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央视315晚会,如同一场行业地震。
在这场消费者瞩目的晚会上,相继曝光了听花酒违反广告法、主板机黑色产业链、槽头肉充当梅菜扣肉、婚恋平台高价会员服务、同城金融APP礼品卡等问题,将预制菜、婚恋平台、金融App等领域的乱象推上风口浪尖。
如今这些被曝光的企业怎么样了呢?
主板机黑灰产业链的两家涉事企业,深圳云承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被点名后迅速注销,另一家云机侠(深圳)科技公司则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单,整个行业在监管压力下逐渐消亡;
听花酒背后的青海春天公司被多地监管部门累计罚款超500万元,产品全网下架,公司股东股份质押、注册地址变更,元气大伤;
梅菜扣肉的涉事企业安徽东辉食品被罚款573万元并吊销许可证,曾带货该品牌产品的头部主播小杨哥因虚假宣传陷入信任危机,最终被罚至今仍处于停播状态;
而另一家涉事企业,阜阳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则因偷税,被国家税务总局阜阳市税务局稽查局罚款3552.17万余元。
珍爱网、世纪佳缘等平台因虚假宣传被罚款百万后,行业乱象并未得到根治,婚恋市场的水依旧很深!
这些涉事企业,要么公司注销,要么被吊销许可证,要么被罚百万,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可一年过去了,不少行业的乱象仍屡禁不止。今年的晚会注定又将拉开消费者打假、维权的帷幕。
2025年央视315晚会的主题为“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将重点聚焦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的违法行为。
那么,广大网民和消费者一定很关心,今年又会有哪些企业在315晚会上“金榜题名”,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今天就结合近期曝光的行业乱象和消费者维权事件,大胆预测一下,这五个行业很可能被曝光!
01
外卖快餐和预制菜:后厨上演“惊悚片”
新京报的记者卧底了杨铭宇黄焖鸡多家加盟店,揭开了后厨堪比“惊悚片”的恶劣操作。
顾客吃剩的香菇,捞出来洗洗再回锅给下一位顾客;前一天做好的鸡肉连保鲜膜都不盖;隔夜的牛肉添加工业色素又变成了新鲜牛肉!
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居然都出现在杨铭宇黄焖鸡的加盟门店里,让这家号称“国民快餐”的连锁品牌口碑一夜之间彻底崩塌。
杨铭宇伤得不仅仅是那些爱吃黄焖鸡的消费者的心,更是大众消费者对于整个外卖餐饮行业的信任。
可以预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件事都会对黄焖鸡乃至其他外卖快餐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无独有偶,当杨铭宇后厨的阴暗面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时,另一家知名连锁火锅品牌也出大事了。
3月14日,媒体“经视直播”在“3·15特别报道”节目中报道了知名连锁火锅品牌小龙坎火锅汉川店众多问题。
将顾客未吃完的海带、牛奶鸭血等剩菜回收后,再次销售;后厨员工在使用清洁桶清洁物品时,洗完拖把后,混用桶洗茶壶、漏勺和汤勺;使用过期调味粉制作高汤的现象。
剩菜回收也就算了,竟然将餐具和拖把放在一个桶里洗。这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也许都不是。
真正的原因无非就是,商家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昧着良心动起了歪脑筋,彻底罔顾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
这两起事件无疑折射出外卖快餐和预制菜行业的最大的问题:食品安全和卫生责任形同虚设,大众消费者的健康无人买单。
当然除了食安和卫生,部分预制菜企业为降低成本,也存在使用过期肉类或木薯淀粉冒充红薯淀粉,冷链运输环节偷工减料,导致菜品变质发臭等诸多问题。
这真应了网友的评论:“现在的打工人,在外面吃个饭就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会吃出点啥来!”
毫无疑问,以杨铭宇为代表的外卖快餐和预制菜企业一定是今年315晚会的主角。
今年晚会可能推动相关行业标准的出台和完善,强制标注成分与加工流程,倒逼行业透明化。
02
AI换脸诈骗:技术失控下的“真假游戏”
3月5日,因诈骗分子利用AI换脸技术实施诈骗而深受其害的著名演员靳东回应了AI换脸导致的诈骗问题。
他说:“一些喜欢我影视剧的观众,被AI换脸视频骗得很惨,这个性质非常恶劣。希望能建立更好的规则。”
而另一位被AI技术搞得哭笑不得的雷军,也在前几天回应了“去年十一放了7天假被AI雷军整整骂了8天”这个话题。
去年十一长假期间,网上突然出现很多雷军“骂人”的视频,原来这些视频全是用AI生成的。
虽然这些视频大部分都是网友恶搞,但无疑侵犯了雷军的肖像权、名誉权,损害了他个人和小米集团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其实这都还是小事,一旦有不法分子利用AI生成的雷军视频实施诈骗,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久前爆火的电视剧《三叉戟2》里就有这样的剧情,陈建斌饰演的民警崔铁军因反诈宣传成了网红,结果被犯罪分子所利用,使用AI技术生成假的崔铁军进行诈骗,不少群众因此被骗。
艺术源于生活,电视剧的剧情也大多取材自现实。靳东、雷军被AI困扰的背后,是个人信息盗用和AI深度伪造犯罪行为的猖獗。
据说在黑市上,一条人脸信息仅售0.5元,诈骗团伙借此伪造明星代言视频或亲属求救画面,老年人尤其容易中招。
随着AI技术的发展以及门槛的不断降低,AI犯罪必须得到重视,大众更应该提高警惕。
诈骗者仅需几百元即可生成逼真假视频,而法律对“AI深度伪造”的界定尚不清晰。今年315晚会,AI犯罪一定是重头戏。
03
养老金刺客:专坑老人的“温柔刀”
同样是电视剧《三叉戟》里的剧情,三位老警察崔铁军、徐国柱、潘江海组成的“三叉戟”组合在一次跟团旅游中偶破传销大案,进而由此牵出免费体检卖理疗床、以房养老、医美整形骗局等一系列新型诈骗案件。
剧情中的这些案子绝非虚构,几乎在现实中都能找到类似的案件原型。
小时候爸妈不让我吃小卖部的“三无”小零食,长大后我劝爸妈别买“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如今“以房养老”的投资理财骗局、“稳赚不赔”的假纪念币以及“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层出不穷。
有老人被诱导抵押房产幻想将来免费入住豪华养老院,有老人贪图小便宜免费零鸡蛋加群,最终却被套路花几万甚至几十万购买理疗设备。
这些骗局利用老年人追求长寿健康且孤独的心理,通过各种手段步步设套,成了专坑老年人的“养老金刺客”
现在有了以假乱真的AI技术,这类新型骗局更加令人防不胜防。而且,不仅农村和乡镇是重灾区,即使城市里文化水平更高的中老年群体也成了被骗对象。
这次315晚会很可能会集中曝光这些瞄准银发经济的骗局,并呼吁社区加强反诈宣传,推动专项立法保护银发群体。
04
网红虚假宣传:直播间的“演技派”
2024年被网友戏称为网红主播塌房元年!
这一年里,小杨哥因带货“香港美诚月饼”翻车,最终暂停经营、抖音停播,还被罚没6894.91万元!
乡村生活赛道的头部主播东北雨姐更是离谱,不仅带货的红薯粉条里没有红薯,甚至还殴打上门维权的职业打假人,最终落得个人去楼空。
而因怒怼小杨哥将自己推向道德制高点的辛巴,最近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去年举报辛巴虚假宣传的打假博主“桃白白style”在2月初曾发布视频,表示之前举报辛巴虚假宣传一事结果出炉,已收到市场监管部门出具的《举报处理答复书》。
该答复书显示,辛巴所属公司——广州辛选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问题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175万元。
而辛巴和她的大徒弟蛋蛋,除了带货时“合普诺Epicor爱毕可酵母调制乳粉”夸大宣传效果外,其他多个产品也相继被职业打假人盯上,在小杨哥塌房后,成了大众集火的目标。
为什么一个个网红主播倒在了虚假宣传这个问题上,本质上还是流量惹得货。
流量的尽头是直播带货,而直播带货的本质就是流量变现。
头部主播们靠着红利期所积累的庞大粉丝基础,的确能在短时间内创造惊人的销售额,甚至通过底价协议对产品销售构成垄断。
然而,为了保持高销量高关注度,主播们往往会在宣传上加码,甚至不惜夸大产品功效。这种模式便让很多主播在利益的诱惑下开始罔顾消费者的利益。
而且平台的算法本质也是流量为王,更偏爱那些聚拢流量的头部主播。因此,算法的推荐、平台监管的缺失,也在变相纵容虚假行为的存在。
可以十分肯定地预测,今年的315晚会必将点名部分头部网红主播,就看谁是那个“幸运儿”了。
05
翡翠珠宝直播:滤镜下的“财富幻觉”
随着听泉赏宝等鉴宝类网红的火爆,借着这波鉴宝流量,直播间带货各种翡翠珠宝也成了一门火热的生意。
然而,最近央视新闻曝光了这样一件事:有主播夸大宣传卖手镯拒不退货,消费者7万多网购到瑕疵手镯获3倍赔偿。
原来,在某个直播间里,主播以“职业珠宝鉴定师”身份高价推销翡翠手镯。
消费者史女士支付7.2万元购入手镯后,发现实物透明度与宣传严重不符且存在裂纹。退货遭拒后,史女士将商家告上法庭。
庭审中,司法鉴定证实手镯品质与主播描述的“高冰种”级别差距显著。
法院认定,主播利用专业身份背书夸大商品价值,诱导消费者产生错误认知,已构成欺诈。最终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判决商家“退一赔三”,赔偿总额达21.6万元。
其实,类似的案例这些年时有发生。有直播间所吹嘘的“缅甸老坑”翡翠,实为染色小作坊出品。直播间里,布景、货主、砍价全是演戏,甚至编造各种剧情刺激下单。而所谓的“高货”很可能是危地马拉劣质翡翠,价格仅为缅甸货的十分之一。
鉴宝类网红的崛起,不仅带动了大家对于历史和考古的兴趣,也让不少人做起来了投资古董、珠宝的发财梦。
可惜,所谓的权威珠宝鉴定证书造假成本极低,直播间还可以利用强光滤镜美化廉价石材。
当消费者被骗进而维权时却发现,这些直播间早已为他们准备好了“定制商品不退换”的霸王条款。
这次晚会很可能将揭秘直播间假翡翠假珠宝背后的“假证书”产业链,让更多人了解背后的套路。
今年的315晚会,既是行业乱象的照妖镜,也是消费信心的修复剂。
对企业而言,唯有诚信经营才能长远;对消费者而言,面对AI技术滥用、银发经济陷阱、金融投资套路等问题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今晚8点,就看谁将“现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