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第587期
《红楼梦》中了进士的贾敬为什么选择出家做道士而不去做官?
贾敬出家没有什么难理解的,主要是图个清净罢了。

要知道,贾家虽然是大贵族,可不是铁帽子王,爵位是会降级的:子兴叹道“正说的是这两门呢。待我告诉你,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他父亲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
这位珍爷倒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
贾家的公爵只能世袭三代,也就是宁国公、贾代化和贾敬这三代,第四代就没有爵位了。
从家族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贾家男丁一定要读书,用于未来考取功名为官封爵,才能维护家族的利益。
所以,无论是宁国公、荣国公,还是二代的贾代化和贾代善,都很重视儿子的教育,希望他们能够读书有成。
于是,贾敬、贾赦、贾政三人都是在父亲严格教导下,苦读出来的儿子。
其中,贾赦、贾政都是科举考试失败者,只有贾敬才是成功者。
然而,三人中却只有贾敬出家?这岂不是怪事?
并不怪,我们一点点来看。

第一,苦读几十年,却一败涂地。
贾敬的一败涂地,同贾赦、贾琏一伙不学无术有本质不同。
贾敬应该同贾宝玉的哥哥贾珠差不多,后者14岁就中了秀才,如果不是20岁就病死恐怕很快就会中举。
而贾敬父亲很可怕,对于儿子严格管教,非打即骂,逼迫读书。
赖奶奶曾说:贾代化审儿子竟是审贼。
审贼是什么概念?
古代审贼都是一边打着一边审问的,可见贾敬儿童和少年时代过得有多惨,一定是经常挨打。
而贾敬很争气,竟然考取了进士。
什么是进士?
古代科举考试胜利者分为三级,最低一级是秀才,中级是举人,最高级就是进士。
如果一个人持续考试多年,秀才录取率是百分之五。也就是说,二十个人参加考试,最终只有一个可以当秀才。录取率比今天高考211大学,还要低得多。
秀才去考举人,录取率也是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能够考上秀才的基本都是精英人物,考举人的竞争更为激烈。

至于进士,就更夸张!
清代每科考毕,录取进士人数一百至四百余名不等,大部分时候为200人左右。
而清代全国每次参加乡试的考生在16到18万左右。等于18万人才录取200人,这是什么概念?录取率还不到0.12%,1000个人中才考取1个。要知道,2024年清华大学在北京的录取率约为0.28%。换句话说,考中进士要比北京人考清华北大难太多了。
一旦考中了进士就铁定可以做官,区别只是官职大小罢了。
贾敬本来是会继承父亲的爵位,似乎没有必要再去科举考试。
然而,贾敬一路顺风的考取了进士,在贵族家庭中也是极少见的学霸。

可以这么说,在贵族家庭中,贾敬这种学霸也是榜样一般的存在,是所谓别人家的孩子。
古怪的是,贾敬却没有做过官。
清代近三百年的历史,总共出了2万多个进士,平均到每年就相当少了。
因为进士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在选官上具有优越性。清初时不管是二甲还是三甲进士,授职的起点都很高。顺治朝头两科进士,起步都是正四品的知府。
康熙中期以后,虽然进士选官的时间较长(平均候补期大致在8年左右),但是只要是进士出身,熬过了候补期便可以实授官职。
不过,清代的进士除了等待当官的时期,还存在一个实习期:新科进士正式当官前,得有个实习的过程。清朝初期依照明朝的制度,新考中的进士都要在各个部院衙门实习三个月,之后依据考察情况被分到吏部,进入选拔任用的程序。不过这个实习制度实行的时间没多久,顺治十八年往后就不再用了。
在康熙那个时候,新科进士得在六部的“额外主事”那儿学习做事,这“额外主事”是朝廷给等着选官的人弄的,不算正式编制,就好比是实习期。不过那个时候,这学习做事的时间没个准儿,有长有短的。
雍正八年有规定,额外主事得学习行走,得满三年才能进入任命流程,被授予实职。除了能在六部衙门以额外主事的身份学习办事外,二甲名次较靠后以及三甲进士得被分到各省的布政司、按察司去学习,通常每个省有十多人。三年学满后,要是碰上知县的位置有空缺,就能够被委任试用。
就是说,被分到外省的新科进士,三年实习结束后,顶好的情况也只是能当个代理知县,至于能不能正式任命,那得看个人本事,还有各省督抚的态度。
然而,贾敬死的时候,皇上对他的定为是:贾敬虽白衣,无功于国,念彼祖父之功,追赐五品之职。
问题来了,贾府推荐帮助的贾雨村,尚且可以做到四品官,后来爬到从一品的顶级官职。

贾敬有如此深厚的背景,为什么没有做官呢?
唯一的解释是,贾敬没有通过实习期,被认为根本不适合做官。
谁都知道,贾敬是宁国公的孙子,是响当当的贵族公子哥,全国的官员哪个敢随便得罪,跑去说他不会当官。
那么,贾敬肯定是因为性格怪异,不会做人;或者离经叛道,为同僚上级不容;要么就是实习期间,他曾经搞出过什么重大丑闻,最终导致没有转正。
古代文人千辛万苦的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贾敬千辛万苦考上一个辉煌的进士,最终扯了个大淡,什么官职也没捞到,岂不是大笑柄。
大家注意,贾家小辈尤其是王熙凤提到贾敬,根本毫无敬意,甚至有讥笑的意思。而其他贾府人也没有制止,很可能贾敬曾经出过什么大洋相,是贾家公认的笑柄。
一生事业如此失败,贾敬心灰意冷,想要逃避现实出家就容易理解。

第二,教子失败。
贾府众多男人中,最差的就是贾珍了。
贾赦虽不是好东西,好色贪财,至少好色是对外不对内,不伤风化。
他试图强娶丫鬟鸳鸯,又花钱买小妾嫣红,在当时社会来看都可以接受的。
再看贾琏,他的好色是你情我愿,情人是仆人老婆、女仆等。按照当时社会伦理,主子玩弄这些女人是可以接受的。
贾珍就最差劲了,竟然同自己的儿媳妇不干不净。
公公和儿媳乱伦在当时是极大的丑闻,可能导致家族完蛋的。
也难怪焦大臭骂贾珍:“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贾珍骄奢淫逸又非常嚣张,在外面得罪很多人,闯祸很多,也是贾家被抄家的重要原因。
以贾珍的蛮横妄为性格,父亲贾敬根本管不住他,只能听之任之。
贾敬年老,知道独子贾珍必定继承家业,迟早会闯大祸,自己无力制止,干脆躲开,眼不见心不烦。

第三,爱妻去世。
冷子兴演说红楼梦时,贾珍生了贾蓉,当年有16岁了。
按照年龄推测,贾珍大概是应该在32到35岁。
而惜春呢?比七八岁进贾府的黛玉还要小,至多五六岁。
冷子兴却说:“贾敬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
那么,惜春出生之前,贾敬肯定还没离家,不然不会有女儿。
由此推断,此时贾敬离家最多三四年,也就是惜春出生以后二三年就离家。
惜春从小没有母亲,也就说明她出生后,母亲就死了,也就是贾敬的妻子死了。
很可能,贾敬的妻子死于难产,或者死于产后严重疾病。
贾敬年龄不是太老,充其量不过50多岁。
然而宁国府中没有贾敬的妾,很有可能他根本就没有侍妾。贾敬或许不喜欢女色,只有原配一人,情深义重。
贾敬50多岁的时候,妻子却死了,就是中年丧妻,对男人的打击是很大的。
贾敬很可能只和原配老婆有些共同语言,现在她一死,就彻底缺少可以说话的人。
贾敬心灰意冷,由此选择出家,也可以理解。

第四,年老多病。
严格来说,贾敬没有真正出家。
他过年的时候是回府内祭祀的,过生日时也接受子孙磕头,应该只是热衷修道。
为什么他热衷修道?
书中这么写:礼部代奏,贾敬系进士出身,祖职已荫其子贾珍。贾敬因年迈多疾, 常养静于都城之外的玄真观,今因疾殁于观中。
礼部不会随便欺君,上面说的恐怕就是事实。
贾敬出家时候是50多岁,古代医疗水平低,很多慢性病无法治愈。
贾敬很可能患有什么疾病,久治不愈,一直都在静养。
年龄大且身体不好,又治不好病,贾敬开始迷恋仙术。
从他吃下金丹暴毙来看,他是真的相信仙术,不然不会冒险吃这种东西。
而修道的话,留在宁国府肯定不合适,每天都有大量庶务去处理,光是应酬的宴席就非常多,贾敬还是去道观比较好。

其实,贾敬这个岁数去隐居修道,没什么稀奇,当年多了去。
话说,《红楼梦》中除了甄士隐是个真道士以外,假道士真的是太多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贾敬最有可能是犯了大错,被皇帝撸去了官职,只保留乙卯科进士的名头,为了避祸不得不去清修。首先,贾敬的进士是乙卯科进士,虽然没有说他和林如海到底谁先中进士,但是可以推测。首先,林如海出场说他是前科进士,并且贾雨村到林家当了黛玉西席一年贾敏去逝他才得遇冷子兴,知道了皇帝起复旧官员,让贾雨村赶快找门路,所以至少在贾敏去逝的时候,都还是殿试的间歇期,那么可以推测林如海出场离他高中只过去了四年,他这个前科进士虽比不上后一届的今科进士正热乎着,但是也离春风得意马蹄疾时间也不远。而贾敏死了黛玉当年就进京到了荣国府时候,已经见到了惜春了,虽然说惜春身量尚小形容不足,可是要明白,之前冷子兴说荣国府的时候专门提过,贾珠有一子年方两岁,就是贾兰。后面凤姐和平儿夜话家里的几个姑娘小爷婚嫁时候曾有一句四姑娘小,兰小子更小。所以惜春的年纪肯定大于贾兰,因此反推黛玉进荣府惜春至少三岁。而惜春名分上是贾珍的胞妹,那么说明贾敬所谓修道至多也不过三年时间,三年前贾敬肯定不能去修道,否则惜春的来历就说不清楚了。
那么把时间调到三年前,贾敬肯定还没有清修,那么就是林如海得中的第二年,从惜春的来历不难推测襁褓间她就被贾母接来身边养活,满打满算惜春是一岁上亲爹清修她被贾母抱到荣府教养,总不能贾敬这边刚刚高中乙卯科进士,然后就立马修道去了,而且这中间还要夹杂他为惜春亲妈守的十个月妻孝,还要让爵位给自己的亲儿子贾珍,所以贾敬的这个乙卯科进士很大可能是林如海的前辈,最差也是和林如海同年。如果贾敬真的是中了进士却不授官一直白身,那么他为什么早不修道晚不修道,偏生在小女儿出生的节骨眼儿上去修道去了。根据惜春和贾兰年纪相差不大,至多一岁,而贾兰明显不是贾珠的遗腹子而是生下来没多久贾珠就挂了,是不是觉得贾家文脉突然中断太奇怪了。一个乙卯科的进士,一个十四岁进学的秀才,突然间一死一修道,明明变故之前两人还在给家里添丁进口,不得不让人怀疑贾家宁荣二府的文脉人物都卷进了大事,最后弄得一死一避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