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的海军还是以战列舰作为海战的主要舰艇的,二战中航母虽然取得了极为显著的作战效果,但很多国家还是没有放弃建造新型的战列舰,比如美国曾经想研制一款蒙大拿级战列舰,而美国则是在一九四一到一九四二年间完成了这款战列舰的初步设计。要知道那时候太平洋战争已经开打,航空母舰在现代海战中的威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航空母舰的美国却还是要研制一款新型的战列舰,那么这艘战列舰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实际上美国当时研制这款战列舰就是为了对抗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这款战列舰的排水量达到了七万吨,装备了四座四百零六毫米三联装主炮,前后分别布置了两座,最大射程达到了三十九公里,在主炮的射程方面,蒙大拿级略逊于大和级,因为大和级战列舰的主炮射程达到了四十一公里,而且火炮的口径也要比蒙大拿级大,达到了四百六十毫米,不过在当时的海战中,双方基本上不可能隔着几十公里的距离用主炮互射,而在近距离战斗中,蒙大拿级战列舰的舰身比大和级更为坚固,同时火炮的射速也更快,而且美军的蒙大拿级还有着更为先进的雷达火控系统,因此大和级战列舰真的不一定能够打得过蒙大拿级战列舰。
然而,蒙大拿级战列舰最终却并没有被制造出来,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款宛如庞然大物的战列舰也带来了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它的舰体实在是太过宽大了。当时的美国控制着巴拿马运河,而美军的战舰如果想要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巴拿马运河,然而蒙大拿级战列舰的宽度过大,根本无法从巴拿马运河通行,如果美军大西洋舰队的蒙大拿级战列舰要转移到太平洋舰队时,就必须从南美的合恩角绕行,战列舰的航速本身就比较缓慢,再绕行这么远的距离,那么必然会影响战争的进程。
除了蒙大拿级战列舰的舰体过于庞大,他所处的这个时代也并不是战列舰的舞台,当时美军已经发现在海战中航空母舰的重要意义,所以将有限的造船能力全部投放到了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上,为了节约国内的生产资源和人力,美军于一九四三年结束建造蒙大拿级战列舰,这款战列舰并没有一艘被建造完成服役,其中美国海军是决定建造五艘蒙大拿级战列舰的,而这款战列舰如果建成,将会成为美国海军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不过非常可惜,最终美国海军也没有实现这个目标。
作为一款战列舰,蒙大拿级的火力十分强悍,他所使用的三联装四百零六毫米主炮,一枚穿甲弹的重量就高达一千二百二十五公斤,在二十七公里的距离上能够击穿三百八十一毫米厚的装甲,可以说大部分战舰在蒙大拿级的面前完全没有还手之力。而与此同时,这款战列舰的防护能力也是美国海军舰艇中最强的,它的船舷装甲最厚的地方达到了四百零九毫米,远远超过了大和级战列舰。
如果二战时期美国真的生产出了这款战列舰,对战争的结局其实影响并不大,因为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军击沉了日本的四艘航空母舰,而从那个时候开始,太平洋战场的局势其实已经确定,美国是否拥有火力更加强大、防护更加强悍的战列舰已经不是赢得太平洋海上霸主地位的必要条件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