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严重被低估的宝藏古城,被认为是潜龙所在地,却少有人知

仙姬再逃 2025-04-02 19:07:30

在湖南的西边,藏着一座古城。它经历了岁月的冲刷,被历史给尘封了,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啦,名字叫“黔阳古城”。

这座古城,从汉朝的时候就开始修建啦,背靠雪峰山脉,围绕着沅江以及它与舞水交汇的地方,静静地见证了两千二百多年的沧桑变化呢。这座古城不但承载着久远的历史记忆,而且靠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展现出自然和人文完美融合的魅力哟。

从古到今,它一直默默地站在那里,看着时代的更替和时光的流逝,仿佛一位很有智慧的长者一般,守护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和秘密。

历史价值

黔阳古城先前名为“镡成”,在西汉时期便设立了县,到唐朝时被称作龙标,曾是湘楚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相互交融的前沿地带。

古城与“潜龙”之地的这种关联,可以追溯至唐代诗人王昌龄。他被贬为龙标尉之时,在此处创作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一流传千古的绝句,芙蓉楼也因之而声名大噪,成为文人墨客心中的“楚南第一楼”。

南宋的时候,黔阳因为处于滇黔门户的位置,就成为了连接中原与西南的重要咽喉要道;并且此地有很多商贾纷纷聚集过来,被称赞为“湘西第一古城”。

明清时期,在古城内,那九街十八巷呈现出鱼骨状的布局逐渐形成了,并且到现在依然完好地保存着30余条古街巷、20余座祠堂以及数百处历史商铺,这实在是堪称湖南古建筑保存得最为完好的范例。

建筑特色

黔阳古城的建筑,大部分是明清风格的,能看到用红砂石砌成的底座,还有铺着青石板的路。那些雕刻得很精细的木窗和高高翘起的屋角相互衬托着,把侗族苗族的建筑智慧很好地融合到一起了。

芙蓉楼可以说是古城的标志,这座仿照清代园林样式建造的建筑靠着江边,登上这楼就能把沅江和舞水交汇的雄伟景象全部看完。当江风慢慢吹过来的时候,就好像让人处在和王昌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当中一样。

古城里面,一直都保留着钟鼓楼呢,还有中正门立在那里,以及宝山书院之类的建筑宝贝。尤其得说一下,明清时期的官宅群落呀,那上面的木雕和石雕手艺,既细致又精美,就跟商代的夔龙纹青铜壶一样,古朴庄重得很,也像元代的葵花银盘那样,优雅灵动得很,把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那种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文化传承

黔阳的文化基因中,既有中原儒学的渐渐浸润,又有苗侗民族那鲜活的气息。古城至今还保留着傩戏,还有土家山歌等非遗技艺,而且街头巷尾的老匠人仍旧在制作黑陶,以及棕编与剪纸。

这里的美食,还承载着历史呢:血粑鸭乃是用鸭血跟糯米制作而成,在那香糯当中,隐隐透出些辛辣;社饭是以野菜以及腊肉当作食材,属于清明时节必定要吃的传统食物;并且一碗米豆腐所蕴含的酸辣味道,反倒浓缩了湘西那市井间的烟火气息。

低调的荣耀

黔阳古城,过去由于水运十分繁荣,故而被称作“小南京”。

明清时期,这里汇聚了诸多商号、镖局以及会馆呢;那时的繁华模样,与凤凰古城相差无几。然而因打仗的缘由,加之交通方式发生改变,它渐渐从热闹的舞台上消逝了,不过说真的,正因为如此,它将最原本的古城风貌完好地留存了下来。

如今的黔阳,没有那种千篇一律的店铺和仿造的古建筑,居民仍在过着打井取水、晾晒腊肉这般悠闲的日子;在那条由青石板铺就的路上,还能听到挑着担子卖东西的货郎呼喊的声音。

登上雪峰山远眺,古城与江水相映成趣,双塔凌云(南峰塔与北塔)矗立山巅,宛如守护历史的巨人。那双塔凌云的景象,轻松愉快地展现在眼前,简洁明快地诉说着过往,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岁月的痕迹。

旅行贴士

-地址: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黔城镇

-门票:古城免费开放,部分景点如芙蓉楼需购票(约40元)

-交通:高铁至怀化南站,换乘大巴至洪江市(1小时),再转公交或打车至古城

-必体验:夜游芙蓉楼赏江月、探访明清官宅听故事、尝一碗街边老店的鸭蛋面

黔阳古城也许不像凤凰那样名气很大,但是凭借着两千二百多年的深厚底蕴以及纯粹的气息,成为了湖湘大地上实实在在的“潜龙之地”。在这里每一块青砖,每一缕茶香,都在飘散着带有诗意的余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