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一个家族的历史要放到整个时代的背景下去观测,才更加有意义,今天我就简述一下有明一代豫北地区的移民历史。
1.豫北的定义明代豫北地区主要包括河南布政使司黄河之北的三个府,即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也就是今天的安阳、鹤壁、新乡、焦作等地。豫北地区由于和山西这个重要的移民输出地区相临近,在此地官府组织以及自发的人口迁移始终贯穿着整个朝代。大量人口的迁徙,不仅影响了当地政府的赋役、税收,也改变了当地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对明代豫北地区移民、人口、经济等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可以重新认识明代豫北洪洞大槐树移民的传说。
2.元末明初的历史状况元末,山西地区由于察汉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两大军阀在此对峙,出于稳固后方,保障供给的考虑,他们都将山西视为心腹之地,使得山西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受到战争影响较小,客观上保护了山西,减少了人口的消耗与流失。
与之相比,豫北地区则屡遭战火,灾疫连年。元朝对红巾军的讨伐,明朝讨伐元朝的统一战争,以及频繁的河患和旱涝灾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豫北地区满目疮痍,尸骸成堆,人口稀少。
明朝建立以后,明朝军队进入山西,先给山西带来了大量的军户移民,使得山西当地出现了尖锐的人地矛盾,造成了大量的山西人成为流民逃荒到附近省份。
频繁的天灾人祸给豫北地区带来了灭顶之灾,造成了明初豫北地区人口极度稀少,成为明初大量流民进入豫北地区的契机。
洪武初年,朝廷出台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招募流民,给予户籍,在当地进行屯田开荒,每人给予粮地十五亩,菜地两亩,免地租三年。如果需要政府提供耕牛和农具,则需要交税。除政府赠送的土地以外,自己开垦的无主荒地,永不纳税。
以时任怀庆府同知的郑士原统计,洪武四年时(1371年),怀庆府一州五县登记在册的人口大约三万户,经过实施积极招募流民的政策以后,到洪武七年人口和税收增加了约十倍左右。
但是小规模的招抚活动,无法切实解决河南山西的人地矛盾。于是便有了洪武二十一年的的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移民。
3.官方大规模移民《明太祖实录》记载,政府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开始,户部郎中刘九皋建议迁,迁山东、山西之民到黄河以北地区耕种,最终朝廷定夺,说:“山东地广,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所言。于是,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户给钞二十锭”
大明宝钞印框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宝钞分六等:壹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票面上端为“大明通行宝钞”六个汉字。初行宝钞时,一石米值钞一贯,十贯等于一锭,相当于白银十两,实际纸钞的接受度很低,随着货币的滥发,到明宣宗的时候,一石米、一匹棉居然要宝钞五十贯。正统九年(1444年),一石米已经需要一百贯,从此大明宝钞兑换铜钱,一贯基本上没有超过两文。
明代纸币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二月,明朝再次组织从山西移民到华北地区的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本次移民共计五百八十九“里”,每里110户,计户65780户,如果按照每户三人计算,则移民人口约有197340人。次年收获谷、粟、麦三百余万石,棉花1180万余斤,耕种麦地12180余顷(每顷100亩)。
4.洪武朝军户移民明初,随着卫所制度的建立,随之而来的军户,也是移民的重要群体。洪武六年设立怀庆卫,洪武七年设立彰德卫,一卫有士兵有5600人;林县设立中千户所,有士兵约500人。另有守御磁州千户所,直属于潞州卫。
宁山卫住山西泽州,屯田则在卫辉府,洪武27年宁山卫改属河南都司管辖,后又改属直隶管辖。宁山卫分为东屯和西屯,靠近大名府的滑县和浚县的为东屯;靠近卫辉府的新乡、辉县、获嘉为西屯。
一般来说,军户就意味着移民,明初豫北二卫按照规制计算应有11200人,宁山卫近半也在豫北屯田,约有3000人,按户均3人计算,则加上士兵背后的家属,豫北的军户移民约在4万人以上,规模颇大。
总体来说,明朝初期洪武年间,以洪武21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出于消弭内患的军事性移民;而后期主要是以缩小人口分布不平衡为目的的垦荒性移民。
5.明朝中后期移民明朝重建了分封制,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封了包括自己儿子、侄孙在内的二十六个王。永乐大帝朱棣登基以后,天下承平日久,人口滋生愈多,各地藩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繁衍,宗室人口日益增多,出现了土地兼并的情况,人民负担越来越重,官员日益腐败,徭役频繁,民众苦不堪言。贫者日贫,不得已,民众只得背井离乡,四处逃亡,以期能找到一块可以栖身之地。
以彰德府为例,成化十八年(1482年)八月丙午,赐安阳赵王府汤阴县地711.4顷,并水碱地70.4顷;安阳县77.9顷,兼并彰德卫未纳粮地234.11顷,及荒地81.68顷,公计约1175顷。,而整个彰德府共有田地3.1万顷。
土地高度集中,导致农民普遍破产,以致流亡成为逃户,使土地连续荒芜。首先是明太祖把官田和荒田大量赐给亲王和功臣,名曰庄田,后来有的贵族硬说垦熟了的农田是荒地要皇帝赐给他,公然侵夺民田,外戚宦官也向皇帝要求几十顷几百顷的庄田。皇帝自己也大量侵吞土地,在各处设立皇庄。明末北京一带庄田就达 20 多万顷。太祖定例,亲王庄田 1000 亩,实际上大大超过此数。神宗时福王就藩洛阳,赐田 4 万顷,中原地亩不足,拨山东、湖广地凑数。
田赋加重,农民不堪承受,为此破产逃亡。明朝前期,年收赋银 200 万两,万历 46 年辽东用兵(即辽饷)加到 300 万两,到万历后期先后加了九次最后 520 万两,崇祯时增加到 730 万两,按当时赋制官田亩收租 5 升,民田 3 升,重租田收 8 升,没收官田收一斗二升,宦官和地方勾结把官田变成民田,将负担加到农民身上,农民更是苦不堪言。
我们来看一位大臣的奏折看农民的惨景吧。天启时高推奏折说:臣在路上,见民伏地拦轿哀告道,辽饷苦、辽饷苦,再不减民都要饿死。
臣问死的原因,山地荒薄三分不抵平地一分,好年景一亩所得不过五斗,没有辽饷时一半纳粮一半糊口,有了辽饷一半辽饷一半充饷,人民只好空腹等死。臣问你们没有粮食,何以还能生活,民众苦告道,夏秋有树叶水草可以充饥,冬春水冻草枯吃先存储的野草吃完就无法活命。
臣到巩昌,见附郭乡村门塞窗闭,人民散走,一望荒凉,臣到狄道、金城,百里内人烟断绝,官府就现存民户催逼粮饷,富户变穷户,富户也弃家逃亡。由于人民大量逃亡,以河南为例,河内县原编户120 里,今并为 83 里,修武县原编户 60 里,今并为 29里。
明朝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加重赋税,迫使人民逃亡,农业大破坏,农民大破产,土地大荒芜,早年开荒成熟田,熟田又变成荒田,所以到明朝最后一帝,仍然叫人民开荒,这种恶性循环最后也导致明王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