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克林顿:我后悔让乌克兰放弃核武器,其次是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 “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美国政界有这样一个“传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 “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政界有这样一个“传统”,就是卸任后的总统们喜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做一些“个人见解”,以此来刷一波存在感,比如77岁高龄的克林顿就热衷于此事。

相较于克林顿时代,当今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已经出现颓势,这让克林顿忍不住想“吐槽”几句。不过,他没有对着跟他同属民主党的拜登开火,而是先“自黑”了起来。

2023年4月,克林顿接受美国主流媒体采访时,坦言称自己在任期间有两件事做“错”了。

一是对乌克兰废核问题逼得太紧,以至于乌克兰无核可用,才导致了今天俄乌鏖战、欧洲形势动荡的局面;二是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太宽松了”,以至于其经济突飞猛进,撼动了美国的经济霸权。

言外之意就是,一个管的太紧,一个管的太松,以至于美国现在一边不断增大对乌克兰的投入,另一边还要迎接中国的挑战。左右开弓,多少有些忙不过来。

那么,当年克林顿在这两件事情上都是怎么做的?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欲练神功,乌必先“挥刀自宫”】

1991年,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悄然落幕。苏联的“遗产”被前加盟国家一一瓜分,其中乌克兰就是第二大遗产继承者。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别看苏联已经解体,但彼时乌克兰拥有辽阔的农业土地资源以及庞大的军工体系,以至于乌克兰的军事实力在当时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与俄罗斯。

这让美国喜忧参半。喜的是再也没有任何一个超级大国敢与美国全方面叫板,忧的是世界上又多了一个有核国家,那便是乌克兰。

据统计,当时乌克兰拥有乌克兰获得了200枚洲际弹道导弹,超过1200枚洲际核弹头,以及2500枚各类型的战术核弹头。

可谓是十分“富裕”了。

对于苏联解体,美国国内将“功劳”大都归于了里根。不过里根1989年就卸任了,而1992年上台的克林顿上来就干了一件“大事”:忽悠乌克兰自废武功。

可让克林顿没想到的是,乌克兰竟如此“不争气”,放弃核武放弃的如此“轻松”。

在苏联解体前,美国就曾带头向乌克兰承诺:在乌独立后,西方世界一定会对乌提供经济援助,度过建国初期可能出现的经济寒冬。对此,乌克兰选择了相信,期盼着自己能重获新生。

乌克兰有意愿,美国就有了威胁的筹码。

于是在乌克兰独立建国后,克林顿开始一顿“忽悠”了。

克林顿先表示美国的援助一定会来,又话锋一转,称根据乌克兰国防支出开销情况,投资并不划算。如果乌克兰愿意放弃核武器,以减免每年“不必要的”维护费用,那美国就会承诺提供资金支持及各种经济贷款。

兴许是觉得这个条件还不够诱人,克林顿又将饼画大,说美国一旦提供了援助,英国、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也会倾向于乌克兰,到时候乌克兰会在短期内成为发达国家,实现经济自由。

一顿忽悠下来,乌克兰确实有点“招架”不住了。

在克林顿任期内,乌克兰换了两届总统,一个是乌首任总统克拉夫丘克,另一个是寡头出身的库奇马。这俩人,可以说“齐心协力”地下了一步臭棋。

特别是在资本上大尝甜头的库奇马,非常乐意接受美国递出的橄榄枝。

库奇马认为,废除核武器只是削弱了“一点”国防力量,无大碍;更何况,核武器当年主要防的就是俄罗斯,而俄罗斯在叶利钦的领导下一直呈现“半死不活”的状态,不用那么怕了。

废核能换来经济援助,这实在是“诱人”,不但能让乌克兰在美国的荫蔽之下发展成一个经济强国,说不定还能充实充实自己的腰包。

想到这,库奇马算是按捺不住了。

于是1992年,在克林顿的主持下,美国顺利出台了《支持自由法》,核心目的就是彻底销毁乌克兰的核武器。

【被忽悠瘸了的乌克兰】

当时,克林顿政府的智库有部分人表示不要把事做得太狠太绝,让乌克兰有点核威慑,也是将来制衡俄罗斯的一种手段,咱们也好有一个后手。

但克林顿觉得,对乌问题必须要果断解决,要快刀斩乱麻,早些让前苏联国家实现“民主自由”,自己在任期间的政绩也会变得相当好看。

1994年,“慷慨大方”的美国以经济援助为条件,让乌克兰加入了《核不扩散条约》。到1996年,乌克兰最后一批核武器在沉默中被全部销毁。

乌克兰成了实打实的无核国家。

乌克兰已经拿出了“诚意”,现在该美国实现诺言了。然而,西方国家一边对乌克兰废除核武器拍手叫好,一边不断把贷款利率提高,让乌克兰财政被债务危机逐渐拖垮。

美国翻脸不认人的理由十分充沛:乌克兰是西方世界与俄罗斯之间的重要缓冲区,加上全球经济都不好过,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正好西方自个儿也顺便再多一点利滚利。

赚麻了,真是赚麻了。

而乌克兰哭都没地哭。

就这样,到千禧年后,乌克兰财政已经逐渐走向崩溃,成了欧洲的“贫困户”。一切就好像做梦一样,那个国富民强的乌克兰梦,仿若成了再也回不去的泡影。

在俄乌战争开打之前,乌克兰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欧洲子宫”。言外之意便是,在乌克兰,贫困的妇女只能通过代孕维持生计,无数贫穷的女孩因此陷入泥沼。

乌克兰也干脆摆烂,将代孕纳入合法产业。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截至目前,战争的态势仍十分焦灼,克林顿的心似乎也跟着焦灼起来。今年4月初,克林顿受访时表示,他后悔1994年施压乌克兰放弃核武器,不然俄乌战争那么轻易爆发,欧洲更不会面临所谓的能源危机。

不止这件事上后悔,克林顿还极为后悔——答应中国加入WTO组织。

【中国入世,美国暗中作梗】

随着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下一步计划就是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让中国市场走向世界。

但加入WTO这条路的历程可谓十分艰难曲折,其中最大的困难,便是美国近乎疯狂的百般阻挠,直至克林顿点头同意,这才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不过,克林顿同意中国“入世”,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的。

克林顿认为,当时的中国就算加入世贸组织,也只能扮演产业链下游生产的角色,这对美国来说完全是百利而无一害的。1997年克林顿访华后,这种“偏见”进一步加深。

经过反复商讨后,克林顿自信地认为,只要技术仍然把握在美国手里,中国加入世贸也无妨,还会成为世界产业链的“底层苦工”。而一旦打开了世贸的口子,大量美国商品将会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届时中国会一步步丧失崛起的途径,沦为美国商品的消费国。

于是在1998年,克林顿牵头出台了针对中国的新战略。即:可适当放宽中国加入世贸的条件,并且美国要主动参与中国的经济发展上,把握中国的命脉市场。

同时,美国要尝试“驯服”中国,封锁其高端科技的上升通道,间接遏制中国的军事发展。还要充分利用意识形态斗争,在中国内部寻找支持美国价值观的“合作伙伴”。

在当时看来,克林顿的“三板斧”计划确实很有威力,但中国不是日本,更不是韩国,不会被动地任由美国摆布。美国,终将为自私自傲付出应有的代价。

1999年,中美进行了新一轮高层谈话,主要围绕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展开。

面对美国的“嘴上严格,实则松口”的奇怪态度,中方领导人自然看出了其中的猫腻。但有风险的同时,更有机会。就算是火坑,我们也要在火坑中寻找新的出路。

到2001年的时候,中国入世进入最关键的谈判阶段。

美方派出一个代表团与中方展开周旋,开出了五项难以接受的条件,试图在芯片、汽车等科技制造领域层层加码。双方谈判持续了三天三夜,谈判人员都已经精疲力竭。

关键时刻,朱镕基总理加入谈判,直接答应了美国前两项条件,正当美国感到欣喜时,朱镕基总理话锋一转,说:前两项我们已经答应了,后面三项,就该美国让步了。

美国谈判代表团瞬间哑火。

那一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

这背后,有美国的机关算尽,也有中国的执着与不懈努力。

【克林顿的后悔】

最开始正如克林顿所料的那般,但他忘了,中国向来不是一个一压就垮的民族,是有脊梁的。中国的产品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核心技术正在被逐一攻破。

至于克林顿最开始想的,在技术上封锁中国军事,更是天方夜谭。乌克兰可以为了经济牺牲自己的军事实力,但我们不一样,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脚步一直没有停止。

如果说,加入世贸之初,中国还是“拄着拐杖走路”,那么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正在打破技术封锁的牢笼。这个时间跨越,很长。绝对不是克林顿八年执政期能够看到的。

克林顿卸任之后,小布什、奥巴马、特朗普、拜登,每一届美国总统都在不断打压遏制中国,但无论方式如何,最后均为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一只苏醒的雄狮已经开始“发威”了。

也正因如此,克林顿后悔了,后悔当初同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但后悔又有什么用呢?现在说这些已经为时已晚了。

【总结】

讨论一个人物时,无法脱离当时的大背景,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局限性。

同样,克林顿也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只不过其打的小算盘最后没有走向预期那般。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往往不可能像最初计划的那样。偶然因素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都不能作为参考依据,这也让克林顿当初的计划出现了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

如今,克林顿表示自己很后悔,但错并不只是他自己,而是整个美国的霸权之路。

想必现在克林顿除了叹息以外,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评论列表

叚其
叚其 4
2023-06-25 13:08
克林顿不至于这么说,乌弃核减少了世界毁灭的风险,中国入世对世界经济做出了伟大贡献。这么看克林顿是人类救世主之一。
更加努力ing
更加努力ing 3
2023-06-25 10:22
你后悔的事多着呢
蓝色星辰水瓶
蓝色星辰水瓶 3
2023-06-25 12:31
此一时,彼一时,哪有后悔药吃
小冰女7896
小冰女7896
2023-06-25 11:26
朱总理有魄力,直接奠定了2000年起经济的腾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