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试爆最大氢弹,最终促成《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史海撷英 2024-10-30 09:41:58

1961年10月30日,苏联爆炸了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氢弹,大伊万氢弹。这颗氢弹威力非常惊人,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3600倍。

要问世界上什么武器最强悍,很多人都知道是核武器,但是核武器有很多种,杀伤力最大的是那一种呢?毫无疑问是第二代核武器氢弹。氢弹主要是利用氢的同位素发生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来形成破坏力的。氢弹的体积可以造得非常大,所以威力也随之增加。

氢弹的威力最大能有多大?答案是无穷大。氢弹威力的大小,实际上只取决于试验场的大小。如果有足够大的场地,“大伊万”都不足挂齿。

苏联在1961年10月30日试爆的“大伊万”(也叫“沙皇炸弹”),测得的爆炸当量达到了恐怖的58.6兆吨(5860万吨)。5860万吨TNT炸药的爆炸威力,相当于约3900颗“小男孩”原子弹。

但这个威力还不是“大伊万”的真正实力!虽然实际爆炸当量达到了5860万吨,但实际上“大伊万”的设计当量更加巨大,超过了1亿吨(也有说法是1.7亿吨)。那这少了的4000多万吨,难道是偷工减料了吗?当然没有。冷战那会儿苏联研制的武器,讲究的是实打实的威力。否则光靠吹牛也拖不垮苏联。

大伊万模型

那未爆炸的4000多万吨威力,其实是被苏联“藏”了起来。怎么藏的呢?来看一下“大伊万”的“三阶段”(也叫三相弹)设计:

第一阶段:引爆

在炸弹的前后位置放了2个“起爆器”用于引爆(压缩内核引发热核反应)。这2个“起爆器”也就是原子弹,爆炸当量为1.5兆吨。

第二阶段:热核反应

在第一阶段产生的高温高压下,内核发生核聚变反应。这也是氢弹的主要威力来源,“大伊万”的设计当量为50兆吨。

第三阶段:杰基尔-海德反应

在第二阶段热核反应中形成的快中子,可以引发铀238的裂变(杰基尔-海德反应),这又给“大伊万”的总当量增加了50兆吨。

不难计算,“大伊万”的总设计当量实际上为101.5兆吨(1亿吨)。考虑到第三阶段(裂变)会造成严重的核污染,所以在最终试爆的时候,苏联决定使用铅壳来代替铀238壳体,从而阻止了“大伊万”进入第三阶段。这就导致“大伊万”的实际威力被缩减了近一半,只剩下5860万吨。

说了这么多,5860万吨的爆炸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可以看一组爆炸后测得的数据:蘑菇云最高升至67公里,上层直径约95公里,下层直径约70公里;蘑菇云在800公里之外都可见;爆炸波绕地球转了三圈‘’爆炸产生的声波传到了约800公里之外。

作为对比,当时美国威力最大的氢弹当量只有15兆吨。这个隐藏了一半功力的“大伊万”都已经超过美国近3倍,要再继续提升威力的话,美国要忙活几年功夫,但苏联只需要把铅壳换成铀238即可,然后就可以继续保持碾压了。

60年代初期,恰恰是冷战如火如荼的时期。此时,在核武器和运输平台上,苏联都远远不如美国。为了威慑美国,实现核战略平衡,赫鲁晓夫决定重点发展核武器。在他的命令下,1961年在无人的新地岛,爆炸了有史以来最可怕的氢弹:大伊万氢弹。

大伊万氢弹原本设计为1亿吨当量,相当于7200颗广岛原子弹。苏联科学家经过计算,如果在新地岛引爆1亿吨当量氢弹,可能会严重影响周边的芬兰等国。芬兰是苏联的盟友,不能这样对它胡来。于是,苏联人为将氢弹当量减少到5000万吨,也就是原来的一半。即便如此,威力也非常惊人了。

只是,氢弹的运输和爆炸都很不顺利。

试验总指挥的助手,日姆列夫上校回忆当年,还是惊出一身冷汗:我当时被任命为特别列车组的负责人,接受的是运载这枚重达30多吨的氢弹的货车。这枚氢弹在工厂的车间里是重大秘密,此刻却散放在普通货车车厢里,尚未装配就绪。而在几个有冷冻条件的车厢里放着的是,与之有关的一包包危险品。在客车车厢的保险柜里放的,全都是超级绝密文件。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已经向美国发表声明,说10月将试验1枚超级氢弹。于是,我们得到严厉命令,无论如何也要在10月内完成试验。为了赶上实验的时间,我们只得不惜代价的抢工,根本没有做防辐射准备。难以计算的是,到超级氢弹最后完成装配这段时间,我们遭受了多大强度的辐射剂量。当时我们那里连个辐射强度测量计都没有。后来笼统地测量了一下,结果发现这里的辐射强度超出正常值两倍多,出于恐惧,我们曾一涌而出跑到了外面街上。

氢弹装配好以后,重达27吨,非常惊人。

那么,选用什么载体投放氢弹,就成为大问题。苏联导弹不用说了(洲际导弹只能装几百公斤弹头),最强大的图95战略轰炸机,也只能运载18吨弹药。无奈之下,对图-95进行全面改造,拆卸了机上很多必不可少的东西,才匀出了27吨的载重量。

可是,问题又来了。大伊万长度8米,直径2米,图-95根本就按不上去。万般无奈下,科学家被迫将机体内的燃油槽与机腹炸弹舱门移除,才将氢弹装了上去。

日姆列夫上校认为这个改装极其危险:出现险情不止一次。直到巨弹被送上图95B,我们才弄清楚,它整个弹体太大,拖到地面上根本无法起飞。唯一的救急办法是,在飞机下面的跑道上,抢挖一条深深土沟。否则要是强行起飞的话,氢弹就会痛地面摩擦,后果不堪设想。

一切准备就绪,1961年10月30日晨9:27,图95轰炸机起飞。11点,机长杜尔诺夫采夫少校报告说已接近目标。得到命令后,少校按下投弹按钮,氢弹被投下,飞机所处高度为10500米。随后的12分钟,图-95以最大速度飞行,全力脱离起爆点。11:32,在新地岛群岛上空4000米高度,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威力的一次爆炸。

飞行员们回忆:当时我们已经距离起爆点100多公里,却仍然被波及。热浪涌进机舱,人就像进了热锅,毛发、指甲纷纷脱落。灼热的飞机中灰尘肆虐,舷窗也被烧焦。最为严重的情况在尾舱,其灼热程度难以相信,热浪划破了所有人的脸和双手。后来我们知道,爆炸产生的热风,可以让远在170公里以外的人受到3级灼伤。爆炸的闪光能造成220公里以外人的眼睛,剧痛与灼伤,甚至造成白内障以及失明。

除了光辐射,冲击波也造成了伤害。从空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奇异现象。一道深深的、透明的气体大墙形成了,它穿过飞机机身,撼动着近百吨重的飞机,世人难以想象。当冲击波穿过飞机时,所有仪表设备的指示都飞速上升,指针来回跳动……这还不算什么,晚些时候我们才知道,全世界所有的地震测试仪都测到了这次核爆炸,它产生的冲击波三次传遍全球。

杜尔诺夫采夫少校机组顺利驾驶图95返回基地。此时,他们才震惊地发现:机身已由银白色变成了灰黑色,全部被焦痕所覆盖。氢弹的威力惊人,让人难以置信。

参加实验的苏联技术人员回忆:两米多深的冰雪冻土层已殆然无存。整个地面覆盖着好似玻璃碎片的东西,尘土沙石因高温融化而成了晶体状。地面上堆积着成群的失明的海鸥,它们因在高空受到核辐射而坠落下来。在岛子的四周净是鹿和熊的尸体,全是被光辐射的能量所烤焦的。

所有的实验动物甚至植物,已荡然无存,全部成为焦炭。在距离爆心50公里方圆之内,一切均都完全烧尽、熔化。在投放地点距爆心400公里方圆以内,所有的砖瓦结构农舍只剩下断垣残壁。不仅居民村镇受害,冲击波的威力还波及境外直到800公里以外,所有建筑的窗户都被破坏。甚至芬兰的一些住宅,窗户玻璃也遭了秧。爆炸威力如此巨大,以至于在外层空间无需借助于望远镜都可见到其闪光。

然而,美国佬可不是吓大的。

大伊万此厉害,美国人倒也不怕。原因很简单,大伊万几乎没有实战意义。当时苏联导弹无法使用20多吨的核弹头,如果使用图95轰炸机作为载体,特殊的改造让它非常显著。而飞机区区700公里的时速,也难以逃过北约战斗机的猎杀。

对此,苏联方面也心知肚明。大伊万只制造了两枚。一枚这次试验爆炸了,另一枚则留在实验室,后来拆除核装置送到了博物馆。

有意思的是,在媒体添油加醋的渲染下,大伊万却造成了北约民众的恐慌。无奈之下,1963年8月5日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根据条约,三国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于是,核试验被转移到地下,至少不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民众的恐慌了。

“大伊万”是人类历史上引爆过的威力最大的炸弹。以人类目前的技术,研制一个比它更强大的氢弹并没有任何难度。但随着全球国家对这种“反人类”武器的抵制,威力如此巨大的核弹显然不会再去研制。所以,从威力上来说,“大伊万”是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

现在的氢弹,小型化和精确打击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未来的方向主要在于提升突防能力。只要能够保证攻击到目标,对一枚核弹来说,偏差个百八十米那都无关紧要。而且,如果一枚核弹落在另一个国家的领土内,爆炸本身所产生的破坏力是可以计算的,但其它任何一个方面的影响都不可估量。

从物理破坏上说,已知最厉害的氢弹非“大伊万”莫属。如果从政治、军事、外交、环境这些层面上来说,即便是世界上当量最小的氢弹,其破坏力都是难以估计的,甚至可以毁灭或阻断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

所以,氢弹的威力是巨大的,但相对于其爆炸威力来说,象征意义更加重大。包括“大伊万”在内的绝大多数核武器从来都不是以战力为目标,而是核威慑力。

这才是氢弹真正的威力!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