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辖区直机关一位57岁的资深公务员对自己近四十年的工作历程发出感慨,他说自己“错失了许多机会”。首先,他认为自己多次错过了提升学历层次的机会,当年完全可以通过进修等方式把学历提升至本科层级,甚至研究生层级,但他疏忽了,现在快退休了仍然是大专文凭;其次,他觉得自己错过了好几次晋级的机会,刚开始是自己年轻不懂人情世故,后来圆滑了,跟领导关系也变好了,可是年龄超标了。
1)
在公务员体系内,四级主任科员只比科员略强,待遇比科员稍微好点,但由于没有领导职务,四级主任科员也是一般工作人员,做的是跟科员一样的事情。
工作了近四十年,是单位的老同志了,然而做的是跟刚毕业的年轻人同样的工作,且要接受年轻的领导干部的管理,这的确有点伤人。就算他自己没什么意见,别人讲的风言风语传到他的耳朵里,也会让他感到心烦。
另外,当年跟他同批进入体制内的公务员,应该有不少人都走上了领导岗位,不说县级干部,起码也是县直机关的正职和副职,而他却没有任何职务,对比之下难免伤神。
人啊,一辈子就那么几次机会,但许多人不在意错过了,或者没有能力把握不住,只有兼具实力和运气的少数人,才能最终走上成功之路。
以前面提到的四级主任科员为例,当年有机会提升学历层级,就应该好好把握。公务员的提拔重用历来很在乎学历,高学历的人具有天然的优势。况且当年不少体制内单位为了鼓励员工提升学历,连进修的学费和车费等都给予报销,我们不把抓住机会太可惜了。
现在想提升学历肯定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首先学习难度变大了,其次自己的年龄大了,学东西费力了。更重要的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提升学历还有什么意义呢?
公务员随着年龄的增长,晋升会越来越难。组工干部在考察干部的时候也特别在乎他的年龄,在条件相当的情况下,年轻的那位更有可能被提拔。那位四级主任科员错失了几次提拔的机会,就是因为年龄“超了”。
一般来讲,基层公务员(县区及以下单位)如果不能在35岁之前谋得副科级领导职务,就很难有机会进入正科级干部序列;如果不能在45岁之前谋得正科级领导职务,就很难在退休之前晋级为四级调研员。
2)
当然,公务员想晋级并不是非得提升学历层次,也不是年龄“超了”就没有机会了。许多处于领导岗位上的公务员,学历并不高,年龄也不小,可是他们情商很高,跟领导处得好,跟同事的关系也不错。这种人既能把领导的意志贯彻到位,又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不提拔他们提拔谁?
不过反过来想,没有被提拔就一定是坏事吗?不好说。许多走上高位的大领导,最后身陷囹圄,一辈子拼来的财富和荣耀瞬间化为乌有,而且整个家族都为之蒙羞。
其实,干公务员这份工作,安稳比升职更重要。公务员是履行国家公务的公职人员,因为工作性质比较特殊,他们手上或多或少有一些权力。如果升职了,成为了领导干部,手里权力就会更多,这个时候很容易成为别人围猎的对象,稍不注意就会进入别人设定好的圈套,给别人留下把柄,以至于被迫成为别人的“保护伞”。
可能有人会说,我是坚持原则的人,我的意志力也特别强,面对各种诱惑能把持得住。不否认有些人能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但更多的人根本就没有体会过那种诱惑,他们口中的“坚持原则”随时会变成“没有原则”。简而言之,不升职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部分员工的一种保护,起码能让他们安稳地度过职业生涯。
升职会让我们享受更好的待遇,获得更多的荣誉,但不是每个人都承担得起那份“优待”,因为“优待”的背后是更多的责任和担当。现代社会越来越透明,职位越高,就越要心存敬畏、战战兢兢,不然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话讲回来,都57岁了,快退休了,还想那么多干嘛,好好享受剩余的几年的职场时光,然后平稳退休,不是挺好的吗?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公务员朋友吗?他们是什么职务?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