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盖主,必定兔死狗烹

扬州小兔子 2024-09-06 20:56:05

说到中国古代军事家,韩信绝对是其中翘楚之一。一个出生低微的青年,可以说是一无所有。然而,他是个天才军事家。少时好武,剑不离身。因为贫穷无所依,忍受过“胯下之辱”,又被一位洗衣服的大娘同情,给了他一段时间的施舍,赖以生存。

在秦末风起云涌的大形势下,他投奔了项羽。当时的项羽,如日中天,根本没眼睛看他。转而投奔刘邦。刘邦手下已有萧何张良等,便让他做了个仓库管理员。韩信不愿久居这位置,和萧何有过一次聊天。刘邦给他换了个岗位,管理粮饷。

郁郁不得志的韩信,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逃走了。于是,戏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名剧《萧何月下追韩信》由此诞生。这一次,刘邦听信了萧何的建议,决定赌一把。他登台拜将。韩信一朝翻身,做了汉军的大将军。

从此以后,他的人生开挂了一般,一场场难以攻克的战争,被他轻易拿下。其风头除了项羽,无人匹敌。四年楚汉相争,韩信为我们留下诸多成语。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每一个成语后面,都有一段金戈铁马的故事。

想起了韩信的前辈。那个人叫范蠡。范蠡是个谋臣,在吴越争霸时,帮助越王勾践出谋划策,最终勾践成功获得霸主地位。范蠡,则“功成拂衣去”,到他乡经商,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陶朱公。

逃出越国的范蠡,给好友文种捎来一封书信,内容大意为:我们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你也赶紧离开吧。勾践是个枭雄且心胸狭窄,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你要记住“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以为会“苟富贵勿相忘”的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留在勾践身边。

勾践给了文种相位不久,即派人送来伍子胥自戕的宝剑,同时还有书信一封:先生教我灭吴的七条计策,我只用了三条就灭掉了吴国。剩下的四条,请带给先王吧。那一刻,文种的后悔,无以言表。

韩信的遭遇,和文种差不多,心理也差不多。他认为自己立下如此巨大的功绩,应该能弄个王爷当当。讨要“代齐王”的一封信,使得当时处于险境中的刘邦愤怒不已。幸亏张良等悄悄的示意,刘邦索性卖了个人情,让韩信做了真正的齐王。芥蒂,却在那一刻种下,像扎进肉里的刺一样难受。

本质上,韩信没想过和刘邦分享江山。如果他有此心,蒯彻劝他时,便不是这个结局。如果韩信听了蒯彻的建议,三国鼎立的局面,要提前几百年。韩信却没有动心。为什么?他始终不忘当初刘邦对他的行为:“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这一份忠义之心,可惜刘邦看不到也听不到。蒯彻没有放弃,继续游说:“陈馀、张耳本为刎颈之交,后来呢,两人却都想置对方于死地。您和汉王的交情比得过这两人吗?大王涉西河,虏魏王,擒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这叫功高无二,略不世出。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哪里是您可去的地方呢?”

话都说到这种地步,韩信说了什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先生暂且休息吧,我会考虑的)。或者,个性及命运吧。韩信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刘邦曾经说过,只要有天地存在,韩信不会死在刀剑之下。

据《史记》记载:“功高震主者身危险,名满天下者不赏。”在楚汉之争时,韩信凭借一己之力挽回了刘邦的颓势,得到了天下百姓和士兵们的爱戴崇敬,这些都让刘邦感觉帝位不稳,心中增添了对韩信的忌惮。

从齐王到淮阴侯,韩信的政治地位明显下降。韩信自然心中有想法。不过,他没有直接抗议。回到老家,还有没有富贵还乡的得意?有。那位曾经带给他胯下之辱的青年,被他赏了个小官。将自己饭食分给他的洗衣大娘,他赠予了一千金。那个有着短视妻子的南昌亭长,韩信也没有责怪,给了一百钱。

终于,韩信真的有了反叛的心思。当年“月下追韩信”的萧何,再度出场。萧何欺骗韩信,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要来祝贺。韩信进入长乐宫钟室,吕后马上用大网罩住韩信,再套上袋子。一群宫女用长长的竹签将他杀死。

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中写道,刘邦得知韩信被杀的消息后,“且喜且怜之”。所以说,韩信明面上是被吕后所杀,其实不过是高祖刘邦的授意。

4 阅读:113
评论列表

扬州小兔子

简介:60后大妈,成功母亲。喜欢码字,尤喜旅游、健康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