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

云飞四海 2024-12-01 14:48:30

自宋代以来,东南沿海通过海上航线和国外的交往频繁,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都是收获甚丰的。尤其是明代的郑和下西洋,书写了中外经济、文化交往史上辉煌的一页。但是到了清代顺治初年,为了孤立与瓦解东南沿海以郑成功为首的抗清力量,清王朝实行了非常严格的“海禁”。根据海禁的有关规定,“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如有“将违禁货物出洋贩往番国,并潜通海贼(指郑成功)”,“或造大船,图利卖与番国,或将大船赁与出洋之人,分取番人货物者,皆交刑部治罪”。而且,清王朝还在沿海可泊舟船的地方,处处严防,不许片帆进入口岸,如有登岸者,防守官即以军法从事,督抚议罪。

顺治

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海禁的基础上,清王朝颁布了《迁海令》。《迁海令》中明确规定,清王朝实行“坚壁清野”的方针,强令江南、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分别内迁30里至50里,商船民船一律不准入海,以期达到封锁孤立郑成功军事力量的目的。其中广东地区曾连续内迁3次,东南4省中尤以福建省执行最为严厉。沿海的船只和界外的房屋什物全部烧毁,城堡全数拆除,越界者不论远近立斩不赦。又在法律上规定:凡将牛马、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棉出境贸易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走泄事情者斩。《迁海令》的实行,东南沿海地区的农业、渔业、手工业及海外贸易都遭受很大的摧残。人民生计断绝,流离失所。清政府实行《迁海令》,非但军事封锁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对沿海各省的社会经济则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

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郑氏政权灭亡,长达23年的《迁海令》方解,此时康熙帝在谕旨中说:“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允许出洋贸易,但也就只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4个口岸对外国通商。随着与海外的交往与贸易的增强,清政府担心“数千人聚集海上,不可不加意防范”;并认为南洋各国历来是包括“红毛”、“海贼”等出没之地,于是又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再度严格执行“海禁”。这使得一度繁荣的对外贸易,又出现了萎顿和萧条。

康熙

雍正二年(1724年),福建人蓝鼎元极力反对封关禁海。他写了《论南洋事宜书》,针对清政府颁布禁海诏令所持的理由(如怕卖船与番、运米接济异域、被海盗劫掠等),均根据事实,逐条加以驳斥,并痛言海禁之弊,指出“百货不通、生民日蹙”,“沿海居民萧索岑寂、穷困无聊之状,皆因洋禁”。因此,他主张开放海禁,官府不加干预,让人民自由经营对外贸易。他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证开展对外贸易的好处,认为外贸可以增加国家的财富,繁荣沿海地区经济,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等。后来,雍正又一次开禁,但是附有许多条件限制。

雍正

到了乾隆时,英国人为了向中国推销其纺织品,也为了接近茶、丝的产区,力图在广州以北扩张海口,英国通事洪任辉偕同英国武装商船多次驶至浙江的定海、宁波,引起了清廷的高度重视,乾隆于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关闭了厦门、宁波、云台山3处的港口贸易,规定“(夷船)将来只许在广州收泊贸易”,而且就是在广州的外贸中,外商也不得直接与官府交往,一切由十三行办理交涉。一个偌大的帝国,对外交往与对外贸易就留下广州十三行这样一个窗口!

办理对外贸易的商人称为洋商,其组织称为洋行,俗称十三行。凡充任洋商,均需由洋行商人保举,清廷批准,行商如要退出亦需经官府批准。

清廷官员不同外商交往,外商来华贸易所纳关税不是直接向粤海关交纳,而是经由行商代纳,外商如果需向清廷交涉事务、递交呈文,均由行商代为转达。此外,凡进口货物的定价、承销及出口货物的代购、定价均由行商包办。“行商对户部(实为奥海关)负责出入口关税,只有他们能与海关官员办事”。“行商是中国政府承认的唯一机构,从中国散商贩买的货物,只有经过行商才能运出中国,由行商抽一笔手续费,并以行商名义报关”。

十三行

行商垄断着鸦片战争以前的对外贸易。凡行商均父子相承,攫取巨额财富,并把其中的一部分用以行贿各级官员。清朝统治者把对外贸易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严禁中外商民接触、交往,以“与外界完全隔绝”作为巩固统治、抵御外来威胁的“首要条件”。但在实际上,清王朝的统治能否巩固、古老的封建帝国能否抵御资本主义国家咄咄逼人的攻势,并不取决天朝大门的开与关,而是取决其自身的实力。闭关锁国所造成的闭塞、停滞,恰恰使得中国又一次失去迎头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机遇。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请制定了《防范夷商规条》,将对外贸易严加管理,通过明确的法规使闭关成为清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制度。规条中有所谓的“防夷五事”:永行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必须过冬者只准在澳门居住;外商到广东只准住在行商的商馆中,并由行商严加管束稽查;禁止中国商人借领外商资本及外商雇佣华人役使;严禁外商雇人传递消息;在外国商船停泊处拨营员(即军队)弹压稽查。

长期以来的闭关自守,使得东西方经济、文化之间彼此隔绝,更使得身处“天朝大国”“盛世太平”的“治平”之世中,也就极易在思想上、政治上产生严重的闭关自守。难怪乾隆帝在其《口谕英吉利国王书》中就曾傲慢自大地说道:“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人为地构筑了隔绝中外的一道堤墙,对中国社会的前进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由于对出海贸易横加限制,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中国人民与世界潮流隔绝,不明世界大势,而清统治者更是闭目塞听,其结果正如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所说的那样:“以通事二百年之国,竟莫知其方位,莫悉其离合。”清王朝对海外的情况一无所知,就连曾与之有过多年交往的国家的地理方位、历史沿革一点都不了解,更不要说其他方面的详细情况了。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