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副总理奥韦尔丘克在博鳌亚洲论坛抛出重磅表态,宣称"俄罗斯不会牺牲与任何一国关系换取另一国友谊"。这是克里姆林宫高层首次在中美俄三角关系中公开使用平衡话术,标志着俄罗斯外交策略正在发生微妙转变。
自特朗普宣布竞选连任以来,美俄关系出现戏剧性回暖迹象。美国国务院数据显示,2024年前五个月美俄外交接触频次同比激增300%,双方重启了中断六年的北极事务对话。但奥韦尔丘克在海南直言:"美国对俄制裁清单仍有2178项未解除",暗示莫斯科并未被白宫示好冲昏头脑。
2017年特朗普曾承诺取消制裁,却在美国会压力下被迫签署《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如今特朗普再提"愿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但俄财政部报告显示,西方冻结的3000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仍未解冻。
顿巴斯前线卫星图像显示,俄军已控制卢甘斯克州98%区域,但赫尔松方向推进遇阻。特朗普私人顾问米勒4月向俄传递"承认第聂伯河以东自治"方案,这与中方坚持的领土完整原则形成冲突。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指出,俄军在乌每日消耗约3亿美元军费,而2023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能源合作占比68%。俄罗斯既要中国输血维持战争机器,又期待美国默许其战略成果,这种"刀尖上的平衡"考验普京的政治智慧。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的内部评估报告揭示了更深层焦虑:尽管2024年对华石油出口量增长12%,但受限于基础设施,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建设进度落后原计划9个月。与此同时,欧盟对俄天然气依存度从40%降至8%,迫使俄罗斯寻求重返西方市场。
俄铝集团案例凸显困境,这家全球第二大铝企因制裁丢失70%欧美客户,虽通过人民币结算拿下中国35%市场份额,但利润率暴跌至4.7%。奥韦尔丘克在博鳌私下表示:"我们需要同时打开东方和西方的钱袋"。
莫斯科国立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彼得罗夫指出,俄罗斯正效仿印度"多向结盟"策略。在芯片领域,俄方既接受中芯国际14纳米技术转让,又通过阿联酋中转进口美国英伟达AI芯片;粮食出口方面,黑海运粮走廊恢复对欧输送,同时向中国承诺每年4000万吨谷物供应。
美国务院已警告将对涉俄中企实施次级制裁,而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出台的《对俄贸易风险指南》明确列出21类敏感物资管制清单。正如德国《明镜》周刊评论:"当两个超级大国都开始设置护栏时,平衡术的施展空间正在急剧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