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机刷到一个网友的动态,这位网友对当下的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提出了几点建议:设立教师公务员,在编教师的身份是教师公务员,但如果被借调到其他单位,教师公务员的身份就自动取消;教师公务员分教学岗、管理岗和辅助岗,教学岗工资高于普通公务员10%,管理岗工资参照普通公务员,辅助岗工资低于普通公务员10%;在职称评审上增加按工作年限自动晋级制度;让教师有一定的惩戒权;增加对教师的保护力度……
1)
关于这些提议,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一样、立场也不一样,肯定无法达成共识,不过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教师群体中的大多数对这类建议持积极态度?因为“建议设立教师公务员”的背后,有教师的4大期待。
第一,社会地位上的期待
人们一般把公务员、公办中小学教师、公立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国有企业正式员工都称为体制内员工,但就社会地位而言,公务员是最高的。所以有人把在编教师称为“铁饭碗”,把公务员称为“金饭碗”,很多一线教师希望自己的“铁饭碗”能升级为“金饭碗”。
记得三年前教育部负责人曾公开表态:要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给教师一个“公务员”的身份,只是相关部门会考虑吗?
第二,经济待遇上的期待
虽然现在教师的工资已经基本实现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相当的水平,但发放时间、财政保障和公积金等部分工资外福利依旧与公务员有一定的差距。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地中小学教师工资参照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发放,然而因为地方财政紧张,在公积金补贴方面,财政只保障公务员,教师那块由学校自筹解决,那很多教师的这块福利就没有办法兑现。
第三,职称晋升上的期待
中小学教师的职称晋升,一直饱受诟病,一方面是因为评聘过程“人为因素”较多,参与评聘的教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来维系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高等级的岗位是按比例设置的,职数太少,后来进校的年轻教师,不管有多优秀,都只能等老教师让出高等级岗位才有机会晋升。
在这种情况下,一线教师希望改变职称晋升的部分规则,比如参照公务员的某些政策,让工作满一定年限且考核合格的一线教师自然向上晋升一个等级。
第四,工作环境上的期待
客观地讲,现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环境总体不错,但与公务员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比如少数家长恶意干扰教师正常工作、侮辱谩骂教师;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对抗,导致班级秩序混乱,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上级部门摊派各种行政任务给教师,影响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等。因此许多一线教师想优化自己的工作环境。
2)
前面提到的4个期待,如果能实现,会极大提振教师群体的信心,大家的职业认同感会大幅提升,教师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大,愿意加入教师队伍的优秀年轻人也会越来越多,这会让教师队伍向更好更优的方向发展。
可是,教师的这4大期待太难实现了,因为它面临着制度上和形势上的各种阻力。
首先,学校是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机关,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公务员”的身份,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其次,全国有一千多万公办中小学教师,这么庞大的群体转为公务员,形势上不允许。
事实上,关于要不要给教师“公务员”这个身份,人们是有很大争议的。支持的人能说出很多支持的理由,反对的人也能讲出许多反对的道理,还有不少人认为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已经够高了,没必要再在“公务员”这个头衔上纠结了。简而言之,“建议设立教师公务员”的社会基础还不够坚实。
话说回来,作为教师,只要能把自己的学生教好,能带出一批优秀的年轻人,那么他的社会地位和荣誉都会得到满足,这比所谓的“公务员”头衔实在多了。
今日话题:你支持设立“教师公务员”?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