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有个“周公定律”——“天命糜常,惟德是辅。”
“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天命”是无常的,是没有秩序的,只有德行来辅助才会走向有常,走向有序。
古人认为,如果一个人有德,天命就会赐予他;如果一个失德,天命就会被剥夺。自古以来,这句话都会时刻警示着每个中国人,要时刻修养自身的德行,以保有天命。
中华文明中的十六字心法出自《尚书》:“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道心不正即为人心,人心归正即为道心。道心人心即为一心不二。一心即起,万法则生。
道心是客观世界的主宰,人心是主观世界的主宰。只要心在,客观世界有什么,主观世界也会有什么。客观世界为阳,为实,为显;主观世界的一切为阴,为虚,为隐。
虚以控实,即为世界大道。性由心生,佛由心生,道由心生,善由心生,恶由心生,美由心生,智由心生,愚由心生。
天地人,世界观,儒释道,真善美,它们既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之中,也存在于现实之中,道求真,佛求善,儒求美。
耳边突然响起那英的《雾里看花》,唱得很真实,很虚幻,很美好:“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人的一切感知、感想、感触、感怀、感念,皆源于心。心是人之本,道是万物之本。人是万物之一,故心即道,道心即是人心。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心养万物,物生万欲,欲生万念。
无心,人类的一切思想与行为变了出处与依据。源头与出处即是万法的根源,谁能够看透了人心,就等于看透了人类主观世界里的一切。古往今来,看透人心的人有很多,看透大道的人却很少。道心无形,人心亦无形。人心道心合一才是道,故“一阴一阳之谓道”。
当人类自我心中的道、观念中的道,与客观大道相合、相符、相一致时,便是以心合道,便是“允执厥中”。
中国人的生命中有个孔子定律:“知天命,尽人事。”
中国人的人生中有个“孔子心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遵循周公定律、孔子定律,是平安度过一生的上策,因为中国人一直活在周公定律和孔子定律中,以及之后的文化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述而不作”、有序展开的。
周公之后有了孔子,孔子之后有了曾子,曾子之后有了子思,子思之后有了孟子,孟子之后有了韩愈,韩愈之后有了朱子,朱子之后有了王阳明。这便是从《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的秩序性展开。
孔子定律和孔子心法的传承,其中有三个关键人物:一是孔子,二是曾子,三是子思(孔伋)。
曾子写下《大学》传承了孔子心法。曾子十六岁拜师孔子,那一年孔子六十二岁。十年后,孔子去世前把孙子孔伋托付给曾子,那一年曾子二十六岁,孔伋年仅四岁。
孔子一生悲凉,幼年丧父,老年丧子,终生“述而不作”“一以贯之”。正是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而通过《大学》传承了孔子定律和孔子心法,并写下了《孝经》,影响深远。
孔子晚年托孤,曾子也不负所托,孔子的孙子子思不仅写下了《中庸》传世,子思的弟子还培养了一个闻名后世的弟子——孟子。
所谓的心法传承,需要的是心心相印,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一脉相承,息息相通。
循着周公定律孔子给出了“知天命,尽人事”;循着孔子定律和孔子心法,曾子给出了“七证八目”的生命法门:知、止、定、静、安、虑、得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修的是知,致知修的是止,诚意修的是定,正心修的是静,齐家修的是安,治国修的是虑,平天下修的是得。得即德,诚即成。所有的法门指向的是修身。
故《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循着孔子定律和孔子心法,子思给出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生命法门;循着孔子定律和孔子心法,孟子给出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的生命法门。
循着孔子定律和孔子心法,王阳明给出了“事上炼,心上磨,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生命法门。
从周公到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到朱子、王阳明皆是源于“道心惟微,人心微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十六字心传”。
“惟德是辅”就是“明明德”,就是“致中和”,就是“致良知”。至此便引出了中国人的生命九境:“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六工作、七嫁娶、八遇贵人、九养生。”
一命,说的是世界观,正如我们手机的系统,只能不断优化,但不可更改,对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有清醒和深刻的认知。
二运,说的是价值观,价值观是可改变的,先改性格,再改思维,往往我们的运就在我们的价值观里。
三风水,说的是人生观,可改可修,阴宅、阳宅,一切皆在阴阳之间,可谓是阴阳定乾坤。
四积德,说的是修身,人生在修,生命在行,可改可行,知行合一,多做善事,运便可改。
五读书,说的是人生正道,人生中道,知人知己,多学习,多跟明师即是格物致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六工作,说的是人间功名利禄,可改可修,物随心转致中和,物随心转不执着。
七嫁娶,说的是三十而立,立志立人立家,可改可修,相由心生、人靠衣装。
八遇贵人,说的是人生中的贵人,可改可修。人生在世,第一你自己要行,第二要有人说你行,第三说你行的人要行,第四你自己的身体要行。贵人扶一步,胜走十年路。
九养生,说的是生命中的生活习惯,可改可修,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睡眠、心理健康都是生命中的意义所在。俗话说得好,一个好习惯有时会胜过你一生的努力。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在孟子这里人之为人就应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那我们该如何理解人之为人的格局和维度呢?
有人说,老子和孔子给中国人留下了七维的生命进化空间:道、德、仁、义、礼、智、信。
在这七维中,道是最高位,这也是中国人最高信仰是道的历史基因。人之为人,信的维度是起点,道的维度是终点,信是一个人走向人间最重要的根基,舍此无他。
以德配天,这是中国的天命信念,更象征着中华文化的终极追求和道德能力。中华历史格局虽然变化多端,但最微妙深层的依然是天命德运,同时也支配着中国人日常行动的逻辑和动机。我们常说的德高望众正是基于此的德性信仰。
天命德运在历史中的流变或无常,也常给中国人带来深层的矛盾和焦虑:天命德运之下,人皆期望完美好命;而德运命理却一再流转,并不因某一个人的意愿而转移。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实际上,传统天命作为一种能够解释时代更迭、朝代流转的天人构想,从它形成伊始就遵循着周公定律和孔子定律——“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和“知天命,尽人事”的人间整合。
中国人的天命和心态是“修”出来的,修成完美者成之,以身作则于天下;道德品第高者为之,品位低者依附之模仿之,或以阴阳五行八卦试图改之。
周公定律强调的是天命德成、德转天命的逻辑,“天命靡常”与“惟德是辅”之间又嵌入了一种道德的张力,暗示着天命能够流转的奥秘基本在于一个人内心的“德成”与“德转”之间的一种平衡。
《中庸》所谓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已把“天命”解释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的个体生命特征。“天”是一个普遍性的存在,而“命”则是一个承继普遍性的存在。中国古人内圣外王的生命格局,皆是基于周公定律和孔子定律而得以肯定的天命与人事关系。
中国人的天命观念既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天命所归”可能不复存在,但“尽人事,听天命”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信念,在中国人的心中依据深沉而强大。
中国人的命运信念给人的“道德优越感”,一半自发,一半建构,既开放,又封闭,这是一种来自社会变迁的“天演模式”;表面上是一个天,实质上是一个德,以德运作天命,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生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