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经常听到中国十大强省的排名,其实这是一笔糊涂账。因为怎么排,没有最优化的标准,也得不到所有人的一致认可。
诚如GDP这样权威、合理的指标,依然得到不少人的反对。
当然,并不是说GDP不准确。而是在发展过程中,一味追求GDP的行为,或许并不能提升老百姓以及整个社会的合理进步。
对于各个经济指标的排名,我们也应该准确对待。
从地理区位来看,中国GDP十强省份中,北方仅入围两个。而如果以东西部的范围来看,内陆地区占到了5个。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发展差距已经从东西部转移到了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性。
特别是东北地区,短期来看,基本已经无缘了中国GDP十强省份。
第一梯队(10万亿以上):广东、江苏。
第二梯队(7-10万亿):山东、浙江。
第三梯队(4-7万亿):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
早在三十几年,山东无疑是处于我国省份第一梯队的。在某些年,山东也曾是我国GDP第一强省。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东面临着不少发展困境。比如重工业的转型升级、民营经济的提升、城乡环境的打造等等
如今,山东在经济总量方面,已经难以和广东、江苏相比。而在各类人均指标中,山东又远远低于了浙江。
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十大强省,应该包括了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等同级别地区的比较。
在前几年,上海的GDP总量依然领先着作为省份的安徽。
当前,不少网友还在吐槽,安徽作为一座省份,领先上海这样一座城市,不是天经地义吗?
实际上,一个地区的发展确实依靠了面积与人口,但关键核心还是在于科技、产业结构、管理模式等领域。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上海一座城市的经济总量,甚至高过于江苏、山东这样的传统强省。
2022年,安徽再次入围中国GDP十强省份,也是体现了我国全面均衡的发展。
查阅数据可以发现,不到十年时间,河北的GDP排名渐行渐远。
公开资料显示,在十二五时期,放到全国范围内,河北的GDP总量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以及河南,曾高居全国省份第六位。
2022年,河北全省的GDP总量为42370.4亿元,同比增长3.8%。
其中,河北的第一产业增加值4410.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050.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0910.0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0.4∶40.2∶49.4。
随着京津冀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河北能否止住这个颓势,再次跻身中国GDP十大强省呢?
从当前的GDP数据来看,河北与安徽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希望河北能全力以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