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最终为何没有像中国秦朝那样实现“书同文”?

落花草 2022-10-13 23:16:23

公元27年,凯撒的养子屋大维将罗马共和国变为罗马帝国,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的版图已经在罗马共和国的基础上大致成形。在环地中海之外,北方以莱茵河与多瑙河为界,在东方,与帕提亚帝国交界的克索不达米亚行省,以及南方尼罗河横贯的埃及的广袤土地都是罗马的领土。

然而,这近600万平方公里的罗马帝国,反而各种语言交融杂烩在一起,为何并没有像中国秦朝那样实现“书同文”?

一、文字混乱

许多人谈及欧洲为何不像中国一样,形成一个稳定的民族,拧成一股绳,不像如今这样的“四分五裂”,追溯其历史,那便是欧洲的罗马帝国并没有出现中国的秦朝一样,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大一统。

其中重中之重的便是文化大一统,没有像秦始皇一样实行“书同文”的措施。

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罗马帝国曾经也拥有辉煌的文明,拉丁文便是罗马帝国官方通用的语言文字系统。拉丁文本是意大利中部拉提姆地区的方言,后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在其领土内广为传播。公元前2世纪,罗马执政官格拉古就提出将意大利人移民罗马各行省殖民的想法,并在殖民中大力推行拉丁文,后世学者将其称之为罗马化。

在罗马帝国后期,拉丁文更是因为天主教的信仰传播,逐渐发展为欧洲通用语言。

但有个奇怪的现象,即使罗马帝国凭借它强悍的军队大肆扩张,无数种族被统治,罗马帝国也占领了广大的领土,罗马帝国在文化领域始终没有实现统一。

哪怕罗马的拉丁文是明面上的官方文字,但希腊的希腊文、埃及的象形文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这些语言依旧大行其道,在其本民族内广泛使用。

罗马人在崛起之路上,不论是希腊,还是埃及,活着两个流域,这些地区都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的起源,这些地区已经发现出来了自身的文明体系和独特的语言文字系统。

尽管罗马人在军事上征服了当地的民族,罗马的军队对这些民族实现了区域上的统治,但罗马并没有从本源上对这些地区实现文明性的毁灭,以至于这些民族依旧使用自己独有的语言和文字。

只是因为暴力而屈服,并没有对罗马的文化产生共同的认同和归属。而这种语言文字上的差异,不可避免的在文化上产生了离心力,留下统治的隐患。所以公元476年,当罗马帝国的统治不稳的时候,立刻墙倒众人推,罗马帝国由此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该地区也恢复曾经的文明体系和语言文字习惯。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本是欧洲通用语的拉丁文,却在罗马帝国灭亡后,被草原蛮族建立的各国抛弃不用,这些民族有着自己的语言,与罗马一脉相承的拉丁语和拉丁文,难以配套使用。于是,各民族纷纷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创造出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符合本民族需要的语言。

二、文明对野蛮的征服

强大的罗马为何不向中国的秦朝一样,实现“书同文”的文化专制制度?

有人认为是罗马的面积广大,政治命令难以实现的大范围传播和实行;有人认为以农夫——士兵为军事基调的罗马文明对于文化并不重视;更有甚者认为西方的罗马文明是伪史,根据神话和宗教文化捏造的产物。

归根结底是因为罗马早期的文明落后于与同时期的希腊等地区。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先进的文明也许会被落后的文明用冷兵器所征服,但先进文明的优越性会反过来对征服者的文明实现反向征服,这便是罗马没有实现“书同文”的一个重要原因。

罗马人在扩张初期,就开始被希腊的文化所吸引。相比于成熟且思辨的希腊文化,初生的罗马—拉丁文话,是如此的幼稚且孱弱。

公元前264年,罗马人统一整个意大利半岛,罗马军团消灭了同时期岛上的所有的非拉丁民族,却将兰托、利基翁、拿波里等希腊城市存留下来。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在这1百多年里,罗马人自公元前215年总共发动了四次马其顿战争,彻底控制了希腊。

在这个过程中,希腊文化逐渐与罗马文化交融并立,紧密联合,二者在各处都更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共同发展。

在意大利的上层社会,希腊教育成了本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公元前131年,当时担任执政官的大祭司普布利乌斯·克拉苏(罗马共和国前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之父),在担任亚细亚的官员时,会根据案件的需要,有时用普通的希腊语,有时用已成为书面语的四种方言来宣读判决,这甚至让当地的希腊人也颇感震惊。

公元前146年摧毁科林斯者的凯旋礼,希腊的体育和美学的娱乐活动也在这里流行,如角力比赛以及音乐、演出、背诵和演讲。甚至于希腊的文人早已在罗马的贵族社会,尤其是西庇阿的圈子里扎根,其中最著名的希腊人士如史学家波利比乌斯和哲学家帕奈提乌斯,他们都属于罗马的历史而非希腊的发展史。

罗马的执政官苏拉甚至允许外国使者在罗马元老院可以不用翻译员直接说希腊语。

希腊文化在罗马的盛行,使得罗马帝国由此失去“书同文”的文化土壤。

三、拉丁文的缺陷

罗马帝国长达千年的统治历史中,曾经为了维护统治,颁布《十二铜表法》,某种程度上也达到了“书同文”。

可实际上罗马的拉丁文与希腊的希腊文双轨并行的局面,也真正表明罗马帝国终究没有实现“书同文”,没有完成文字统一。

这个问题根源在于罗马帝国文字的本身,与中国的象形文字不同,古罗马的拉丁文本质上是一种拼音文字。

虽然两者并无高下之分,各有优缺,但中国的象形文字,每一个字都有自身的内涵和意义,是一种表意文字,内容繁复,使用困难,不利于传播和学习。而拼音文字作为表音文字,本身没有实质意义,仅表达发音,相对来说,创造简单,利于学习。

对于小国寡民的国家而言,拼音文字是十分方便的。但对于国土广袤的罗马来说,缺点就十分明显了。

那就是拼音文字不利于罗马帝国在语言和文化层面的统一!

本身没有实质意义,罗马在崛起过程中,征服了许多族群,不可避免的对拉丁文进行冲击。

由于各个地区的族群语言不同,在对某个事物称呼的语音也不同。在拉丁文语法体系下,产生的发音自然有着很大的区别,就像今天的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发音的区别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形成两种语言。再加上造词方便,语言的差异,必然增加大量的方言词汇,使得意思更加晦涩难懂,无形中增加语言的学习和传播难度。

罗马帝国在推行“书同文”政策的过程中,难度会更加增大,甚至这种拼音文字会反过来加剧文化上的分裂,破坏罗马的政治稳定。

因此本是欧洲通用语的拉丁文,最后走向衰落,开始从通用文字变为书面文。

罗马帝国跟秦朝的国情不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中国秦朝“书同文”的政策,虽然有利于加强稳定和中央集权,但“唯一性”的文化也会不可避免走向僵化,最终失去生机活力。可见历史并无优劣之分,走适合自己本民族和国情的发展之路才是正道。

0 阅读: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