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如何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如何更好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如何推动三维治理格局,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保障辖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4月2日上午,门头沟法院召开“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及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通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举措和五起典型案例。北京市人大代表张建民、郝永芳,门头沟区人大代表马兰、陈进霞,新闻媒体记者及村民代表参加通报会。
通报会上,门头沟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裴凌晨介绍了该院打造自治、共治、法治“三维”治理格局,绘就京西好“枫”景工作举措。通过推动基层自治,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促进多元共治,提升安全韧性水平;强化法治保障,护航绿色高质量发展。
随后,王平村法庭庭长马钢锤和斋堂法庭副庭长李智慧通报五起典型案例,生动展现基层人民法庭的治理智慧:170余户业主因施工爆破受损,通过“专业评估+联席调解”实现纠纷诉前化解;15起拖欠10年的农房改造纠纷,创新指导调解思路达成“一案解双纷”;快餐公司闭店近千名员工讨薪无门,多部门联动引导劳动者“一裁终局”快速兑现权益;开发商延迟开通燃气引发群体纠纷,示范性判决明确违约金标准带动600余户业主参照调解;某教育机构诱导学生办理“培训贷”被法官靠前作为化解于萌芽。
扫码查看典型案例
门头沟法院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深做实定分止争,有效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强基固本,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以法治力量护航辖区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
供稿:门头沟法院
编辑:徐涵玉 肖飞
审核: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