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荆州四郡,又抱得美人孙权妹妹孙夫人归,于公于私都支棱起来。
刘备娶孙夫人,是孙权周瑜的主动行为,是为了联刘抗曹大业,无关以温柔乡困住刘备这个英雄汉的小九九,其中也没有吴国太什么事。
吴国太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人物,她的那些事也都是虚构的,不见于史书记载。
江东倒真有一个吴夫人,孙坚也真有一个姓吴的老婆,她也真的是一个厉害角色,没有她几乎就没有后来孙权的江东霸业。
吴夫人被孙坚求婚的时候,吴家人都不同意,借口是孙坚“轻狡”,轻浮狡猾、不稳重鬼点子多。但是吴夫人自己却同意了。
她说的是,怎么能因为一个女子影响一个家族的安危呢?况且,什么轻狡,只要孙坚这个男人对我这个老婆好就行。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乱世之中,吴夫人的理智远超她的家人。
她说的话,第一句是为家族考虑的。
当时天下大乱,孙坚是斩杀过华雄的莽汉——却被移花接木为关二爷温酒后的英雄之举,他还打进洛阳捡到了东汉皇室着急忙慌中遗失的传国玉玺,还凭借四处纵横的战力从苟延残喘的朝廷赚得一个破虏将军的名号。
这样的男人,往好里说,是英雄;往坏里说呢,是个危险分子。他要是强抢,或者要报复,对吴家做点血洗灭门的事,那不如同捏死一只蚂蚁!
你和一个朝廷无法、手里有枪的人讲什么门当户对、八字般配、性格吻合,那简直是与虎谋皮、祸不旋踵。
这时候得头脑清醒、看清形势,不管这个男人好不好,自己情不情愿,答案都是一个字:嫁!
吴夫人说的第二句话,是为自己考虑的。
虽然嫁给孙坚,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个意外。但是古代婚姻大多就是开盲盒,嫁得好不好、过得幸不幸,即便都是计划之中也都难保无虞。
即便如同《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夫妻感情好,还怕坏婆婆作梗呢。既然都是未知数,嫁给孙坚,也可能是个好姻缘。
这个时候,啥事都不用想,只求老天保佑、月老使劲,以后孙坚对自己好。答案也只是硬着头皮一个字:嫁!
这种气度、智慧、格局,绝对不是弱女子,而是能成大事的大女主。
果然,吴夫人是赌对了,她和孙坚的感情应该是好的,两人一辈子生了四子一女,其中就有孙策和孙权这对虎狼兄弟,那个女儿大概不是嫁给刘备的孙夫人,应该是孙坚其他妻妾所生。
孙坚在外面开疆拓土,吴夫人在家里相夫教子,这是古代典型的夫妻和家庭分工。而在孙坚挂了之后,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吴夫人的作用凸显。要是没有吴夫人,江东是不是孙家的都不好说。
孙坚被刘表部将黄祖所杀,接任的是长子孙策。
孙策这个人少年英雄,和太史慈的交手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唯一的缺憾是脑子不够使,有点像楚汉相争时的项羽。
他绝对相信武力征服,江东是他占领的地盘,他也要以这里为安身立命的根基。可是他所到之处把当地的官员、士族、豪强、知识分子,有势力有影响的人统统杀光。他的目的很单纯,杀了他们,换了我们,另起炉灶再开张。这也是项羽的一贯做派。
吴夫人不认同他的做法,换不来民意支持,谁都长久不了。为了一个叫魏腾的人的命,吴夫人几乎要献出自己的命。
她靠在井栏上对儿子说,你不要大肆杀戮,你要收服人心,你才能成大事。你要杀魏腾,我就跳进井里淹死。
吴夫人的极端行为,吓住了儿子的蛮干,也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更是留住了江东刚刚萌芽的小命。
孙策这样胡来,又喜欢轻车简从外出打猎,结果被仇家伤害后英年早逝。曹操早就断定他死于非命的命运。
孙策突然死去,各个兄弟还小,曹操和各路势力觊觎于外,吴夫人焦心如焚。她一个女流之辈,能做什么呢?
她把张昭和董袭找来问话,江东这种情况,还保得住吗?
回复的话是,一定保得住!必须保得住!
客观条件是,我们江东有长江这样的天险,易守难攻。
主观条件是,文有张昭、武有董袭等等这样的谋士和爪牙,我们一定会保护仲谋守住江东的。
这之前,临死的孙策已经对孙权老弟有过托孤之言,说的是,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孙权刚刚上位,遇到不决之事,问自然是会问的,但是他们会不会帮孙权“决一决”那可不好说。
就像后来鲁肃赤壁战前劝说孙权坚决抗曹时说过的,我要是跑到曹操那里,大小可以捞个官做。他说的是实话。
张昭、周、董袭这帮人要是也跑到曹操或其他人那里谋求一官半职,小小孙权成为光杆司令,江东自然难保。
或者,他们把江东献给曹操或其他什么人,也能捞个一官半职,只是这和孙权没关系,江东也和孙家没了关系。
吴夫人作为孙坚那一辈的大家长,这时候必须有这么一问,她必须问出张昭、董袭这些人的态度。或许张昭、董袭也在等这么一问,他们也要探探老孙家的态度,这江东到底保还是不保。
结果当然是保,江东要保,孙家的江东必须要保。这样双方都有了底。
保江东的最大危险就是曹操。曹操见孙策夭死,立即准备拿捏孙权,要求孙权把儿子送到许昌去做“质子”,也就是人质。孙权对曹操,自然是怕的,给了儿子也怕,不给儿子也怕。
就在孙权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时候,周瑜从吴夫人那里讨得了准信:不给曹操遣送质子。
吴夫人和周郎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不送质子,我们行动自由,因为没有把柄在他手里;给了他质子,以后就得听他的话,因为担心质子的安全。
这是曹操的算计,也是我们的束缚,我们怎么可以上他的当、受他的控制呢?
这场吴夫人和周瑜的对话,或者是吴夫人起了主导作用,周瑜听了她的话,也可能是周瑜说服了吴夫人,吴夫人是个拍板的人。
周瑜之所以要事先和吴夫人讨论,而不是由孙权直接公布,是因为孙权刚刚上位、根基不稳、难以服众,而吴夫人则是江东的灵魂人物,有一言九鼎一锤定音的作用。
正是没有送质子给曹操,后来赤壁之战,打与不打,孙权下决心做决断就没有顾虑,痛痛快快开打,高高兴兴得胜。
而赤壁之战恰恰是奠定了天下三分孙权居其一的格局。
经此一战,孙权得到历练和成长,威望日隆,能力日长,吴夫人也便慢慢淡出人们视线,史书对她的记载几近空白。
这之后,比吴夫人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吴国太招亲刘备,并大骂孙权周瑜愚笨、无计可施只能以妹妹作代价对付刘备,以此护得女儿孙尚香和女婿刘备的安全。
这只是小说家言,和吴夫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也说法是,吴国太是吴夫人的妹妹,姐妹俩都嫁给了孙坚。一个女儿都不愿嫁,还舍得嫁出两个女儿给轻狡的孙坚?
就后来的事实来看,吴夫人嫁孙坚是嫁对了郎君,江东有了吴夫人,也是孙家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孙氏后人得感谢吴夫人。
文中图片都来自网络。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