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22日,在山清水秀的四川凉山彝族聚居地,刘伯承元帅与彝族首领小叶丹举行结拜仪式。
在彝海的见证下,两人歃血结拜,成为异姓兄弟。
那天,两人在用石块搭建而成的祭坛前站着,脸上的神情庄重肃穆。
吉时一到,祭司宣布仪式开始,小叶丹和刘伯承用小刀划破自己的手指,将血滴入面前早已准备好的酒中。
二人端起酒杯,相视一望,将混着血的酒一饮而尽。
酒饮完毕,祭司唱宣誓词,表示仪式完成,结拜成立。
仪式结束后,刘伯承给了小叶丹一面红旗,上面写着几个大字:“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
他向小叶丹解释,这是红军授予全体彝族兄弟姐妹的,代表的是红军与彝族同胞间的深厚友谊。
“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段佳话,到现在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那么这彝海结盟的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红军一向没有结拜的传统,那刘伯承为何还要与小叶丹结拜?难道除结拜外就没有其他办法翻越凉山吗?
一、大路有埋伏,小道有彝族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挥,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损失严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其中,红一方面军在转移途中到达四川凉山。
这时的红军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节省时间体力走大路,二是保险起见抄小道——翻越凉山。
但是选择哪一条都有一定的风险。
走大路?
四川凉山是川军地盘,国民党军队对当地情况更加熟悉,清楚知道彝族不会轻易让一支军队穿过他们的聚居地,尤其是一支来路不明的军队。
所以,敌人肯定会选择埋伏在大路上,等待红军进入包围圈。
那抄小道?
可是历史上石达开的队伍就是意图从彝族小道突围,但却在此处被拦截,最终被捕。
就近来说,在军阀混战时期,大量彝族人民遭到刘文辉部队的残忍杀害。彝族人民对汉族军队的印象可谓极差。
那彝族对红军这一完全陌生的军队,肯定有着很强的防备心理。
到底该怎么选择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红军在到达凉山后,按毛主席的指示停止前进,召开会议商讨策略。
会议最终决定从小道突破。大路遇上蒋介石的部队肯定会爆发激烈的战斗,蒋军能打得起这一仗,但红军消耗不起。
既然有另外一种不打仗不费兵力的可能,那为何不去试一试呢?
与蒋军肯定免不了起冲突,但若能处理好与彝族同胞的关系,那么红军就能少打一仗,还能收获一个“好朋友”。
在几天的调查中,毛主席了解到当地彝族人民并非野蛮之辈,相反十分淳朴善良,只是遭受过欺骗与杀害,不得已以防备的姿态应对外来人。
刘伯承(左二)和聂荣臻(右三)
因此,毛主席下令让刘伯承、聂荣臻两位带着一部分兵力,组成先遣队率先进入凉山彝族地区,与彝族人民进行交涉。
他相信红军作为正义之师定能取得彝族同胞的认同,与彝族人民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二、另眼相看,取得信任选择刘伯承和聂荣臻带领先遣部队也并非是无心之举。
刘聂二人均为四川本地人,虽不是彝族人,但同是生于四川,长于四川,脾性习惯总有相似之处,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
尤其是刘伯承,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气质儒雅,长相斯文,戴着一副眼镜就更显书卷气,看起来很有亲和力。
在将校学堂学习的时候,他就以举止有礼、操守有持而出名,被同学们称赞为军中“菩萨”。
后来,其所带的队伍也是军纪严明,有组织有纪律,在全军是出了名的优秀。派他去交涉,那是再合适不过。
接到任务后,刘伯承自然也是十分重视,立马组建小组商讨对策。
考虑到“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他决定派人对彝族进行实地调查。经过观察,实际情况确如毛主席所说,彝族人对军队抱有很大的偏见。
那么该如何向彝族人民表达红军的友好,以消除这种偏见呢?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先派工兵开路,让他们逢山修路、遇水架桥,先行为大部队的到来打基础。
但是还没等工程结束,工兵部队就与彝族人民不期而遇。
原来,彝族人们早就察觉到工兵的动静,见到他们在架桥修路,觉得有些害怕,就决定隐藏起来埋伏红军。
因为此前刘伯承已经下了命令:“彝族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不能发生武力冲突!”
所以对于彝族人的埋伏,工兵没有做出任何反抗,只是简单的向他们说明目的,请求他们让红军能够翻越大凉山。
但是,彝族人并没有搭理,他们害怕这是军队的阴谋诡计,不肯轻易松口,见红军不开枪就将工兵们扒光,还抢走他们身上的全部物资。
作为彝族的首领,这件事当然瞒不过小叶丹。在经过对红军的许久观察后,他开始考虑是否应该相信红军的话,事件也就由此出现转机。
三、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小叶丹原名果基约达,是一名智慧开明且富有远见的首领,由于在他治理期间,彝族发展迅速,领地和人口增加了许多,所以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望。
在刚得知红军到来时,他就表现出作为首领的警觉。
让老弱妇孺藏进山洞之中,而他和大量的青壮年留在部落,准备抵御红军,将红军赶出大凉山,使红军不敢再犯,守护领地和人民的安全。
然而,红军的表现让他感到十分意外,他们没有像以往的军队那样到处掠杀。
不仅如此,还从不主动靠近他们的领地,而且自给自足,不要当地人民的一针一线、一水一粮。
红军的种种表现他都看在眼里,他察觉出这支队伍和别的队伍不一样。于是,他决定和红军首领见上一面。
得知小叶丹要求见面的消息,时任红一方面军第二师政治委员的萧华十分惊喜,带着礼物就去往他的住处。
在与小叶丹见面后,萧华诚恳地开口表示,红军只是路过此处,想要借道而行,保证不会打扰彝族兄弟姐妹的生活。
由于此时的萧华将军年龄尚小,小叶丹见对方眼神清澈,态度真诚,点点了头,并主动提出想和刘伯承将军见一面。
预感此事要成的萧华不敢耽误,匆匆别过小叶丹后便直奔军营,将小叶丹的要求说与刘伯承。
听完萧华传达的信息,刘伯承喜出望外,欣然前往。
一见面,小叶丹便要下跪磕头行礼,他赶忙制止,表示共产党人不兴这一套,军人和百姓都是平等的,不用行礼。
之后两人进行了一番开诚布公的谈话。
刘伯承向小叶丹阐明了红军现在的处境,表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为的是解放受苦的广大群众,会尊重他们的想法,只是借道,不会伤害彝族人民。
同时,也表达出与彝族人民结下友谊的希望。
对于他的坦诚,小叶丹深受感动,他真挚地表示,彝族与红军都是一家人,他们愿意帮助红军度过这次难关。
两人聊得十分投机,小叶丹当即决定要与刘伯承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
红军中虽没有结拜的习惯,但是为尊重当地习俗,表达友谊与信任,刘伯承决定破例接受这一要求。
于是,在广阔的彝海面前,二人举行歃血仪式,拜为异姓兄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仪式之后,刘伯承送了小叶丹一面红旗,上面写着“中国人民红军沽鸡支队”,其中“沽鸡”就是小叶丹原名的音译。
刘伯承对小叶丹说,这面旗帜是红军赠予彝族同胞的,代表着红军与彝族的深厚情谊,希望他能好好保存。
小叶丹十分感动,连忙答应下来。
之后小叶丹按照之前的承诺派人帮助红军跨越大凉山,躲避蒋军的追击。
此外,许多彝族同胞也加入到红军的队伍中,与红军并肩作战,守卫家国。
幸得彝族同胞的帮助,带着红军抄了一条近道穿越迷雾层层的森林,使得红军队伍很快过了大渡河。
据刘伯承晚年回忆,若是没有彝族朋友带路,再晚上三天,蒋介石的重兵就要调到大渡河,对红军进行围堵,长征可能就要失败了。
由此可见,彝族同胞对保存革命力量,留存革命火种起到了重要贡献。
此后二十多年的战争岁月中,刘伯承始终挂念着他的这位彝族兄弟。
新中国解放后,他立马派人前去打听小叶丹的近况。没成想,手下带回的却是小叶丹的死讯。
原来,当年蒋介石听闻此事,怒不可遏,下令攻打彝族部落,要求小叶丹交出那面彰显友谊的旗帜。
小叶丹自是不肯,却因此遭到国民党的迫害而丧命。小叶丹的妻子为了保护旗帜,便将它缝在裙子里面,躲进山洞逃难。
裙子是彝族妇女的圣洁之物,十分珍重,小叶丹的妻子却将那面旗与她的裙子缝在一起,等同于用生命和最神圣的方式保护着它。
刘伯承听闻此消息,悲痛难抑,又感动于彝族同胞的信任与奉献,就派人将旗帜取回,珍藏起来,作为彝族人民与红军真挚友谊的纪念。
四、结语刘元帅与小叶丹的彝海结盟成了一段佳话,流传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现在它已经不仅仅是一次结拜,它意味着对各民族的尊重,代表的是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信任,是各民族团结友爱的证明。
现在那面见证历史与友谊的旗帜,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所有去参观的人,都能在回顾历史中,感受到少数民族与红军的珍贵友谊。
新中国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建立起来的。
在整个革命过程中,共产党都与各少数民族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队伍中也有许多少数民族战士,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家喻户晓的开国大将粟裕就是一位侗族同胞,此外还有中将廖汉生(土家族)、万毅(满族),上将杨志成(侗族)等等。
革命时与少数民族的接触和交往,也为建国后处理各民族关系,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经验。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克难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END-
【文|过冬】
【编辑|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