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98年杨尚昆病危,向众人交代:不要通知刘少奇儿子刘源,这是为何

前言1998年,杨尚昆在医院中病危的消息传到了一众亲朋好友的耳中,听到消息的众人都纷纷前往医院看望杨尚昆。虽然已经病危,

前言

1998年,杨尚昆在医院中病危的消息传到了一众亲朋好友的耳中,听到消息的众人都纷纷前往医院看望杨尚昆。

虽然已经病危,但他依旧笑呵呵地跟前来的亲朋好友们开着玩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杨尚昆突然一脸严肃地向众人叮嘱道:“这件事情一定不要通知刘少奇的儿子刘源!”

这是为什么呢?

刘少奇之子

刘源,1951年出生,生于北京,在刘源出生时,周边都是军人,说刘源在“军帐中出生”都不为过。

小时候的刘源由于长得胖乎乎的,性格也是憨憨的,不管是谁看刘源都像个“笨小孩”。

但是刘少奇的战友们则是非常喜欢刘源,时不时地就会逗逗刘源。

在刘源长大一些后,战友们总会送刘源一些自己雕刻的小玩具,今天送一把木头手枪,明天送一把木头刀的。

面对这些礼物,刘源是相当地喜欢,几乎每天都要带在身上。

有时候战友们去刘少奇家做客就会看到刘源腰上别把木刀,手上拿着木头手枪,啥也不做就跟在刘少奇后面,左瞅瞅右看看,像是在观察哪有敌人一样。

战友们看到这一幕也经常打趣刘源道:“吆,小警卫这是在保护你爸的安全吗?”

刘源听完刘少奇战友的话后,更是骄傲地扬起了头,这一幕也是逗笑了在场的所有人。

然而,在刘少奇的一众战友中,刘源最喜欢的便是杨尚昆。

忘年之交

杨尚昆与刘源的父亲刘少奇在革命时期相识,两人一见如故,在长时间的相处下友谊逐渐深厚,并一直持续到两人生命的终止。

正因如此,杨尚昆去刘少奇家串门的次数也是非常地多,这么一来二去下来杨尚昆和刘源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好,刘源更是亲切地称杨尚昆为“杨爸爸”。

1955年授衔仪式后,刘少奇的一个战友给刘源画了一个肩章,拿别针别在了刘源的肩上,当时的刘源别提有多么的得意了。

这时杨尚昆碰巧路过,看到了刘源肩上的肩章,在仔细的盯着看了一会后,便笑着对刘源说:“跟我来。”

随后刘源就被杨尚昆带到了怀仁堂中,当时朱德、彭德怀、陈毅和邓小平正在怀仁堂门口聊天。

杨尚昆就拉着刘源走到他们面前骄傲地说道:“快来看看我们未来的将军!”

此话一出四人便停止了聊天,并凑上前仔细观摩着刘源肩上的肩章,随后,陈毅发现了肩章上的一点端倪便说道:“咦?这肩章上还有字呢——‘芝麻酱’!”

这一下引得众人哄堂大笑,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刘源便有了个称呼“芝麻酱将军”。

1966年,特殊时期的到来,刘少奇和杨尚昆都相继遭到了迫害,杨尚昆在这一年搬了家,不知去了哪里,而刘少奇则是在被“批斗”的三年后病逝。

在之后的时间里,刘源便再也没有见到过杨尚昆,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才再次相遇。

久别重逢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杨尚昆回到了北京,刘源急忙前往杨尚昆家中探望他。

这时的杨尚昆瘦了许多,也显得老态龙钟,脸上笼罩着异常严肃的表情。

然而,杨尚昆的眼睛依旧炯炯有神,透露出坚定和锐利的光芒,但还是非常地有亲和力。

从那以后的二十年里,杨尚昆常常光顾刘源的家,与他亲密交谈,不断向他讲述过去的经历。

随着刘源年龄的增长,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因时间而淡化,反而愈发浓厚。他们的友谊经受住了时间考验,变得更加坚固。

杨尚昆的关怀和照顾使得刘源顺利地完成了大学学业,并进入部队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每次见到刘源,杨尚昆都会要求他汇报最近的学习和工作情况。

刘源总是认真仔细地向杨尚昆详细陈述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上的进展。

面对刘源的汇报,杨尚昆始终秉承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给予他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有时,杨尚昆会以庄重而真挚的言辞教导刘源,告诫他不要脱离群众,无论何时都要保持虚心学习的心态,不仅要在与群众交流中学习,也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杨尚昆的教诲深深地烙印在刘源的心中,成为他永不磨灭的信条。

199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杨尚昆充分认识到邓小平关于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的重要号召,并迅速积极行动起来。

他毅然决然地主动退下了自己的领导岗位,以示对党中央决策的坚决支持。

不要通知刘源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杨尚昆便开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退休后的杨尚昆的生活跟普通的老头没有任何区别。

除了陪陪家人外,就是看看书、读读报、逛逛公园、下下棋。

虽然杨尚昆如此悠闲地过上了退休生活,但是他却依旧关注着我家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和祖国的统一大业寄予了厚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尚昆的身体逐渐开始出现问题,不得已要住到医院中治疗。

住院没多久后,杨尚昆的病却越来越严重,医生对此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见杨尚昆的病情有所好转,无奈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没过多久,杨尚昆的亲朋好友们纷纷赶往医院看望他,对此杨尚昆却不以为然,反而还在跟他们开着玩笑。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杨尚昆突然严肃地说道:“这件事情谁都不许告诉刘源!”为了不让杨尚昆生气于是在场的所有人便答应了下来。

那么杨尚昆为何不让告诉刘源呢?

原来,当时国内正在发大水,军队的人们都参与了抗洪的队伍中,其中就包括刘源,为了不让刘源分心,才不让在场的人将这件事情告诉刘源。

但是,在杨尚昆弥留之际还是有人通知了刘源,得知消息的刘源没敢耽搁一秒,终于在医院见上了杨尚昆的最后一面。

1998年9月14日杨尚昆在北京病逝,享年92岁

结语

杨尚昆的离去让刘源深感失落和悲痛,他对杨尚昆的深情厚谊和悉心关怀永远铭记在心。杨尚昆在刘源的成长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他的教诲和鼓励使刘源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刘源将继续传承和发扬杨尚昆的精神,为实现社会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的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源将永远怀念杨尚昆,将他作为自己的楷模和榜样,坚定信念,奋发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