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鬼谷信
人在职场,你有没有遇到过这么一种情况:自己好不容易在工作上做出了成绩,本以为能够享受成功的果实,结果成绩总是被领导和同事,轻而易举的抢走了。自己努力了半天,最终却给别人当了嫁衣裳。
那一刻,你肯定会很痛苦吧,就像是自己辛苦养育的孩子,被别人夺走了,奔向了陌生人的怀抱。
说起来,其实你并不孤独。这本就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接下来,鬼谷道阿信就来跟大家聊聊,古人对名利的态度,以及防备小人的手段。
如果,非要在儒家和纵横家之间分个高下,那肯定是儒家的境界更高深。当然,这个答案并不是鬼谷道阿信自己胡诌的,是鬼谷子亲口证明的观点。

这个观点出自鬼谷子的“三才论”,在他看来,君子的境界肯定是高于智者的。
第一种人才,是正人君子。他们的特征用鬼谷子的话说就是“仁人轻货”。显然,这类人视金钱如粪土,早就没了功利之心。所以,古往今来的君子做好事,是从来不留名的。
也正因如此,孔子才形容他们为“仁人不扰”。顾名思义,君子从来不会被名利之心困扰。
第二种人才,是智者谋士。他们的特征用鬼谷子的话说就是“达于数,明于理”。显然,智者就是懂智谋的人,他们有手段、有道行。所以,孔子形容他们为“智者不惑”,但是他们还是凡心未了,希望用自己的智谋建功立业。
所以,鬼谷子特意解释说:不可欺以诚。意思是说,不能用虚情假意去欺骗有智慧的人。否则,尴尬的只能是自己。
第三种人才,是勇猛之士。他们的特征用鬼谷子的话说就是“勇士轻难”。显然勇士胆识过人,他们敢于冲锋陷阵,努力为自己争取功名利禄。所以,孔子形容他们是“勇者不惧”,真正英勇的人无所畏惧。
显然,鬼谷子也是赞同的。甚至,他还建议让勇者发挥“可使据危”的价值,也就是让勇者为自己承担风险。因为一个人有胆识也是一种能力。
说到这里,鬼谷道阿信突然开始异想天开了。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鬼谷子是读过《论语》的?否则,很难想象,两个学派的鼻祖级人物,思想听起来并不相容的学派,居然能达成了高度的共识。这恐怕并不是偶然。
我们言归正传。人在职场,如果你遇到了如上的三种人才,那简直就是烧高香了。因为正人君子淡泊名利,心里早就跟名利一刀两断了。智者和勇士,虽然凡心未断,但是他们会靠自己的谋略和胆识为自己建功立业。大家各凭本事,倒也无可厚非。
然而,这个世界上有君子,自然就会有小人。职场人最不幸的,恐怕就是遇到“曹参”这类人了。这类人,你看不穿他的城府,看不透他的心机,当然你也看不清他们的能力。但是,他们总是能笑到最后。
所以,在论功行赏时,曹参战功最多,得到的赏赐也是最多的。甚至,功勋多到连史书都记不下了。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恐怕,司马迁是真的看不下去了,于是情不自禁的说出了真相: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韩信讲仁义,有智谋,有胆识,又能怎么样?最后,他还是身死族灭,他的功勋还是被曹参给抢走了。
有些职场上的事情,恐怕是邪可压正的。千百年来,很多有道德,有智谋,有胆识的人,早就被掩盖在了历史的深处。他们早就被小人取而代之了。
随即,小人享受着英雄的光辉与荣耀,荣华与富贵。享受着世人的歌颂与赞美。
因为,小人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所以他们总是会处心积虑的争名夺利,窃取他人的功名。遇到这种小人,一定要留个心眼,一旦遇到了,要趁早远离。
当然,很多事情,躲是躲不了的。如下鬼谷子的三句话,请你记好了,关键时候一定能派上用场。
第一句话是,因为小人做的坏事太多了,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惧。所以你可以适当地恐吓他们。第二句话是,小人也有认知缺陷,你可以利用他的愚蠢,算计他们。
第三句话是,小人总是贪心的。所以,你可以设计利益陷阱,暗算他们。

当然,鬼谷道阿信希望你永远也遇不到小人,这些手段,你永远也用不上。怎奈何,这个世界上的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或许,名利真的是是非的根源,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让自己万劫不复。
大致上,世人对于名利的态度,可以分成三种人。上等人做事不在乎名利,只求问心无愧。中等人做事,会很在乎名利。但是,他们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实现名利双收。
下等人也想要名利,却能力有限。于是,他们会处心积虑的窃取、霸占,甚至抢夺别人的名利。或许,是术业有专攻的缘故,有人善于做事,有人善于算计。
于是,讽刺的一幕就出现了。千百年来,卑劣的下等人,总是容易,成为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