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作者:余国良
在上一节,我们谈到了如何通过“管住嘴”来成功瘦身,并保持年轻的状态。当然了,“管住嘴”不应仅仅关注“吃多少”“何时吃”,也要保证“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均衡”。那么,在接下来的这一节中,我们就来聊聊与营养相关的话题。
营养是门大学问
谈到营养这个话题,总会让人不禁感慨时代变化之大。就拿作者余国良来说,他生在上世纪的物质匮乏时期,读大学前个头一直很矮,直到读大学时身高才一下子蹿到了一米七八,但整个人瘦得像竹竿一样,以至于父母担心他营养不良。
后来等他做了父亲,物质生活已经变得非常充裕。孩子们还有没长个儿,就已经横向发展成一个个小胖墩儿了。现代父母也愁孩子的营养,但不是愁营养不良,而是营养过剩。那么营养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下面,我们就从主要的营养物质开始讲起。
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理论上讲,我们每天吃进的能量应该和消耗的能量等同,此时营养就会均衡。如果吃得过多,人就会因营养过剩而超重肥胖;如果吃得过少,人又会营养不足,变得骨瘦如柴。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健康的营养摄入还应该荤素搭配,保证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平衡。
我们先从脂肪的摄入讲起。前面讲到的生酮饮食就是以“好脂肪”为主,为身体提供能量。在书中,作者提供了一份“好脂肪”的清单,包括牛油果、椰子油、无糖椰奶、橄榄油、坚果和坚果油、鸡蛋黄、黄油、猪油、芝士等等。
不过,从享受生活的角度看,生酮饮食很难让人接受。像牛排和黄油等食物,偶尔吃一顿很解馋,但天天这样吃,估计很多人都会不习惯。另外,从成本上看,每天吃三文鱼、黄油、牛油果,用特级初榨橄榄油做饭,花销也会高出很多。所以生酮饮食作为一种非常规饮食法,只适合在瘦身时期使用。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蛋白质。我们需要每天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学龄前儿童每天宜摄入35克;小学生55克-60克;中青年女性60克,男性75克;60岁以上女性55克,男性65克。健身者和怀孕的妈妈还需要适度增加。
我们日常吃的肉类、牛奶、鸡蛋、豆类及果仁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般来说,肉类蛋白的营养价值优于植物蛋白,是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所以成人每天至少得吃一两肉,才能保证蛋白质营养到位。
但是,蛋白质并非吃得越多越好。过量摄取蛋白质,可能会导致痛风,引发血糖升高,还会损害肾脏。更重要的是,蛋白质摄入过多就会影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会让人情绪不高,并且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出现便秘和浮肿等症状。
最后我们来看看让人又爱又恨的碳水化合物。碳水也有质量高低之分,低质量的碳水包括精制谷物、淀粉类蔬菜和各种糖类,而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则包括水果和非淀粉类蔬菜,后者富含抗氧化剂和植物化学物质,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除了三大营养物质,人体还需要包括维生素在内的各种微量元素。虽然人体的需要量很低,但如果摄入不足,也会影响细胞内的生化反应。这些微量元素多蕴藏在碳水化合物中,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谈碳水色变,而是要摄入一些粗粮、蔬菜、水果等高质量碳水,只要把摄入量控制在50%以下就可以了。
代谢好,身体才会显年轻
讲到碳水化合物,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大家喜欢的快餐,比如汉堡、薯条、蛋挞、可乐,甚至炸鸡外面那层酥皮,都是用料足足的碳水。那种香甜的口感,曾给无数人带来美妙的回忆。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碳水进入肚子里,会引发怎样的后果呢?
当这些美食被吃进肚子后,我们的身体就会开启糖代谢生化反应,其中,一个叫分解代谢,即糖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释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另一个叫合成代谢,即生物体吸收能量,将小分子非糖物质转化为糖,或将单糖合成低聚糖及多糖。
当糖代谢启动时,身体就会增加胰岛素分泌,脂肪细胞会得到“储存能量”的信号,这意味着脂肪会进一步累积。此时,其它组织得到的能量不足,大脑就会感觉“饿”,并指挥我们吃下更多食物。与此同时,我们的身体还会因为“饥饿”感,减缓新陈代谢,以降低能量消耗。这就是吃碳水化合物之所以会长胖的原因。
医学界有个说法,叫代谢好,身体才会显年轻。其中反映糖代谢状况好坏的指标叫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当身体健康时,我们的血糖浓度相对恒定,空腹时为3.9毫摩/升-6.1毫摩/升,高于7.0就是高血糖,低于3.9就是低血糖。
由于现代社会营养过剩,很多人的糖代谢会出现问题,最后高血糖会引发糖尿病。像余国良自己就有糖尿病家族史,患糖尿病的概率很大。所以他定期监测自己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少吃或不吃甜食,加强锻炼,尽量把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
除了糖代谢,我们体内还有另一种同等重要的生化反应,这就是脂肪代谢。我们的身体会借助各种酶,对脂肪进行消化吸收、合成分解,将其加工成机体所需物质,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一旦脂肪代谢异常,人体就会出现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
大家在体检时,经常看到一个指标叫胆固醇,知道这个指标如果过高就意味着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增。因此很多人不敢吃肉,怕肉里的胆固醇会让心血管恶化;而少吃或者不吃肉食,血液中的胆固醇指标自然会降低。
但实际情况真实这样的吗?余国良告诉我们,人体内的胆固醇一部分来自于食物,一部分来自于人体自身的合成。我们人体的大部分组织,除大脑外,都能利用糖、脂肪和蛋白质合成胆固醇,每天可合成1克-2克,是饮食摄入的10倍以上。
更有趣的是,食物供给的胆固醇和机体合成的胆固醇呈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过高,人体的合成量就低,而食物摄入量低,人体合成量就高。由此可见,心血管不好不是因为吃的不健康,而是身体生成的胆固醇多了。
所以,即便基因图谱显示自己的代谢功能比较薄弱,余国良也没有对富含胆固醇的脂肪食物全面说“不”。相反,他会劝朋友多吃一点肉,因为大脑无法合成胆固醇,只能靠外部的摄入。他半开玩笑地说:“你损失的不仅是美味,还有脑子所需的营养。”
当心生活中的营养学误区
就像前面提到的,在现代社会人们不再发愁营养不良,而是担心营养过剩导致身体负担过,代谢机能变弱变差。总的来说这种说法大差不差,但如果涉及营养管理的细节,人们还是存在着很多的观念误区,需要破除。
其中一个误区就是对维生素的认识。和前面讲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不同,维生素大部分是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不能在体内合成,或者合成的量难以满足机体需要,必须通过外部食物进行摄取。
维生素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人体必需的有十几种。有些只能溶解在脂肪中,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这也侧面说明了摄入脂肪的重要性。还有一些维生素,比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B系列,则伴随水分进入体内。
维生素缺乏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摄入不足,我们先是消耗体内储备的维生素,继而会出现与代谢相关的生化异常、生理功能改变,最后才是组织病理变化。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身体没有异样就认为不缺维生素,而是要定期体检测量。
很多时候,体检结果会让我们大吃一惊。比如余国良的夫人一向酷爱户外活动,没想到体检报告显示她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太低;但很多人会觉得只要多晒太阳,维生素D不会缺的。而余国良自己的某次体检报告显示,体内的维生素A不足。
所以说,对包括维生素在内的微量元素进行检测是有必要的,知道自己缺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补什么。这样的对症下药才科学,才能帮我们真正实现营养均衡。
有些人觉得维生素是好东西,可以多吃,殊不知盲目进补会引发中毒。比如维生素D,补充过量会导致全身血管钙化,甚至出现肾衰竭。还有VC泡腾片,很多人用它预防感冒,但过量食用会引发尿酸尿、尿道草酸盐结石等病症,非常痛苦。
最后,我们再聊聊另一种常见疾病,“痛起来要人命”的痛风。有一次余国良和国内朋友聚会时,点了一些海鲜,但有位朋友放下筷子说自己尿酸太高,不能吃高嘌呤食物。这话一出口,在座众人顿时失去了兴致,因为很多人尿酸都高。而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有高尿酸血症的人数已经超过1亿人,大约每10个人里就有1个。
表面看,朋友的这种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尿酸是嘌呤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血液高尿酸则是痛风的指标。我们很多常见美食,比如鱼虾、牛羊、啤酒、鸡汤等都富含嘌呤,因此有些医生会把这些食物列入痛风患者的禁忌菜单。
但就像前面讲胆固醇食物不会引发心血管疾病一样,高嘌呤食物也不会直接引发痛风。的确,高尿酸是因为我们体内的嘌呤含量高引起的,但人体内的嘌呤含量的80%来自内源性的身体代谢,剩下的20%才来自于食物。专业研究表明,单一食物对尿酸水平的影响最多0.99%,所有食物累积也只能解释尿酸4.29%的变化。
由此可见就高尿酸、痛风患者来说,“病从口入”这一说法值得细细商榷。对他们来说,关键是要解决人体对嘌呤和尿酸的代谢问题,需要的是一套组合拳,比如均衡搭配的饮食、能量的适量摄入、积极锻炼身体、保持好心情等等。相反,一味地遵循饮食禁忌,也意味着放弃了美食带来的快乐,反而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