方式较多,而在港台,音译或音意兼译的外来词语远比大陆多。如英语的laser,大陆早期译作“莱塞”,后来被意译的“激光” 所取代;而香港现在仍用译音词“镭射”,台湾则译作“雷射”。
由于港台与大陆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不同,行业语进入普通词汇的表现也有很多差异。例如,大陆的排球和乒乓球运动很受人们喜爱,“二传手”、“短平快”、“擦边球”等词已十分流行,但在港台却极少见。
与此相应的,台湾的棒球运动盛行,“三振出局”、“ 保送上垒”、“封杀”、“强棒出击”等棒球术语也被人们日常使用,就进入了普通词汇。此外,像武侠小说用语“过招”、“见招拆招”、“清理门户”,金融、商业用语“跌停板”、“货办”(货样)、“长黑”(股价一路跌落)、“标箱”等,这些词语在大陆也是很陌生的。
香港语言学者田小琳先生在《香港流通的词语和社会生活》一文中说“从现代汉语词汇实际包括的范围看,限定在北方方言为词汇基础就有局限性,因为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因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所产生的词汇变异情况很难反映出来”。
比如“合同”一词在大陆是不需解释的,而港台人就感到生疏,因为’他们习惯于使用“契约”或“合约”,同样的,大陆人一开始也很难明白,台湾人所说的“机车”其实就是满街跑的摩托车。
由于长期的积累,港台与大陆的词语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并且数量相当可观,也将对汉语词汇今后的发展和演变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交往的发展,港台与大陆词语互相融合的现象也逐渐增多,人们相互之间的理解变得不那么困难,误解产生的机会也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