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遇大湾区”记者团聚焦扬州,品早茶享雅韵

扬眼 2025-04-24 10:16:31

4月23日,“当长三角遇大湾区”融媒新闻行动江苏行记者团来到扬州市,不仅感受“世界美食之都”的雅韵,还沉浸式体验了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百科全书”的大运河博物馆,逛了市井繁荣的商业老街东关街等地,用“走读”方式去认识一座城。

扬州早茶广州早茶怎么选

当天一早,大家漫步于红桥碧水间,在香影廊、水绘阁的园林胜境中,重温朱自清笔下“北门外茶馆临河,茶客与舟人共话”的扬州情怀。在冶春茶社,国家级非遗面点大师陈恩德现场展演花式饺子等经典淮扬面点,引得大家驻足拍摄,并且品鉴了“会唱歌”的蒸饺、“会跳舞”的蟹黄汤包,现场解锁蒸饺要“夹角边,一口鲜”、汤包要“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的正确吃法。

现场观看切干丝绝活

南方日报的记者张晋轻依栏杆面对一桌精致早茶感叹:“你们早餐还可以这么精致啊?”面对扬州美食,两区记者们各种问题来了,虾仔面和阳春面做法一样吗?扬州早茶和广州早茶有什么不一样?澳门肉铺与靖江肉铺你更喜欢哪种风味?叉烧包和蟹黄汤包放一起你选哪个?闲聊像极了街头小吃的“南北对决”。一方水土,成就一方美食!大家得出的答案更多倾向于“每样都来一份”“对美食没有抵抗力”。张晋在品尝蟹黄汤包和烫干丝后,喝了一口绿杨春红茶,他说,这个习惯和广州早茶有点像,吃完要喝口茶,从早茶可以看出扬州的城市调性和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当听说周边很多吃货为吃上正宗的扬州早茶,通常要赶在早上6点半到店,店家一开门就满座。张晋笑着得出答案,广式早餐与扬州早茶最大不同的是不用起那么早!

大湾区记者谈扬州早茶

体验博物馆爱上文创

随后,大家来到位于三湾风景区的大运河博物馆,尽管非节假日,博物馆游客排起了长队。大运河博物馆是集运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兼顾旅游休闲与对外交流的专题性博物馆。现馆藏有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还藏有与运河相关的众多图书、文献、资料等,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记者们兴致勃勃认真聆听讲解,还不时提问,工作人员认真地解答。“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馆”让大家一镜到底“穿越”17座运河城市。全方位地了解了运河文物保护利用、遗产保护传承、文化带建设发展、文化公园建设带来的美好生活。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社会服务部负责人刘世发介绍,仅去年博物馆就接待了100多场次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人数达到数万人,深信未来两区域将会有更大的合作空间和机遇。

参观大运河博物馆

光游览听讲解还不过瘾,广东电视台的李劭晨非常在行,大家在游逛的时候,她悄悄买了一堆文创产品集了博物馆章,她不仅用作直播道具,还打算带回去做纪念或送人。从博物馆出来后,她就非常开心地在草坪上摊开展示她的“战利品”,古画折扇、锦鲤宝瓶餐具、龙舟形状的冰箱贴、以文物锡质鱼彩壶为原型的冰箱贴,她还在谢馥春工厂旁边的东关街专卖店购买了谢馥春琼花香粉、鸭蛋粉等化妆品。她说,非常喜欢扬州的文化、旅游和美食,不虚此行,她要将这些美好分享给亲人和她的观众朋友。

广东台记者展示购买的文创

纯渔村转型休闲度假好去处

下午,大家来到邗江区邵伯湖西岸的方巷镇沿湖村,这里是一个纯渔民居住的渔业专业行政村,陆地面积0.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1.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600人。“我们全村渔民齐心协力抓渔业生产、整荒滩废地、建渔民小区,推动‘渔花子村’变成了村美民富的最美渔村。”沿湖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德宝在现场变身“讲解员”,讲述全村有300多人从事民宿、乡村旅游、美食等创业故事。澎湃新闻的邱海鸿说,七八年前,他来过这里,当时这里非常的偏僻,没想到如今湖光十色,野鸟翔集,村容村貌整洁,渔村转型成了深休闲微度假的极佳体验地。

采访渔村书记谈转型故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校对 王丽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