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已经过去,回望企业协同办公的这一年,字节旗下的飞书,阿里巴巴的钉钉,腾讯的企业微信,以及金山办公的WPS,在人工智能化的步伐上却走出了差异化。AI的注入,为什么让这些巨头的智能化差距越来越大了呢?这背后的原因并不简单。
一、AI元年,协同办公的智能化,差距越来越大
进入2023年,国内企业协同办公领域,因为疫情政策变化、人工智能火爆,变得热闹非凡。以往的企业协同办公巨头们是在线的较量,今年则呈现出线上+线下的两个战场的厮杀。这种较量背后,有的企业借助AI如虎添翼,有些则慢慢掉队。
今年3月和11月,飞书举办了两场“未来无限大会”,上半年,飞书希望商业化更进一步,下半年则终于开始拥抱人工智能,宣布推出“智能伙伴”功能。
今年4月,钉钉已经宣布全面AI化了。钉钉宣布,第一时间接入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大模型,新钉钉将全面走向智能化。这应该是企业协同办公里最先开始拥抱人工智能的产品了。
而在飞书和钉钉之前,一家有着30余年的企业办公巨头——金山办公,更是早早地宣布了all in AI。
今年初,金山办公宣布All in AI,将LLM能力全面引入产品;3月,金山办公CEO章庆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已有专门的AI算法和工程团队,并开始了AIGC的研究和大模型的应用工作;到了7月,金山办公就宣布推出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办公助手WPS AI。两个月后,金山办公再次宣布,WPS AI已接入金山办公全线产品,邀请用户体验全组件AI功能。
相比金山、飞书和钉钉而言,企业微信则在拥抱AI方面则显得比较迟钝了。2023年,企业微信甚至并未推出任何AI产品或功能,而官方给出的说法是,“企业微信虽然对AI技术有所关注,但在当下阶段并不会着急使用AI技术”。
综上,从对拥抱AI的积极性来看,金山第一,飞书第二,钉钉第三,企业微信排在最后了。那么,在借助人工智能取得的成绩方面,这4家产品又如何呢?
今年8月,钉钉宣布已有17条产品线、55个场景全面接入大模型,完成智能化再造。11月,钉钉再次推出AI魔法棒,17款产品、60+场景全面开放测试。目前,超过50万企业已经加入了钉钉AI的邀测,共同体验了各项AI产品的60种功能,包括聊天AI、文档AI、会议AI和宜搭AI等。
11月16日,WPS官方宣布,金山办公旗下具备大语言模型能力的人工智能办公应用WPS AI开启公测,AI功能面向全体用户陆续开放体验。WPS正式进入人工智能办公模式。WPS AI也是金山办公在国内协同办公赛道首个推出的类ChatGPT式应用。
飞书则在11月推出智能伙伴后,并未公布相关使用数据情况;企业微信更是因为没有接入AI,在这个成绩单上挂零。
可以看出,在企业协同办公方面,金山办公和钉钉依然走在了前面,飞书和企业微信落后较大。
因此,2023年AI元年火爆,企业协同办公市场的巨头们,无论在拥抱AI的积极态度,还是在产品智能化落地方面,都有着巨大差距。
二、“为什么飞书不好用”,臃肿得“不先进”?
为什么AI元年,企业协同办公巨头们,却有着较大的差距呢?我们不妨来看看曾经最活跃的飞书,到底遇到了哪些问题。
2017年,从字节跳动内部“Lark”产品孵化而来的飞书,带着“先进团队,先用飞书”的理念,杀入企业协同办公领域。但曾经“先进”的飞书,2023年似乎不再“先进”,甚至变得臃肿、高傲,产品缺乏创新性,生态化不足等问题暴露出来了。
首先,飞书患上了大公司病,高姿态对中小企业和个人很不友好。来自雷锋网的报道称,一位社群运营者曾这样评价飞书,“很明显的,(飞书)对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非常不友好。”“因为这个付费策略直接将我们的社群赶离了飞书。”他还表示,“更可笑的是,我们的组织发展故事还在飞书的官网案例挂着呢。”
对中小企业而言,使用飞书,必须面对处处付费的情况。“如果不掏更多钱,飞书文档的存储空间会从50G变10G,妙记存储空间变为2G,多维表格中甘特图功能也不再免费使用。聊天记录的储存从永久免费,变成也只有180天”。飞书这些“操之过急”的动作,让更多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纷纷远离了自己。
其次,产品创新力不足,AI成为检验企业协同办公的“照妖镜”。飞书、企业微信等国内很多互联网巨头旗下的产品,因为进入企业办公领域较晚,智能化并不彻底,这反映在产品创新力不足,缺乏对中国本土更多中小企业服务的思维与基因。
知乎上一位使用飞书3年的用户在回答,“为什么飞书不好用,也没有未来”这个问题时称,体验差、生态不够好、功能混乱,这些问题让他所在的企业和身边的朋友不再使用飞书了。
第三,人员膨胀过快,且动荡不断,丧失了互联网扁平化管理风格。进入2023年,飞书已经成为一家互联网巨头了,而“巨头”的身份直接体现在其接近万人规模的员工数量上。据了解,飞书目前员工数量多达8000余人(含外包2000人)。最近三年,飞书的规模迅速从2000人,6000人,再到8000人规模,这是钉钉的5倍多。甚至有报道称,“产研人数甚至多于抖音”。但很显然,飞书的营收状况在字节跳动内部,并不如抖音。
越来越多的员工数量、部门和职级,让飞书已经不再是互联网扁平化管理风格了。而今年飞书加速向海外市场扩张,很多国内团队被抽调,以及年初传闻裁员10%左右,这些都加速了其人员动荡的程度。
最后,越来越“不先进”,反而官僚化了。目前,飞书跟合作伙伴的方式,也跟以往有着较大的差距,不再将为企业提升办公智能化放在首要地位,更多的则是唯销售结果论了。
一位电商行业的企业高管曾向价值兄爆料称,“飞书现在对我们这种几百人规模的企业,态度非常高傲。我们用飞书也有两年多,想要扩充一些服务,完全找不到人,即便是打客服电话,两三周也没有人反馈。”他表示,“现在飞书优先服务的是千人规模以上的企业,而且喜欢互联网、新能源、科技等客户,尤其是新客户。他们认为我们这种服装加工领域不够先进。”
飞书CEO谢欣曾表示,飞书的目标之一是让一部分团队先飞起来。但飞书的“先进”服务理念,似乎并不“先进”。高高在上的姿态,让更多中小企业的体验感并不好。
6岁的飞书,似乎缺少了产品思维和智能化创新的动力,这种“不先进”或许不一定很快给飞书带来直接影响,但这种逐渐丧失的进取之心,将给飞书未来在商业化和生态进程方面,带来不可估量的结果。
三、大力到底能不能让协同办公出奇迹?
自2017年诞生以来,飞书发展迅速,但不可否认的是,在2023年有些跑偏了。字节跳动的“大力出奇迹”方式,曾经孕育出了诸多优秀产品,比如抖音、西瓜视频、大力教育、等等,但在企业协同办公方面,并不一定适用。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协同办公诞生的基因很关键,产品思维与服务的用户人群、姿态同样重要。虽然飞书、金山办公、钉钉、企业微信都诞生于互联网巨头内部,但却有着风格迥异的产品思维模式。比如金山办公将大量智能化办公产品全面ChatGPT化,扎根在4300万中小企业之中的钉钉,与大量中国本土化企业深度绑定等等。
反观飞书,则主要聚焦在互联网大中型企业的数字化服务。但互联网企业的数字化速度是最优秀的,真的需要飞书来帮助他们办公智能化么?或许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于中国的智能化办公而言,行业头部巨头的数字化办公程度,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真正先进化水平,让更多传统企业、中小企业的智能化办公进行大幅度提升,才意味着我国整体进入高效化、智能化、数字化办公的先进时期。
在“如何看待飞书自己说的‘先进团队,先用飞书?’‘飞书是只给优秀企业用吗?’”这个问题时,一位答主这样认为,“优秀的公司是因为本身优秀,不是因为使用了优秀的工具。至于这个标语,意思就是说‘用了飞书,你就是优秀的企业’,是一种营销行为”。
企业协同办公领域,或许不只需要“先进团队,先用飞书”这样的口号,更需要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的更适用的产品,更加智能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