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岗要慎重,这是在事业单位职工普遍的感受,原以为管理岗可以晋升一个级别什么的,到头来发现非但没有晋升,有的工作几十年竟然还在科员9级的位置上,而选择专业技术岗位,到退休时基本上能享受到中8级待遇,比正科级还高,这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事业单位的类型及岗位职数的配置说起。
分类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分为三类: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具体的职数设置比例按规定是:
专业技术岗位: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管理岗位: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工勤技能岗位: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则在为类事业单位中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不难看出,在各类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岗位配备的职数比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平均要多出20%的职数,拿一个30人的小型事业单位来说,专技人员的职数可以配备到21人,从数量上占据了单位的绝大多数。
01、专业技术岗位晋升通道畅通
对于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如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同时专业技术岗位中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 1:3:6。量化一下的话,一个事业单位的在编人数是30人,那么专业技术人数应为21人,其中高级职称为2人,中级职称为6人,初级职称的岗位数则是12人,管理岗位仅为9人,除去单位的班子成员和各科室的科长,其余的只能在科员也就是管理九级的岗位上,即便工龄再长,也无法聘岗。
02、管理岗职级并行局限在县以下
管理岗位在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中占据重要地位,通常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例如,在一些政府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中,管理人员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各项工作,以确保事业单位的运行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有效地履行其社会管理职能。
2021年相关部分注意到管理岗与专业技术岗的差距,开始试行在”县市区所属的事业单位中试行职级并行“,可以弥补了管理岗职数职级的不足,而实施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例如在县直各部门和乡镇所属事业单位,规格是股级,即使职级并行,最多也只是并个管理8级,而管理8级的岗位工资与专业技术职职称的中10级差不多。
只要在一个事业单位,即使这个事业单位的规格再低,本人取得了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聘个中9级再理想一点聘个中8级,基本不是什么难事,从待遇上来说就相当于正科级待遇了,而要取得副科管理8级非常之难,到退休时能熬到一个管理8级也算非常幸运了。很多在管理岗位上的人,一直到退休都还是科员也就是管理9级,相当于专业技术里的初级职称。
工勤技能岗位则在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中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像是在一些后勤保障类的大型医院等事业单位的车队,工勤人员负责设备的维护修理、物资的采购供应以及服务的具体实施等工作,他们的辛勤付出保障了事业单位的日常运作。
03、选岗要慎重能考职称应选专业岗
事业单位改革打破传统的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说是说不分干部和工人身份,这样在哪个岗位上说是一样,但待遇是不一样的,专业技术岗位比管理岗位高得多。
基于这个原因,可以结合个人所从事的专业及擅长的领域,尽量先考取一些专业技术职称,关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每年的职称考试消息,如自己在办公室从事文书档案工作,可以考虑馆员职称,从事财务工作可以考虑会计、经济方面的职称,当然自己有哪方面的兴趣及所学的专业,考取专业方面的职称更好。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现在取得专业技术职称与实际从事的工作在很多单位,发生分离现像,并不是聘了哪方面的职称就一定要从事那方面的工作,职称已经成为一种变相的工资福利,这也许是现在普遍反映专业技术名不付实的原因呢。
说来说去,取得一项专业技术职称总比没有好,至少不会留下遗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