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年,齐国临淄有一位有名的医师,姓淳于名意(前205-前140年),因其做过齐太仓长,管理都城仓库,所以大家习惯叫他仓公。
仓公的医术十分高明,所以找他治病的人非常多,而仓公又经常外出行医不在家,常常有病家失望而归。有一次,一位有权势人家的病人没有得到苍公的救治死了,家人就告发仓公,说他借医欺人,轻视生命。地方官吏受到打点,就判仓公有罪,要处以肉刑(当时的肉刑有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根据律令,要押送到京城长安去执行。
仓公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临行时都围着父亲哭。仓公看着五个女儿,长叹道:“生女不生儿子,遇到急难事,就没有一个有用的。”听到父亲的叹息,十五岁的小女儿缇萦决定随父一起进京,一路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
临淄相距长安两千多里,一路上父女俩风餐露宿,尝尽人间辛酸。好不容易到了长安,仓公被押入狱中。缇萦呢,做了一件很大胆的事,她直接上书皇帝,为父亲陈辞求情。她这样写道:“我的父亲做官吏,齐国的人都说他清廉正直,如今犯法应当获罪受刑。我为死的人不能复生、受刑的人不能痊愈而感到悲痛,他们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愿意舍身做官府中的女仆,来赎去父亲的罪过。”
当时的皇帝是汉文帝,恭俭仁厚,主张以德化民,看到缇萦的上书,被她的孝诚所感动,免除了仓公的刑罚,同时下诏书废除了由来已久的残酷肉刑。小小缇萦,孝心救父,无畏上书,不但救出了父亲,还促成了肉刑的废除。所以,连司马迁都在史书上为她记了一笔。
缇萦救父
时间过去二百多年,现在的皇帝是东汉和帝,大学问家班固被囚禁在监狱里,刚刚受过残酷的拷打,在狱中寂寞的夜晚,他想到了司马迁曾记载的缇萦,小小女儿解救了父亲。他又想到自己的孩子,平日娇生惯养飞扬跋扈的几个儿子,此时见到老父入狱,全都畏祸避缩,没有一个敢挺身而出,真是“养不教,父之过”啊。
班固(32年-92年)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得到大学者王充的赏识,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潜心十二年,编写基本完成《汉书》,为世所重。班固文学造诣也很高,善写辞赋,著名作品有《两都赋》等。班固虽然多才能艺,但在教养子女却极不成功。《后汉书·班固传》说,“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事实上,正因为家教不严,连家里奴才都飞扬跋扈,正是班固的奴才得罪洛阳令在先,对方才记仇寻衅报复。到了班固的保护伞大将军窦宪倒台,洛阳令便借机罗织罪名,将班固捕捉入狱。
狱中班固思前想后,感慨万千,索要笔简,在牢中提笔写下他一生中唯一的一首《咏史诗》: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大意是:尧虞舜三王以后,君王德行渐薄,惩罚犯罪多用肉刑。太仓令犯了罪被逮往长安,叹息没有生儿子遇困无援。小女儿缇萦听到很痛心,从心底哀悯人死不可复生,直接上书给皇帝,忧心重重地歌唱诗经里《鸡鸣》、《晨风》的篇章。圣明的孝文皇帝,被至情感染动了恻隐之心。唉,一百个昏愦的男儿,都不如一个小姑娘缇萦啊。
此诗虽然“质木无文”,不够典雅,稍逊文采,但却意义非凡,占据着中国诗歌史上的两个第一:它是公认今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它是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
五言诗稍后再讲。咏史诗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叙述、评价、凭吊,或借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怀抱,后来成为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咏史诗发端于秦汉时期,到唐代,其创作达到成熟与繁荣期。
这些,都是班固不知晓和意想不到的。公元89年,班固抱恨死于狱中,寿年六十一岁。他所编著的《汉书》,还有八“表”及“天文志”没来得及完成。
班固
班固有一个弟弟叫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成为东汉有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固还有一个妹妹叫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在班固活着的时候,班昭就参与了《汉书》的纂写。班固死后,班昭痛定思痛,得到汉和帝的恩准,接过亡兄未完成的工作继续进行,在四十岁的时候,终于完成了《汉书》。班昭还著有赋、颂、铭、谏、书、论等文章多篇,现有《东征赋》和《女诫》流传,是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和文学家。
谁能说女子不如男?无关男女,只关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