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养育孩子过程中,最令家长感到头疼的问题莫过于:孩子不听话!
家长不允许的事,孩子非要做;家长督促孩子赶紧办,孩子偏偏又磨蹭。“不许!”“不可以!”“快去!”“马上!”家长的禁令一道道,可落在孩子身上就像打水漂。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哪怕叱咤职场风云的父母,也常常束手无策,败下阵来:
孩子,你为什么偏偏要对着干!
为什么孩子总喜欢和家长对着干呢?
李玫瑾教授说:孩子出问题,得从家长身上找原因。
看懂亲子矛盾背后的问题,也许你就能明白孩子的叛逆,那些对抗行为背后,不过藏着孩子的迷茫和无助。
关于手机:
孩子的洪水猛兽,家长的减压神器
有个12岁的女孩,给妈妈写了一封信,妈妈认真读完,感觉泪水上涌,于是把信发在了朋友圈。
原来,这是一场由于手机引发的亲子矛盾。女儿劝妈妈不要贪玩手机,结果母女闹了不愉快。女儿说的有理有据,特别是在信的末尾的呼吁,简直就是对父母灵魂的拷问:
“你们应该自己先做到少玩手机,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更好地监督我呀!如果国王自己不能做到法则,叫公民怎样信任于他,遵守他的法则呢?”
在亲子矛盾中,有一种双标叫作:手机是孩子的洪水猛兽,却是家长的减压神器。
有多少家长看到孩子拿起手机,不是眉头一皱,就是大声呵斥:作业写完了吗?又贪玩了不是!
家长不允许孩子辩解,一转身,自己拿起手机却又沉迷。喊不应,叫不停,美其名曰,那是忙于工作,忙于交往人际。
对此,孩子气愤又无奈:爸爸妈妈总是玩手机,却不许我们玩,但没办法,他们是大人啊!
家长的“双标教育”,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当孩子越来越不服气,“对着干”的情况也便越演越烈。
关于犯错:
孩子不可饶恕,家长情有可原
孩子毛手毛脚,孩子闯祸不断……面对犯错的孩子,很多家长常常气得不打一处来。轻则言语警告,重则皮肉挨揍一顿,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张记性,不犯错!
但是很遗憾,家长们会发现,其收效甚微,该犯的错,孩子一个不落!
于是家长内伤:这孩子,摆明了就是对着干嘛?
有一次,儿子同学来家玩,我有意无意挑起话题,几个男孩义愤填膺,吐槽起各自父母。
“我妈啊,简直就是专制暴君,有些事情,不允许我犯错,自己犯错却一点没事。”
我心生好奇,一追问,孩子就如竹筒倒豆子般各自“揭露”父母的恶行:
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碗,父母立马跳起来指责“怎么那么毛手毛脚啊”,但是自己做家务不慎碰到花瓶,却自我安慰:碎碎平安;规定孩子从户外回来必须换鞋才能入室,自己却在上班赶不及又忘记带东西的情况下,直接穿着外鞋跑进卧室……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血泪的控诉。
“凭什么他们犯错可以原谅,我们犯错就是不可饶恕?”
孩子的心声里藏着委屈,藏着怨气,落实在行动力,也便多了“不愿意”。
“对着干”,是孩子们的情绪出口。
关于买玩具:
孩子浪费可耻,家长理所应当
前些天,在商场逛街,看到一个赖在玩具店铺不肯走又号啕大哭的孩子。
“我想要买那个奥特曼嘛!为什么逛街都买你的东西,不可以买我想要的玩具?”
孩子急得跺脚发脾气,看着妈妈丝毫不肯松口的样子,于是哭了起来。
在大人的心目中,孩子总是那么贪婪,家里的玩具一堆堆,可孩子总嫌不够,出门一次,看到一个,还是想要。
为了杜绝孩子买玩具,父母和孩子斗智斗勇:出门前提前约法三章“出门不可以买玩具”;带孩子逛街,远远绕过玩具商铺;实再躲不开的,那就坚决不同意。
孩子哭闹,父母呵斥,乍一看是孩子不讲理,如果仔细分析,父母也毫不在理。
指责孩子多买一个玩具是浪费可耻,可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消费冲动?妈妈衣柜里的衣服永远少一件,爸爸的烟酒每日不能断,唯独孩子不可以!
父母若无法换位思考理解孩子,哪怕面对孩子提出的合理需求,都会促成“对着干”的表现。
关于讲道理:
孩子是顶嘴,父母是教诲
当孩子渐渐长大,父母们不可避免地发现:越来越无法教育自己的孩子。每每自己话音刚落,孩子就会有各种理由进行反驳。曾经,那个言听计从的乖乖娃,去哪了?
失落感和愤懑感不由让父母们怒火蹿起:闭嘴!做你该做的事情去,不许顶嘴!
与此同时,孩子却不得不认真、耐心,一遍遍重复听父母的教诲。在听教诲的过程中,但凡表现出一点点不耐烦,父母就会勃然大怒。
这世上,有多少“听不见”的家长,就有多少“对着干”的孩子。
父母不理解孩子,孩子不懂父母,相互无法理解的主体,也便常常进入对立面。
【尾声】
别让双标,伤了孩子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手表定律,即:一个人带多个手表,每个手表时间不一,结果佩戴者自己都不清楚准确的时间了。
给自己一个时间,给孩子一个时间,父母常常用双标要求孩子,孩子的委屈不被父母理解,久而久之,也便渐渐不信任父母,继而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以激烈而极端的行为来对抗父母。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领路人,是孩子每个人生岔路中的明灯。只有一路享受父母平等和尊重的爱的教育,孩子才能够用尊重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父母。
我是诺妈,专注亲子成长研究,聊育儿干货,写育儿锦囊,关注我,一起成长精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