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崴脚”的经历,它也是体育活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虽然大部分人在崴脚扭伤后,休息一段时间足部能得到恢复,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韧带松弛,踝关节不稳,引起踝关节的反复扭伤(又称习惯性崴脚),而这样的反复崴脚,往往又会导致距骨骨软骨损伤找上门。
什么是距骨骨软骨损伤?
距骨骨软骨损伤是指距骨关节面软骨连同软骨下骨的损伤,多表现为局部关节软骨剥脱,并可累及深部的软骨下骨,前面提到的踝关节反复扭伤被认为是导致它出现的主要因素。它往往是踝关节慢性疼痛的病因之一,常见于年轻的运动人群。
距骨骨软骨损伤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疾病,患者往往会感到脚踝疼痛、肿胀,尤其是走路时间比较久之后,疼痛感会更明显。在早期,这种疼痛还能通过休息来缓解,但若发展到后期,就连休息时也会感到疼痛,并且以酸痛为主。
随着距骨骨软骨损伤的发展,一段时间之后,软骨下骨中的部分骨质会被慢慢吸收,骨组织减少,里面逐渐变成一个空腔,即“囊变”。程度较轻时会感觉踝关节活动不利索,屈伸稍受影响;而程度较为严重,会感觉踝关节屈伸受限明显,影响行走、上下楼梯等日常活动。
如何预防距骨骨软骨损伤?
(1)做好热身,适量运动
在运动之前一定要充分热身,不论天气炎热或寒冷,热身准备都要做足。到位的热身运动能够舒缓肌肉、活动关节,让身体提前进入运动状态,为正式运动建立一个缓冲区。另外还要注意科学适量运动,避免超长时间单一性的高负荷活动。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可以选择一些关节负荷较小的运动方式,比如骑自行车、游泳等。另外,还要充分认识到各项运动的危险性,对自己的运动能力有基本的评估,量力而行,不要贸然尝试高难度动作。
(2)循序渐进,避免损伤
尽量选用多样性的运动方式,注意上肢、下肢交替进行,强化核心肌群的锻炼,同时开展膝、踝等关节周围肌肉的训练,避免因肌肉力量不足或动作不协调等原因影响运动中的安全性,对关节形成一层“肌肉保护”。
活动后如关节局部出现疼痛、肿胀,那么需要及时休息,不要硬扛,帮助促进关节损伤的自身修复,症状加重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3)做足保护,量力而行
运动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装配齐全的专业护具,掌握规范动作要领,并提前熟悉场地和环境。还建议准备一双具有护足功能的运动鞋,其中鞋垫建议带足弓弧度的,以支撑足弓,缓减运动时地面向上对足部造成的冲击力;而后跟部分建议加硬,以稳定后跟骨,保护踝关节。
(4)重视崴脚,做好处理
发生崴脚扭伤时,要做好处理,可记住PRICE原则:Protection(保护)、Rest (休息)、 Ice (冰敷)、 Compression (压迫)、 Elevation (抬高)。
关节软骨是一种覆盖于骨表面的组织,因为血液供应较少,营养主要来源于周围的关节滑液,一旦损伤就难以自我修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软骨损伤的范围会越来越大。所以如果出现多次崴伤的情况,且休息之后不见好转,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