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打响前夕,周恩来为何发怒?起义军准备就绪,却有人阻止

闲来唠史 2025-01-22 09:57:02

1927年7月26日,在陈赓的陪同之下,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刚一抵达九江,就马上向聂荣臻、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等人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举行南昌起义的决定”,指出以“土地革命”作为南昌起义的主要口号。

会议结束之后,周恩来还交给聂荣臻一项新的任务:“想方设法把李汉魂率领的第4军第25师拉到南昌参加起义”。

当时的第25师跟共产党走得很近,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电台,无法直接通过电台进行联络。

于是,心思缜密的周恩来特意嘱咐聂荣臻说:“南昌起义打响之后,我就会从南昌放一辆空车皮过来九江,如果你看到空车皮,就说明我们的起义已经爆发了!”

周恩来

做好安排之后,周恩来等人立刻赶往南昌。

而聂荣臻迅速赶往马回岭,秘密会见第25师师长李汉魂,动员李汉魂率领部队参加南昌起义。

7月27日清晨,周恩来秘密来到南昌城内朱德的住处,他对朱德说道:“贺龙和叶挺的部队已经从九江开赴南昌,准备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随后,朱德向周恩来介绍了国民党军队在南昌城内的部署情况。

早在几天之前,秘密返回南昌的朱德以“回来搬家”为由,会见了曾经的几个朋友。从几个朋友的口中得知,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和第3军军长王均都去了庐山开会。

汪精卫和陈璧君

不仅如此,朱德还利用曾经滇军的关系,把南昌城里的所有驻军都打探得一清二楚,并且绘制出了南昌城布防图。

当时,朱培德的第五方面军下辖第3军、第6军和第9军,但是兵力比较分散。

其中,王均率领的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和万安一带,金汉鼎率领的第9军主力位于进贤和临川一带,用于防范站队蒋介石一方的李济深的粤军。

而程潜率领的第6军大部分兵力奉朱培德的命令,正在朝着南昌开进。

因此,此时驻扎在南昌城内的国民党军队只有第五方面警卫团、第3军警卫团的2个营、第3军第8师第23团和第24团、第6军第19师第57团、第9军第27师第79团和第80团,总共有六个团和两个营,总兵力约为六千余人。

而且,第五方面军警卫团驻扎在章江路口藩台衙门内,第3军警卫团的2个营驻扎在民德路的江西省政府内,第23团驻扎在东湖之滨的贡院内,第24团驻扎在永和门外的新营房,第57团驻扎在天主教堂和匡庐中学内,第79团和第80团驻扎在顺化门外大校场老营房。

第五方面军的这种兵力部署,跟偌大的南昌城相比起来,简直是相当分散。

不仅如此,驻守南昌城的六个团和两个营,还都不是出自同一个军,就连各自的军长和师长也都不在南昌城内,就造成了一种群龙无首的局面。

然而,这种群龙无首的局面,却给周恩来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提供了便利。

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和叶挺的第24师抵达南昌之后,征用了一整栋江西大旅社,作为部队的落脚点,为了安全起见,还在门口挂上了第20军第1师驻地。

有了这个隐秘的落脚点,从武汉和九江陆续赶来南昌参加起义的革命同志,纷纷住在这里。

在江西大旅社负责保卫任务的是由第24师教导大队组成的警卫队,班长就是后来的“开国大将”之首粟裕。

7月27日下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江西大旅社里面,正式成立了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和彭湃组成的中共前敌委员会。

而且,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还确定了南昌起义的具体时间:7月30日晚上。

在动员大会上,周恩来庄严地对大家说道:“我们这次起义是被敌人逼出来的,若不起义,我们就没有出路,这次起义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成功的关键在于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同时,周恩来决定依然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任命贺龙兼任代理南昌起义总指挥,叶挺兼任代理前敌总指挥,刘伯承担任参谋长、郭沫若担任政治部主任。

尽管贺龙还没有加入共产党,但是他兴奋地对周恩来说道:“我完全听从党组织的话,要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随后,刘伯承就拟订出了一份作战计划,明确了具体部署。

由贺龙率领的第20军负责攻打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首先占领江西省政府,然后歼灭大营房等处的敌军,同时警戒南浔铁路,封锁赣江水道,阻止敌军的增援部队。

由叶挺率领第11军第24师负责攻打南昌卫戍司令部,歼灭贡院、匡庐中学、新营房、高升巷等处的敌军。

由朱德率领的第3军军官教育团三个连的学员们负责永和门一带的警戒。

7月29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张国焘以中央代表的名义,连续从九江发来两份急电,反复强调说:“先不要发动南昌起义,等我到了南昌再做决定”。

7月30日早晨,张国焘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紧急赶到南昌,并且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紧急会议。

张国焘对大家说道:“应该极力拉拢张发奎一起起义,必须要得到张发奎的认可,否则不能发动南昌起义,这是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我们要坚决执行。”

张国焘的这一主张刚一提出,立刻遭到了前敌委员会所有成员的一致反对。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辩论,张国焘始终无法跟前敌委员会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原定在7月30日晚上发动南昌起义的计划不能正常实施。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经过那么长时间精心策划的南昌起义即将面临流产的危险。

眼看双方因为是否发动南昌起义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身为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周恩来实在忍无可忍,他猛拍一下桌子站了起来,愤怒地对张国焘说道:“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共中央派我来到南昌,是让我主持南昌起义的,你现在这样极力阻止南昌起义,看来我只能回去了!”

周恩来

7月31日上午,已经错过了原定的南昌起义时间,前敌委员会紧急会议依然在继续召开,但张国焘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有丝毫的松动,致使会议一度陷入了僵局。

就在南昌起义即将面临流产的时候,前敌委员会突然接到了中共中央的紧急电报,电报当中写道:

“张发奎已经参加汪精卫在庐山召开的“反共”会议,彻底投向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

与此同时,张发奎也分别向贺龙和叶挺发来紧急电报,命令他们两人立刻率领部队撤回九江,参加“清共行动”的作战任务。

除此之外,张发奎还下达命令,要把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内部的共产党员全部清除,并且列举出了一批通缉的共产党员名单,恽代英等人名列其中。

张发奎

眼看“联合张发奎一同参加南昌起义的计划”已经彻底破灭,张国焘只好听从前敌委员会的意见。

最终,前敌委员会紧急会议做出决定:南昌起义正常实施,时间改为8月1日凌晨四点!

随后,前敌委员会还让第20军军长贺龙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代总指挥的名义发布作战命令,内容如下:

“我军为达到解决南昌敌军的目的,决定于明日八月一日四时开始,向南昌城内外所驻敌军进攻,一举而歼之。”

之所以把南昌起义的时间定在凌晨四点,因为夏季的南昌炎热,人们睡得比较晚,凌晨四点正是人们熟睡的时候,不易引起国民党军队的察觉。

根据事先制定的作战部署,叶挺率领部队准备就绪,他把指挥部设在了位于苏圃路1号的南昌市第二中学里面,向手下的将领分配了具体任务。

而贺龙也在第20军军部的会堂里面召开了团以上军官会议,他激昂地讲道:“国民政府叛变了革命,国民政府已经死了,只有跟着共产党走,中国的革命才有希望,共产党才是人民的救星。”

就在南昌起义即将爆发的前几个小时,朱德专门向驻扎在南昌城内的国民党第3军第23团团长卢泽明发送了一份邀请函。

于是,卢泽明参加了由朱德举行的晚宴。

酒足饭饱之后,为了拖住卢泽明,朱德还带着卢泽明打起了麻将,突然有位第20军的士兵闯进来说:“今晚有部队要在城内发起暴动。”

听完,卢泽明赶忙离去。

得知南昌起义的消息已经走漏风声,朱德连忙把这件事情告诉贺龙和周恩来。

就在形势万分紧急的时刻,贺龙、周恩来、刘伯承、叶挺等人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决定南昌起义照常进行,并且提前两个小时发动南昌起义。

“提前两个小时发动南昌起义”的命令很快下达到各支部队,他们纷纷系上红领带,手臂上缠上白毛巾,准备凌晨两点的到来。

朱德

8月1日凌晨两点,随着南昌城头几声清脆的枪声,划破了寂静的漫漫长夜,从而拉开了南昌起义的序幕。

叶挺指挥的第24师作为起义军当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冒着国民党军队的枪林弹雨,再次打出了“铁军”的威名,但是教导队中队长陈守礼不幸腹部中弹牺牲。

与此同时,贺龙指挥第20军的两个主力团负责围攻藩台衙门和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

贺龙和刘伯承站在一处高台上,时刻观察着前线的战斗情况,在《贺龙传》一书当中有着详细的记述:

“战斗一打响,敌人就集中火力封锁鼓楼,切断了起义军攻击部队的必经之路,战斗异常激烈,流弹不时在起义军头上呼啸飞过。”

贺龙

第20军第1师是起义军的主力部队,师长正是贺龙的堂弟贺锦斋,在贺锦斋的指挥下,第1师利用民房攀登上了鼓楼楼顶,从而占领了制高点。

起义军在鼓楼楼顶以猛烈火力压制国民党军队,负责掩护正面的进攻,迫使这股国民党军队全部缴械投降。

而朱德率领的第3军军官教育团作为预备队,也很快投入了战斗当中。

就在各支起义军正在进行激烈战斗的同时,负责南昌起义保卫工作的陈赓、李立三、恽代英等人一起,连夜在南昌市区逮捕了一批反革命分子。

叶挺

经过四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天空逐渐亮了起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映照在赣江水面的时候,南昌城内的枪声也慢慢的平息下来。

起义军在江西大旅社的楼顶上,树立起了一面代表胜利的红旗。

8月1日中午,从南昌驶来了一列空车皮,抵达了南昌和九江之间的马回岭火车站,根据事先与周恩来的约定,聂荣臻知道南昌起义已经打响。

于是,聂荣臻急忙带领从马回岭拉下来的第25师的第73团全部兵力、第74团的机枪连、第75团的三个营,乘坐火车赶往南昌。

当聂荣臻率领部队即将抵达德安火车站的时候,发现后面追上来了一列火车,原来是张发奎率领部队追了上来。

见此情景,聂荣臻和周士第果断下令,命令部队向张发奎乘坐的火车进行射击,双方展开了一番交火。

无奈之下,张发奎自知已经无法挽回局面,只好率领部队原路返回九江。

8月2日拂晓,聂荣臻率领第25师的起义军到达南昌,周恩来见到他们之后兴奋地说道:“没有想到,你这样顺利就把第25师的大部分兵力都拉出来了!”

8月3日,南昌城内的起义军和人民群众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联欢大会,江西《工商报》上面记录了当时的场景:

“是日,大会场中赤日当空,延长数小时之久,而到会群众莫不精神奋发,于此亦可见南昌民众革命之精神。”

南昌起义取得胜利之后,南昌各界的社会群众掀起了一场拥护起义军的热潮,他们纷纷向起义军捐款捐物,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支援起义军。

看到这种场景,时任财政委员会主席林伯渠不禁心生感动,他说道:“这是人民群众对起义军的深情,等将来革命胜利了,我们定当加倍奉还!”

不仅如此,南昌的广大人民群众以高涨的革命热情,纷纷响应共产党的号召,积极报名参加到了起义军的队伍当中。

就连许多在工厂工作的工人,也都积极加入起义军,以对抗腐竹的国民政府。

叶挺

除此之外,前敌委员会还在江西省政府召开了由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参加的联席会议,会议选出谭平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吴玉章、邓演达、何香凝等二十五人组成的国民政府革命委员会。

前敌委员会还在南昌《民国日报》上面刊登了一则《中央委员宣言》,内容当中其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武汉与南京所谓的党部政府,皆已成为新军阀之工具,曲解三民主义,毁弃三大政策,为孙中山总理之罪人,国民革命之罪人。”

南昌起义是为了挽救中国革命的一个伟大壮举,在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和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制造的白色恐怖当中,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蒋介石和汪精卫

对于这次发动的南昌起义,贺龙曾经在《兼代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告全体官兵书》当中这样写道:

“这次南昌起义,实在是一种伟大的革命行动,是真正拥护孙中山总理的主义和政策的行动,我们此次的革命行动即是为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问题而奋斗。”

随着南昌起义的打响,标志着共产党开始独立创建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表明了革命党员不畏强暴,以及坚持革命的坚定信念。

然而,虽然南昌起义取得了圆满成功,但是并不代表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南昌起义结束之后,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迅速采取了镇压政策,迫使起义军不得不撤离刚刚占领的南昌。

8月3日,就当南昌城内的人民群众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之时,朱德率领的一支先遣部队正要离开南昌。

而这支先遣部队也是在几个小时之前才刚刚组建完成,他们所要担负的任务既是政治队,又是粮秣队。

这是因为,在汉口《民国日报》上面的显著位置刊登了一则重磅消息,这则消息是由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发布的:

“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二十军军长贺龙,以及第二十四师师长叶挺受共产党致使,谋袭南昌,公然叛乱,已经派兵前往围剿。”

随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又致函武汉国民政府,声称:“叶挺甘为戎首,抗命称兵,经本会政治委员会上第四十三次会议决议,贺龙、叶挺应即免职拿办”。

在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起义军只有被迫放弃刚刚占领的南昌。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