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有一位“洋顾问”,名叫李德。李德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反“围剿”中瞎指挥,与国民党反动派硬碰硬,给红军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比如第五次反“围剿”就是由博古与李德指挥的,也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离开了根据地,踏上了长征之路。
李德是德国人,懂俄语,不懂中文,他在我国工作时身边有个翻译,名叫伍修权。伍修权曾在苏联留学,熟悉俄语,他与李德也是凭借俄语交流。那么,作为李德的翻译,伍修权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伍修权出生于1908年,湖北人。早年时期,伍修权在武昌求学的时候就受进步思想指引,于1923年加入了共青团。1925年,伍修权被组织派到苏联留学,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也是在苏联留学期间,伍修权学习了流利的俄语,为将来开展工作做好了准备。
1931年,伍修权离开苏联,返回国内。回国后,他被派到中央根据地,主要从事军事教育工作,为红军编写军事教材,指导红军进行反“围剿”战斗,同时,伍修权还负责整顿红军,为红军的发展壮大以及中央根据地的反“围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3年,伍修权奉命担任了李德的翻译,协助“洋顾问”李德开展工作。然而,李德不懂红军的实际,使得红军损失严重,第五次反“围剿”也以失败告终。也是在这之后,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踏上了长征之路。
长征初期,因为博古与李德的错误指挥,红军的处境依然十分艰难,伍修权虽然不满李德的指挥,但也无可奈何。直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博古与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被解除,红军才转危为安。当时伍修权也列席参加了遵义会议,会议期间,他勇敢地与“左倾”错误作斗争,支持张闻天、主席等人的正确路线。
在这之后,伍修权跟随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投身陕北根据地的建设当中。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伍修权南征北战,为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伍修权被调到外交部门,脱下军装,穿上了西装,投身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建设。
1950年,42岁的伍修权担任了外交部副部长,他也在国际社会上广泛宣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1958年,伍修权又担任了中联部副部长,他也继续为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而不懈努力,并作出了积极贡献。
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之后,伍修权也受到了冲击,那段特殊的时期,伍修权毫不犹豫地保护了张闻天等干部,他也因此受到造反派迫害,被关押八年时间。虽然身处逆境,但伍修权一身正气,坚贞不屈,始终保持着一个党员的铮铮铁骨。
1975年,伍修权重新复出,担任了副总参谋长一职,分管情报与外事工作。1980年,时年72岁的伍修权接到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这一年,中央决定伍修权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副庭长、第二审判庭审判长,参与“两案”的审判工作。在这之后,伍修权严格贯彻中央的指示,为公平、公正审判“两案”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两案”的顺利结案,圆满完成了中央交代的任务。
在这之后,伍修权又担任了中顾委常委等职务,继续发挥老干部的作用,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积极献言献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晚年的伍修权主要生活在北京,于1997年因病去世,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