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我们不难发现,
近些年来,似乎总能看到关于孩子抑郁、跳楼之类的报道。

在很多家长的心中,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
“我们70后80后小时候也经常挨打挨骂,为啥很少听说有心理问题的呢?”
“为啥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要啥买啥,却总是有心理问题呢?”
是啊,现在的孩子好像是挺幸福的:
不用等到过年才能吃炖饺子、
不用穿哥哥姐姐剩下的衣服、
有手机有玩具有高科技电子产品可以玩、
有父母陪着有老人照顾着……
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孩子应该开开心心的学习和生活才对呀,
为什么却总是会有孩子抑郁、不开心、消极呢?

当看到这些偷拍40年前的中国孩子的照片后,才明白
时代变迁,育儿环境变化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变迁,育儿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物质条件相对较差,家庭教育又比较严厉,
但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成长,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进行户外活动。

以前的孩子,课间10分钟可以到操场上玩;
放学回家之后,孩子可以和小朋友跑着玩;

可以跳皮筋、跳房子、丢沙包……

区区几个玻璃球,几个男娃就能开心地玩一下午。

课间10分钟,老鹰抓小鸡......

而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的孩子,课间除了去厕所只能呆在教室、放学要回家写作业,有刷不完的题、周末要上网课上补习班上兴趣班、有的父母每天还对孩子不停的施加学业的压力……

此时,孩子们面临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大大增加,相应的,心理问题也逐渐显现。
陪伴和玩耍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陪伴和玩耍是至关重要的。
以前的家长,下班之后没有手机没有应酬,买菜回家做饭,有大把的时间陪伴孩子。
而现在的家长,有的为了工作需要应酬加班、有的回家之后抱着手机不离手,没有花时间陪伴孩子。

那么孩子和父母长期缺乏沟通,亲子关系冷淡,渐渐的,孩子便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父母的陪伴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
这种安全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
当孩子面临挫折和困难时,他们会勇敢地寻求帮助,而不是选择逃避或自暴自弃。
玩耍是孩子们建立友谊、学习合作与沟通的重要途径。

以前的孩子,下课和同学玩、放学和同伴玩,他们有很多机会与同龄孩子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看似是玩耍,实则孩子们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能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而现在的孩子,在课间不允许吵闹,没有机会和同学玩儿、放学又要赶紧回家完成作业。
缺少陪伴和玩耍的孩子,容易在社交方面出现沟通障碍和思考迟缓等问题,从而导致心理负担。
情绪调节与释放
玩耍是孩子们释放情绪、调节心理的重要途径。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玩耍能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调整心态。

以前的孩子哪怕有烦心事、被吵或者心里委屈,但是在疯跑、玩耍的过程中,慢慢的就忘了。
这个过程可以释放压力,排除忧愁,这是他们调整情绪的一种积极的方式。
而如今的孩子,很少有时间和同伴玩,更别说去户外运动了,他们不得不长期在室内待着。
这样便无法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
缺少玩耍的孩子,容易将负面情绪压抑在心中,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玩耍还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前的孩子,在玩耍过程中,他们需要不断地动脑筋,解决问题,预判可能发生的情况。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而现在的孩子,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刷题、背单词上,缺乏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样的孩子,可能成绩会考得很高,但是在面临问题或者灵活的情况时,便容易迷茫,不知所措。

辣妈语录:
高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是精神世界相对的却越来越匮乏了。
童年缺少陪伴和玩耍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
给他们玩耍的时间、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奔跑、让他们感受到踩水的快乐……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围,多陪他们聊聊天或者陪他们打打球。
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是他们能够勇闯未来的一大法宝。
(图片源自网络)
以前的家长都很忙,孩子早早就学会独立和干家务了,以前大家经济条件都差不多,没有什么攀比之心,以前家长没有什么让孩子考大学的观念,能读就读,不能读就去打工,以前就业环境没那么严峻,家长不会想着孩子有份好工作而去鸡娃。一句话说白了,以前生活压力没那么大,首先想的是吃饱穿暖,现在生活压力太大,不得不去拼命努力。
以前出事,远了的就不知道,现在一分钟就上网了,以前出事,不知情的人也会说,好好的怎么就跳河了……
小时候我父母工作的工厂有小区,有子弟学校,大家都住一个小区里。我也有不少作业,尤其是暑假,父母根本管不过来,父母上班,孩子就跑出去门都不关,在小区里和小伙伴玩。父母快下班了,又跑回去疯狂做作业,往往是做不完,等快开学了,一群小伙伴搬椅子做楼下,你抄我数学,我抄你语文。根本没时间抑郁
40年前没有心理问题没有抑郁是因为不知道心理算个问题而且没有抑郁这个病名。
是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我们这里,一座三线城市,常年听得到中小学生跳楼等事故,本地高校也是心理问题学生数量众多,自杀的不少。
因为穷,求而不得的东西太多了,早已麻木有什么好烦恼的,自家没电视机去邻居家看不丢脸,失个十次八次恋无所谓,上课老师骂,上班上司骂又咋了,骂就骂呗又少不了几两肉
我们小时候家里穷,那是既定的穷大人都知道,一周吃一次肉,下个月我们可以买衣服,明年我们可以买一辆自行车,大家生活都不太恐慌,但是现在说起有五千八千一个月的工资,但是你不知道下个月工厂还在不在,还能不能够上班?身体还好不好?我现在40岁,我都有同学过世了
我们小时候虽然穷,但却没有生活的压力。那时候很幸福
其实和抗击打能力无关,以前家长不会那么在意孩子,就是不当回事。现在孩子轻生,很多想法就是让家长伤心难过,以前的孩子不会这么想。
关键问题是。现在这群容易得心理疾病的孩子,正是当年那群无忧无虑天天挨揍却基本不得心里疾病的人所生!
眼睛是未来中国孩子的大问题
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大人压力大,孩子同样是。
[开怀大笑]那时候,一放学,就忙着和小伙伴疯呀玩呀,回到家就睡的和死猪一样,哪有时间抑郁呀。
现在我娃年级低,作业没那么多,所以他放学回来我都是趁天亮把他放出去玩,一直玩到天黑再回来吃饭写作业,让他好歹有个童年。等他年级高了作业多了估计就不行了。现在学校这么卷。
多运动就行
时代大发展过度变迁并不一定是好事
玻璃珠,我的小学童年美好时光,话说当年我可以一打一群。出门带两颗,放心回家口袋都是满的,哈哈哈
以前死了谁管你
接触大自然有解压作用
现在现在社会压力太大了,不要说小孩子,大人都有很多受不了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现在写那么多作业,不也考不好吗
打一顿,出去找小伙伴玩,又笑哈哈[呲牙笑]
我们80后从小就学会表面功夫了,你随便骂,我左耳进右耳出,不往心理去。真闯祸了就跑路,什么姑妈舅姥爷不管多远腿着就去了,到哪都得管我吃睡,后面还能帮我拦架,不挨打。
别说小时候了,就长大了一样被揍,我一朋友刚结婚不久时,我们一群人在网吧玩魔兽,他老爸跑来,上来就是两巴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