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价波动过程中,我一直强调是不能去记K线形态的,因为同样的K线形态,所处的位置不同,那么他们后期的走势是截然相反的。
但是如果K线比较相似而所处的位置也基本一样,那么他们后期的走势会是比较接近的。什么意思呢?就是最近总是有朋友问,这里出了一根特别长的上影线,而一般上影线越长,放的量越大,而放量越大,越是说明这种位置抛压越大。
而在一个位置出现的抛压越大,那么后面出现的回调的概率是越高。只是这都是在走势走出来之后,大家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股价下跌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思维惯性,而且也是一种侥幸心理,还是吃一堑也不长一智的典型表现。当股价在盘中出现快速上涨的时候,在分时里面走出来直线拉升的时候,都希望或者以为股价能直接涨停。
有这种心理是没有问题的,人都会有侥幸心理,但是当股价明显上涨到前高附近就开始止住上涨走势,就开始横盘震荡,并且逐渐走低的时候,一般就可以减点或者离场,特别是做短线的。
而且越是那种放量特别大的走势,在分时出现快速直线拉升之后,在前高附近就开始停顿,并且逐渐下行的时候,说明这种走势出现上影线的概率是极高的。
如果在出现放量上冲的时候能直接把前高吃过去,这种走势可以稍微等一下看看。而一旦这种走势在前高附近停顿住,并且股价开始逐渐走出回落的走势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注意规避后期回调的风险。
特别是那种股价在快速拉升过程中,都涨到接近涨停的位置,但是却没有冲击涨停,而是开始出现逐渐回落的走势,那么这种走势出现上影线的概率也是极高的。
如果在股价刚开始出现逐渐震荡回落的时候,还存有侥幸心理,万一后面再次拉升冲击涨停呢?这也没有问题。
但是一旦当股价已经明显的开始回落,并且回落的幅度已经比较大的时候,特别是那种在回落过程中,直接就把分时均价线给踩漏。
只要在分时中把分时均价线踩漏,那么这种分时走势就是明显已经走弱,后面如果在出现反抽分时均价线而不能突破的情况,基本上就说明当天要收出上影线了。
如果你还心存侥幸,那么当股价在接近位尾盘的时候,已经确定收出上影线了,那么如果这种上影线放量越大,上影线越长,后面出现回调的概率是越高,而当收盘的时候,已经确定收出上影线了,就不要再问后面走势了,绝大多数情况下会有低开回调震荡,以上都是本人的浅薄的看法,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