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民挖出铜牛,薄太后墓出土犀牛、大熊猫,证明犀牛曾在黄河流域生活

瑞知道讲故事 2024-10-26 13:34:53

今天,当我们说起犀牛,自然而然地认为它们应该出现在非洲大草原,认为中国是不产犀牛的。其实,犀牛的足迹曾遍布亚非两洲,甚至在古代中国广泛分布,殷商时期甚至到达过黄河流域,此后,随着气候变冷和其他的一些原因而退出了中原大地。

为什么这么说?有物证!

0

1

1963年1月的一天,陕西兴平县豆马村农民赵振秀正在村北断崖处取土,当挖到距地下约1米时,突然挖到一个“瓮”。仔细一看,里面似乎还有一个“铜牛”,随后他抱着“铜牛”回了家。

那时候的人们大都很有觉悟,清楚地知道一点:从地里挖出来的东西都是属于国家的!于是,赵振秀决定把这件“铜牛”上交。

1963年3月3日,这件珍贵文物被上交给了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专家郭沫若、史树清等人鉴定后认定这是西汉时期的青铜酒器。

这就是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

因为犀尊的出土地在茂陵附近,也有专家推测它可能是茂陵的随葬品,被盗墓人盗出后遗落在此地的。

这件青铜犀尊高34.1厘米,长58.1厘米,风格写实,头部有双角,一前一后,两耳短小耸立,小目,尾尖稍翘,短腿粗壮有力,蹄为三瓣。背上有可以启闭的活盖,犀牛嘴的一侧有管流,设计精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整体运用了“错金银”技术。“错金银”又称“金银错”,指的是在铸造的铜器上用金银丝或片镶嵌成各种华丽秀美的纹饰,然后把器物表面磨光,包含铸器、鉴槽、镶嵌、磨错等复杂的工序,非常考验技巧。

青铜犀尊的设计非常巧妙,身体部分是对称的,而头部则微微左转,打破了呆板僵化,这一设计让酒器“活”了起来。

0

2

青铜犀尊造型逼真,和苏门答腊犀牛一般不二,绝不是人们靠想象而制作的,它的存在是犀牛曾生活在中国的最好纪录。

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推测,距今7000-3000年间,也就是新石器晚期和夏商时期,中原地区的气温要比现在温暖湿润得多,使得犀牛可以在中国很多地区繁衍生息。

在先秦古籍中,多有以犀牛皮制作护身甲的记载。《墨子·公输》中有一句话是墨子劝谏楚王的,说楚国有一个大湖叫“云梦泽”,物产丰富,遍布犀牛、兕、麋鹿等动物。

在汉文帝刘恒生母薄太后的陵内,曾发现有犀牛、大熊猫等动物从葬。

河南二里冈遗址出土了犀牛骨骼,殷墟遗址中也有犀牛骨出土,而安阳出土的商代宰丰骨匕也是用犀牛的肋骨制成的……

这些都直接证明了犀牛曾在古代中国广泛分布。

可是,由于气候变化和大范围的捕杀,犀牛这种繁殖率低的野生动物在北方迅速减少。秦代以后,北方就很少能见到犀牛了。西汉晚期,关中地区的犀牛已经绝迹,华南地区还能见到一些犀牛。王莽辅政时,曾用贵重的礼物换取南海黄支国的活犀牛。

我国境内的犀牛在1920年左右最终灭绝,现在生活在印度和东南亚的犀牛很多都是中国犀牛迁徙过去的。

而集颜值与巧用于一身的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则为我们见证了2000年前中国犀牛的神韵。

我国的青铜器最早发现于夏代,商周时达到鼎盛,战国晚期随着铁器出现,青铜器铸造技术逐渐衰落,大型青铜器越来越少,西汉时的大型青铜器就更罕见,像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这样体形巨大、装饰华丽的青铜酒器简直是凤毛麟角。

如果你去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定看看这件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感受一下曾在中国生活如今已消失的犀牛的风采。

0

3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句诗传诵至今:“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灵犀指的就是有着巫术色彩加成的犀牛角。

引用马未都“观复博物馆”的几句话:“犀牛在中国的消亡有气候及生态变化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人类的无数贪婪执念。中国犀牛已经消失于中国,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还有何脸面讲‘心有灵犀’?”

另根据资料显示,苏门答腊犀在东南亚的数量曾经很多,如今野外仅存200多头。因为当地较严重的捕猎与栖息地的丧失,且它们的种群相隔比较远,灭绝的威胁很大。

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只能通过文物以及图片影像来一睹它的风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