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话:道家修仙者对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本质解释

江明月好 2024-01-04 20:50:55

虽然我们常说儒释道三教合一,但在历史上它们之间的争斗也不少。在朝堂上儒家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而道家和释家必须接受世俗权力的控制。历史上多次发生对释家的打压,也有过对道家的压制,但儒家几乎一直是正统。道家和释家也会因为最高统治者的喜好得势一时,但都很难维持得很久。所以三家经常互相借鉴,吸收对方的一些思想,把对方吸收进自己的话语体系,减少对方的敌意和打压。

心性的概念不止道家有,释家也讲究心性,儒家也讲究心性。《西山群仙会真记》中说:“真人上仙,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修道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道,道和心是相通的。释家讲究心外无物,所以才有了心动风动还是幡动的思考。儒家也讲究心,要求要有一颗仁心,要坚持本心,所以儒释道三家都重视心,也都讲究心。所以清代尤侗在《西游真诠序》说:

“东鲁之书,存心养性之学也;函关之书,修心炼性之功也;西竺之书,明心见性之旨也。”

东鲁之书,也就是儒家之书,讲的是存心养性的学问;函关之书,也就是道家之书,讲的是修心炼性的学问;西竺之书,也就是释家之书,讲的是明心见性的学问。三者侧重点不同,但都不离心和性,所以三者是可以合一的。

既然儒道释三教都围绕着心性展开,所以上阳子陈致虚认为:“三教大圣,殊途同归,初无差别。如孟子集义所生之道,即孔子一贯之道也。释迦拈花以传涅盘妙心之旨,即达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老子有无、玄牝、物母之道,即玄关一窍,大道金丹也。”三教圣人走的道路不同,但最后的终点是相同的,也就是殊途同归。孔孟之道可成神圣,释家之道见性成佛,老子之道金丹飞升,三家都可成正果。

所以重阳真人要求全真弟子三教同修,三教典籍都可借鉴。重阳真人在《金关玉锁诀》中说:“若通此三乘,便超三界”,三乘便是儒道释三教学说,各有显迹之神。

道家为虚坦会。太上老君着青衣,度三千青衣道士者,转青神黄卷三十六部灵宝尊经,留下九转丹和黄芽穿膝之法。

释家为绝国会。释迦佛身披烈火袈裟,有三千赤子和比丘僧人,留下十二部大乘尊经、射九重铁鼓之法和芦芽穿膝之法。

儒家为龙华会。孔夫子在鲁国之习学堂,有三千白衣居士,留下十卷论语、并穿九曲明珠和芦芽穿膝之法。儒道释三教就像鼎的三足,最后身同归一。

儒道释三教殊途同归,它们最终完成突破的终点当然也是相同的。道家修行分为外丹和内丹,所以儒家和释家也有类似的东西。外丹利用的是身体外面的气,陈致虚说:“气之在外者,曰黑铅,即金丹之道也。释云佛法,儒谓仁义,道曰金丹。三教大圣必用是气,而后方能成佛作仙,即此是道,非别有一路耶。”身体外部的气称为黑铅,成就道果的途径释家用佛法,儒家用仁义,道家用金丹,都能成佛作仙。

内丹利用的是身体内部的气,陈致虚说:“气之在内者,曰黑汞,即修定之道也。道名踵音,儒谓中和,释云世音,即自然之道。”内丹修的是自然之道,身体内部的气称为黑汞,道家称为踵音,儒家称为中和,释家称为世音。三教大圣对于大道的讲解虽然名称不同,但最后的结果是相同的。所以陈致虚得出结论:“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

道家认为儒道释三教是统一的,葛仙翁也说:“天下无二道,殊途而同归;圣人无两心,百虑而一致。古今一道,圣贤同心。”彼岸是相同的,所以无论怎么走,用什么作为辅助,只要能够到达彼岸都是途径。只要解脱了,就必然是到达了彼岸,至于赶路用的工具就可以抛弃了。所以释家把它比作筏子,过了河筏子就没用了,过河不一定非得用筏子,也可以游过去,也可以坐帆船,也可以坐轮船,也可以让水中动物带过去。所以三教合一,都是过河的工具。

1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