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新:在绿色科技赛道寻找澳中合作新坐标

中国侨网 2025-03-27 13:30:52
“侨商不仅推动澳中双边贸易,更在文化融合、政策沟通和资源整合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新形势下,应在绿色、科技赛道寻找合作的新坐标。”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议26日在海南博鳌举行。澳大利亚中国东北总商会(以下简称东北总商会)会长姜建新在接受“侨商道·博鳌华商录”专访时说。

姜建新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议。受访者供图 成立商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1988年初,在中国东北深耕纺织业多年的姜建新,敏锐捕捉到南半球商机,毅然决定在澳大利亚投资兴建纺织工厂。 2016年,东北总商会成立。姜建新表示,商会成立初衷在于联结在澳东北老乡,构建一个融合传统精神与现代经营理念的平台,推动澳中企业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 过去几年,东北总商会组织会员资源协作,帮助企业解决厂房、融资、仓储等多重难题,实现了跃升式发展。“这不仅展现了商会在资源整合方面的高效,也让年轻会员看到传统实业在转型中焕发的新生机。”姜建新说。

随着电商、金融科技、智能制造新兴商业模式的崛起,东北总商会将老一辈侨商企业家的实战经验与新一代科技思维对接,探索澳中合作新路径。

澳大利亚中国东北总商会会长姜建新。受访者供图

侨商成连接两国桥梁

澳中双方在资源和市场结构上高度互补。

姜建新指出,过去30多年,许多侨商企业家凭借勤奋和智慧,在澳大利亚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的服装、建材、家具等产品通过本地化加工提升附加值进入澳大利亚市场,澳大利亚的红酒、奶制品、肉牛等产品则满足中国消费市场的需求。

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姜建新尤为关注“开放与互联互通,区域一体化的未来”与“大变局下企业的应对之道”议题。他表示,东北总商会将继续发挥“连接器”作用,帮助企业在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对接资源、优化供应链、提升合作效率。

姜建新说,侨商天然具备本地资源和海外视野,能够在不同经济体之间调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东北总商会积极推动澳中企业跨境对接,促进澳大利亚红酒、龙虾等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未来,东北总商会将在巩固促进传统合作优势的同时,也要积极开拓数字科技、绿色能源等新赛道,为澳中企业深化合作创造更多契机。”他说。

寻找澳中合作新增长点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签署10周年。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矿产和农牧资源,而中国在制造业、消费市场和科技应用方面具备优势。姜建新认为,未来两国有望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新兴领域开展合作,寻找新的增长点。

澳中双方正在探索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绿色能源、食品及汽车零部件等新领域的合作。姜建新表示,东北总商会将为会员企业从项目调研、对接、融资、合规到后续执行,提供全链条支持。在全球化背景下,商会以多元布局、技术赋能和产业协同的方式破局突围,帮助会员企业在挑战中创造机遇。

经贸合作离不开文化认同,姜建新认为,在多元文化交织的澳大利亚,理解和尊重本地文化是经贸合作的重要前提。

姜建新告诉记者,东北总商会每年举办大量讲座、交流会和文化活动,鼓励会员企业在产品推广中融入文化文化元素,提升品牌温度和附加值。“既传承中华文化,也学习澳大利亚商业规范和价值理念,帮助企业在跨文化交流中高效沟通与合作。”他说。

澳大利亚中国东北总商会会长姜建新。受访者供图

姜建新表示,东北总商会未来将围绕“合作共赢、文化融合、数字驱动”三大方向展开工作:推动氢能、风能、绿色建材等项目合作,抢占绿色转型先机;打造澳中“数字创新孵化器”,推动大数据、AI、区块链等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协助农业和食品领域会员与中国东北企业对接,推广食品溯源机制,打造澳中联合品牌。 建议年轻创业者抓住机遇

今天的全球化是一场跨文化、跨行业、跨系统的深度融合,既充满挑战,也孕育机遇。姜建新建议年轻创业者抓住机遇。

首先,拥抱技术,敢于先行。数字化已成为常态,年轻人应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助力各环节转型。 其次,关注绿色经济。绿色创业领域从低碳物流到循环包装蕴藏巨大商机,应立足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第三,提升文化适应力与沟通力。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建立信任,从而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 此外,还要敢表达,会借力。通过商会等平台获取仓储、融资及合作资源,主动争取机遇。

姜建新坚信,年轻创业者将在全球化新阶段展现出最为生动的创新力量,创造无限可能。

记者:韩辉

责编:马海燕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