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他被称为共和国的“红墙摄影师”,专门给毛主席、周恩来等我党重要的领导人拍照,记录了许多共和国历史上的“重大时刻”。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甚至还记录了江青失去人身自由前最后的一张照片。
这个见证历史的人物,究竟是谁?江青在被捕入狱前,究竟在做些什么?
红墙摄影师杜修贤,见证江青最后自由时刻在共和国历史上见证江青最后“自由时刻”的人,名叫杜修贤,因为他经常给毛主席、周总理等重要国家领导人拍照,因此他被人尊称为“红墙摄影师”。那么在杜修贤的眼中,江青最后的自由时刻究竟在做什么?
早年的江青,曾经从事戏剧影视行业,因此她对摄影也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在20世纪70年代,摄影人物的“高、大、全”三要素,就是由江青本人提出的。经常给国家领导人拍照,见证历史时刻的杜修贤,因为拍照技巧和江青的审美不约而同,所以江青对杜修贤十分赏识,隔三岔五就把杜修贤拉出来,给她摄影。
1976年10月6日的下午,江青再次叫来了杜修贤,让他给自己拍照。面对江青的邀请,杜修贤可以说有一百个不情愿。这是因为,当时党和人民的领导人:毛主席刚刚去世不久,亿万中国人民正处于巨大的精神悲痛之中,杜修贤十分不理解,在这种情景下,江青为何还有心情出去摄影。
尽管自己并不愿意给江青摄影,但当时的江青毕竟权势滔天,杜修贤并没有选择拒绝的余地。等他到了江青指定的地点时,杜修贤才发现:江青竟然想让他拍摄自己在景山公园摘苹果。
江青找来杜修贤拍摄自己摘苹果,也并非是她一时兴起,而是有着自己的目的。江青想要借助杜修贤拍摄自己摘苹果的照片,塑造自己“贴近”劳动人民的形象,为自己营造更大的声势。尽管杜修贤和许多人对江青的目的心知肚明,但江青依然振振有词地说:“她这么做,也是遵循毛主席的遗愿。”
就这样,杜修贤在江青的胁迫下,极不情愿地为江青拍照。几张照片下来,江青摘苹果的“劳动”姿态被杜修贤携带的摄像机一一捕捉了下来,江青对此感到十分满意,她甚至还联系了地方报纸,要求他们过几天就从杜修贤这里拿照片,把自己摘苹果的风姿刊登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上。
在“摘苹果”结束后,身上一点汗都没有出的江青就这样轻轻松松地回到了家但令江青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去景山公园摘苹果,竟然是自己一生中最后享受的自由时光。在1976年10月6日的当天晚8点,她就被8341部队逮捕归案,接受隔离检查。
令江青感到失望的是,杜修贤拍摄她几张“摘苹果”的照片,非但没有登上报纸的头版头条,反而成为了她这些年来进行“作秀”的罪证之一,危害祖国和人民多年的她,最终得到了人民的正义审判。
参加革命,被调往铁列克提被世人称为“红墙摄影师”的杜修贤,或许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摄影师之一。他究竟如何跟摄影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6年,杜修贤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贫寒的家庭,让杜修贤从小就饱经人世间的风雪沧桑。在12岁时,他就开始给地主家做长工。幸运的是,红军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让摆脱了长工身份的他翻身做起了自己的主人。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从始至终坚持抗战的延安,成为了无数中国热血青年的“革命圣地”。杜修贤被身边先后投身革命的中国青年所感动,很快便也加入到了革命的队伍中,成为了延安革命根据地的一员勤务兵。
在延安服役的这段日子里,杜修贤增长了许多人生的世面。八路军优良的教育系统,弥补了杜修贤多年来没有读书上学的遗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杜修贤见到了八路军记者的摄像机,他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踏上了新闻摄影之路。
1944年,杜修贤正式加入八路军的电影团,学习摄影。电影团中的摄影艺术家吴印咸十分欣赏这个聪明的小伙子,认为杜修贤只要加以历练,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摄影人才,于是就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经过数年如一日的学习,杜修贤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成为了国内知名的摄影师。
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正值新闻事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杜修贤赶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被调往新华社北京分社。在此期间,杜修贤拍摄了许多著名的照片,其中包括历年国庆的阅兵式,还有抗美援朝战士归国等等。
摄影工作杰出的杜修贤,很快就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赏识。1960年,杜修贤被调到中南海,担任国家领导人的专门摄影工作,而提拔杜修贤的人,正是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之所以要提拔杜修贤,其一是十分欣赏杜修贤的摄影才华,其二是当时的周恩来肩负着国务院总理和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的双重重任。对于经常进行出国访问的周恩来总理来说,拍摄他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合影,是外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在杜修贤的帮助下,共和国的外交工作才得以顺利展开,今天的我们才能从过去杜修贤拍摄的历史照片中,一睹周恩来总理的外交风采。
遗憾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杜修贤的人生经历了低谷。在一次他和周恩来总理一起回国不久后,杜修贤就被扣上了“海外特工与国家叛徒”的帽子,下放到了中苏边境的铁列克提参加工作。与杜修贤同行的,还有当时共和国其他的一批摄影师。
1969年铁列克提冲突爆发后,许多和杜修贤一起被下调的工作者,都惨死在了苏联边防部队的枪口之下,杜修贤那天碰巧休假,才捡回了一条性命。
在杜修贤被下调之后,周恩来总理从始至终都十分关心杜修贤的状况。铁列克提冲突爆发后,得知杜修贤安然无恙的周恩来总理松了口气,但考虑到他的长久安全,周恩来总理还是在1969年把杜修贤调回了自己的身旁。
还和毛主席介绍这位共和国历史上才华横溢的摄影师。获得了毛主席好感的杜修贤,从此专门负责他和周恩来总理两人的摄影,并且担任中央新闻组的组长。自此,杜修贤正式开启了他的红墙摄影师生涯。
晚年杜修贤,与多少历史伟人结下不解之缘杜修贤之所以被人尊称为“红墙摄影师”,是因为他在历史上与许多共和国历史上的大人物,都结下过不解之缘。那么,他除了为江青摄影之外,还究竟都为谁摄过影呢?
杜修贤镜头前第一位著名的人,当属林彪。1969年,杜修贤被周恩来调回身边后,他专门负责毛主席、周恩来等共和国重要人物的摄影工作。
1970年,当时身为副主席的林彪和毛主席一同登上天安门广场,杜修贤拍下了历史性的这一幕。但令杜修贤没有想到的是,这是林彪与毛主席一生中最后的一张合照。
1971年,林彪殒命温度尔汗。得知消息后的杜修贤,为此感到惊讶不已,他怎么也想不到:刚刚登上天安门城楼不久的开国元帅,竟然是这样的历史结局。
在杜修贤镜头下第二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就是共和国的总理:周恩来。对于杜修贤来说,周恩来总理既是他人生上的“伯乐”,也是他最敬重的人。每次周恩来总理出国,杜修贤都会在周恩来总理的身旁,亲眼看着周恩来总理是如何为了共和国的外交事业忙碌的。
更令杜修贤十分感动的是,周恩来总理即便操劳到身体累垮的程度,还十分关心自己。一次深夜,周恩来总理走进了杜修贤的办公室,杜修贤询问周恩来总理有什么事,周恩来总理说:“看着你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现在已经深夜了,你怎么还不睡觉?”
杜修贤说道:“还有一些摄影的工作没忙完。”杜修贤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办公桌上的一杯浓茶,对周恩来总理笑着说道:“总理,我喝了这个,就不会困了。”周恩来总理感慨道:“这样长久下去,身体怎么受得了呢?”
每当杜修贤回忆起这段时光时,都不禁感慨道:“周恩来总理善待他身边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他总觉得我们的工作辛苦,却不知自己才是最辛苦的那个。”
最后一位经常与杜修贤打交道的,就是毛主席了。在杜修贤为毛主席拍摄的照片中,晚年的毛主席形象占据大多数。
据杜修贤回忆称,晚年的毛主席很少流露出笑容,他整日眉头紧锁,经常为共和国的未来感到忧虑,和自己聊天的话也没有像周总理那样多,但是在杜修贤的心里,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一样,都是为共和国奉献了自己一生的伟大人物。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享年83岁。身为中南海的专业摄影师,杜修贤是最早一批知道毛主席因病逝世的人。当得知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后,杜修贤内心强忍着悲痛的情绪,到毛主席的病床前拍摄了主席的遗照,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为主席摄影。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绳之以法,杜修贤保留的历史照片在指控江青等人的罪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此之后,杜修贤告别了摄影师的工作,过起了颐养天年的生活,杜修贤的身旁经常有两个咖啡色的行李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照片,杜修贤经常对身边的人骄傲地说道:“这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那两个咖啡色的行李箱里,装的都是杜修贤一生中为毛主席、周恩来总理拍摄的照片,每当杜修贤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时,他总会把这些照片拿出来翻看一番。
晚年的他每当看到周恩来总理的照片时,总会感慨道:“周恩来总理,他可真是个好人啊,
该照顾我的时候,不该照顾我的时候,他都在挂念着我……而我一生为他能做的事,实在是太少了!”
2014年,一代共和国摄影师杜修贤病逝,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