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好处可能没有那么大

信息周末 2024-11-12 04:13:59

失败这件事饱含贬义,通常让人沮丧。但俗话也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是成功的垫脚石。世界各地不少成功人士在回顾心路历程时,也总将自己成功的原因归结于过去的失败经历。在这类辩证思维引导下,失败这件事的作用究竟是好是坏,变得不那么绝对了。甚至在一些人看来,正是失败助推了成功。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最近,美国一项心理学研究通过系列实验的方式,尝试了解人们对失败与成功关系的看法是否准确。而结果表明,失败的好处可能并没有人们预想的那么大。从实际情况看,一次失败之后,迎来的也可能是第二次失败。

高估失败后的成功率

比如,在一个实验中,三百名参与者分别对几项职业资格考试的成功率开展预测。在当地,诸如教师、护士、律师等职业,也都需要通过相应的资格考试才能从事,失败之后还可以再考。关于这三项考试,人们预测再考的成功率分别约67%、63%、58%,而实际上,根据一些调查数据,这三项考试的再考通过率仅有58%、43%以及35%。可以说,人们明显高估了失败之后的成功率。

这一研究2024年7月发表在《综合实验心理学杂志》(JEP: General),由美国西北大学、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展。除了高估考试失败后的成功率,他们在另外的实验中还发现,在一些非标准化的社会情境中,高估失败后成功率这样的现象同样存在。比如,当把急性毒品中毒视为一种失败,把开始戒毒视为一种成功的话,人们会高估随后开始戒毒的成功率。

同样,当把心脏病发作视为一种健康方面的失败,把遵医嘱纠正不健康行为视作成功的话,参与实验的人也总体上会高估病人在发病后的行为改变。而事实上,有研究表明,超过一半经历过心脏病发作的人都不会吸取教训,他们并不会因此戒烟,也不会因此加强锻炼,或者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这些实际偏低的成功率都与人们所预料的有差距。然而,为什么会这样呢?

吃一堑未必长一智

其实,从经历失败的人的视角来看,失败这个结果传递出的负面信号是很强的,极容易让人怀疑自我,觉得自己就是不行。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人们通常很难接受关于自己的负面信息,为此,一个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就是忽视它,逃避这类信息,保护自己的自我意识,以免受失败的威胁。但从另一个层面讲,这也揭示了失败对人触动之深。

2021年3月14日,英超第28轮,曼联在与西汉姆联队比赛中的场景。视觉中国|图

以理财投资为例,损失厌恶的现象几乎随处可见。因为害怕损失和失败,很多人情愿选择收益更少但保本的产品。面对股市的持续下跌,人们更可能选择的是,少看自己的账户数字,逃避这些负面信息,而非清仓离场承认损失和失败。可以说,围绕成功和失败,科学家已经识别出人的两种心理倾向。一方面,人们对失败和损失反应强烈,这种强度通常超过人们成功和得到等量收益时的感受。而另一方面,人们在预估未来时,又总有一种乐观偏差,倾向于觉得自己会有一个成功的结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看待失败似乎成了预测未来成功率的关键。为了探究高估成功率背后的机制,最新研究也开展了多项实验,了解失败经历是如何导致人们高估随后的成功的。结果发现,仅仅是提及此前的失败经历,就会导致人们高估随后的成功率。例如,在考试的情境中,当得知一些考生此前考试没有通过之后,实验参与者就会倾向于认为再考会提高分数,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应对失败的方式很多样

但事实证明,正是这样旁观者视角的想象导致他们作出不准确的判断。而当他们知道人们面对失败的真实反应后,就很容易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比如,在预测心脏病患者是否能因此养成健康行为的实验中,当实验参与者得知,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会特别关注自己的心脏问题,那么,他们随后对这些人健康行为养成率的估计会明显更低。

这些结果都表明,亲身经历失败的人,以及旁观者,他们看待失败的方式其实存在差异。相比失败者面对失败所采取的各式各样的应对方式,作为旁观者的外人更倾向于关注失败者应该做什么,往往容易忽视他们实际上会怎么做。而从理想应对方式看,“失败乃成功之母”,这类励志名言是希望失败者能从失败经历中学到经验、吸取教训,在此基础上取得成功。并不意味着失败后自动可以成功,或者鼓励失败,问题的关键是能否采取实际有效的行动来应对失败。

而事实上,从失败到成功,的确存在一定的规律。根据《自然》杂志此前发表的一项失败者轨迹研究,由于不同人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多少有差异,两个情况很相似的人,最终也会因为他们对待失败的方式不同,而迎来迥异的结果。其中的关键,正在于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是否足够多。当每次学到的东西足够多时,就会开始影响后面的成功率,但如果学到的东西太少,则可能长期低水平重复,一直无法成功。

然而,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因为看待和应对失败的方式不同,并非所有失败者都能走上吸取经验然后取得成功这条路。关于如何看待并解释自己的失败,心理学家韦纳曾总结了人们最常使用的四个原因,分别是任务太难、能力不足、不够努力、运气不好。从性质上分,这些失败原因既有内在的,也有外部的,既有相对稳定的,也有随时间变化的,既有自己可以控制的,也有个人无法掌控的。

如果一个人经历失败后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能力不足、任务太难,那么他有可能会选择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继续提高自己的能力,或者承认自己能力已到极限,就此放弃。当然,也有可能根本不愿接受这种事实,在内耗中为保护自尊,直接忽视失败的结果。而如果仅仅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不够努力,或者运气不好,那么显然更可能分别通过增加努力,或者什么也不做,等待运气好转来应对失败。

这些面对失败时丰富多样的应对方式才是失败者在实际中有可能会采用的,只是这些真实的想法和应对方式未必能被旁观者察觉。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研究也没有对失败的任务类型和失败者的情况进行区分,但却在不同实验情境中都得到了相对一致的高估成功的结果。这一方面表明,外人对失败者后来成功率的高估,这种现象很可能是普遍存在的,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如果失败者或旁观者对失败归因不同,那么也很可能会影响人们对后续成功率的预测。

高估失败好处的危害

在这方面,即使微小的差别,也会在社会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最新研究中,心理学家就验证了高估失败好处的几种危害,以及准确预测失败后成功率的积极影响。比如,当把急性毒品中毒和犯罪后获刑这两件事视为失败时,如果人们普遍高估失败的好处和作用,认为吸毒者和犯罪者都能自然而然地“吃一堑长一智”,那么就更可能会采取放任不管的方式来应对这种失败。

而当人们意识到,事实上,戒毒和服刑后回归社会绝不再犯有多难,成功率有多低时,他们就会更支持公共政策拿出专款来帮助这些人戒毒,帮助服刑人员在释放后更好地融入社会,不再犯罪。同样,当人们了解到很多病人并不会因为疾病发作而开始养成健康行为时,这对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这些社会公共层面的影响,类似的道理其实也体现在个人层面。

在以分数和排名论成败的教育环境中,分数低或者排名靠后往往被视为失败,为了以正视听,一些老师和家长可能还会用各种惩罚来明确认定这种失败的结果。但是,学生的个人成绩并不会单单因为“失败”的认定结果,和各类“惩罚”就提高,而是有赖于学生从做错的题目中学到不懂的知识,提升欠缺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想通过惩罚代替失败后经验的总结和学习,其实也相当于高估了失败的好处,影响了学生随后“成功”的进程。

失败并不会自动导致成功,单纯歌颂失败因而没有实质意义。不过,在青少年教育中,“苦难教育”也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在成功人士的叙述中,苦难往往被视为他们人生的财富。俗话也说,要想取得人生的成功,需要“吃得苦中苦”。这使得一些家长有意识地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甚至“没苦硬吃”。

而认知与神经领域的科学家通过分析大脑影像发现,人成长中吃苦太多,遭遇逆境,反而有可能损害大脑未来的健康,导致人患精神疾病的风险升高。人的大脑具有适应能力和可塑性,对一些人而言,面对逆境和苦难时的适应过程,的确会让他们变得更强大。但一些研究也发现,一旦无法很好地适应这种挑战,也会伤及大脑的功能,让人变得更脆弱。然而由于幸存者偏差,人们往往只听到成功者赞美苦难是财富,却很少有机会听到那些因为吃苦太多被压垮的人,倾诉苦难如何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沉重打击。

赞美失败不应停留于字面

在研究人员看来,这样信息分享方面的局限,可能也在最新研究的现象中发挥着作用。失败原本不是什么好事情,甚至对一些人来说难以启齿,但无论是失败后又成功了,还是历经苦难才取得了成就,这样充满英雄色彩的叙事,对讲述者和听众,都有很大的诱惑力。可能也因此导致人们更愿意相信,失败之后紧接着的应该就是成功了。

不过这样的解释机制在最新研究中还尚且无法得到验证。包括样本量少、实验参与者社会文化背景方面多样性不足,等等,这些局限是否会影响人们对失败后成功率的评估,都有待未来更多研究来验证,从而更好地理解旁观者这种高估他人失败后成功率的现象,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

至于每一个有可能亲身经历失败的人,根据最新研究的发现,对待各类赞美失败、赞美苦难的励志语言,关键是把握其要义,而非停留在字面意思。当失败来临时,不论别人高看还是小看,更重要的显然是自己如何清醒地分析和应对失败。

与此同时,考虑到从失败到成功,中间的影响因素太多,在不了解其他人失败原因和应对方式的情况下,也最好不要轻易高估他人的成功率,想当然地觉得下一次总该成功了。虽然积极地看,这种高期待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也要看到,这同时可能会给他们带来过大压力,影响工作学习结果,甚至损害彼此间的人际关系。

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

责编 朱力远

0 阅读:0

信息周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