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国演义》“义”的代表,关羽在演义之中备受推崇,即使是敌人听闻关羽之名,也会由衷地说一句“关羽乃英雄也!”这就不得不提关羽的小迷弟周仓,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遇到了周仓,周仓本是一个山大王,可心甘情愿为关羽提刀牵马。不过在三国之中也有看不惯关羽的人比如庞德,这也好理解。毕竟张飞还看不起吕布,一见吕布就大骂吕布是“三姓家奴”,不过吕布是自己的问题,张飞也只是骂骂。可庞德是和关羽抬棺作战,上来就是生死决斗,这是为何呢?其实,在庞德出征之前有一定的交待。
庞德遇曹操庞德起初跟随的是马腾,马腾受征召入京之后,庞德才开始跟随马超。马超对庞德也是十分的信任,某次马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三国演义》描述:
梦见身卧雪地,群虎来咬。惊惧而觉,心中疑惑,聚帐下将佐,告说梦中之事。帐下一人应声曰:“此梦乃不祥之兆也。”
为马超解梦的是庞德,庞德认为雪中遇雪是一个不祥的梦,认为老将军马腾在许昌有事。不一会马岱进来说老将军被曹操所杀。这件事从侧面说明,马超对于庞德的信任。
庞德也对马超十分的忠心,在马超和曹操开战之时。马超曾几次险些被曹操所杀,庞德几次救马超于生死之间。在马超走投无路投奔张鲁时,庞德也跟随马超投奔了张鲁。虽然庞德对如此忠心,但马超还是把庞德抛弃了。在葭萌关之战,马超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了刘备,但投降后的马超没有想到庞德。庞德只能跟随张鲁,随着马超的离去,张鲁只能重用庞德。庞德也不负张鲁所托,曾力战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等曹魏名将,都被庞德打败,虽然被击败但张郃、夏侯渊等人在曹操面前夸赞庞德的武艺高,曹操起了爱才之心,终把庞德招入自己的麾下。
庞德内心的变化在庞德起初跟随马腾、马超之时,虽然都受到了这两位前任主公的重用,但也遭到了两位主公的抛弃。马腾赴许昌肯定没考虑过庞德,因为马腾知道自己可能面临的情况,不让庞德跟随也可以理解,但也有一定的抛弃因素。马超可是实打实地抛弃,从未考虑过庞德。那么庞德心中的变化,会由以前忠心耿耿地效力马氏父子,变为曹操。曹操对于庞德也是十分的重用,这让一个无家可归的庞德,有一个温暖的港巷,那么庞德也极力维护自己的“家”。
庞德的信念首先,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庞德的“家”遭到了关羽的破坏,因为此时的关羽在襄樊之战,襄樊之地已快到关羽的手中,关羽一直在破坏这个“家”。在当曹操问谁愿为先锋之时,庞德立刻挺身而出,甚至是抬棺作战来表明决心,因为庞德要保护这个“家”。
其次,不得不说下庞德的私心。马超投奔的是刘备,庞德效力的是曹操。曹操、刘备两个因为政见的问题,可以说是三国最大的死对头。既然各自为主,那么庞德就必须证明自己投降曹操是个明智之举,而马超投奔是个昏庸的决斗。这也是为什么关羽让庞德投降之时,庞德说马超是个“庸人耳”。那么要打击蜀汉,最先要打击的是谁呢?关羽。因为关羽的名望,何况关羽也瞧不起马超,那么若自己能击败关羽,则证明了自己。
最后,虽然能击败关羽更好,但关羽是一个强大的武将,庞德虽然信心十足,但仍然不免会落败,于是有了“抬棺作战”,这个棺材既是为自己准备的也是未关羽准备的。《三国演义》描述:
吾今去与关某死战,我若被关某所杀,汝等即取吾尸置此榇中;我若杀了关某,吾亦即取其首,置此榇内,回献魏王。
安排好之后庞德认为自己此去可能生死堪忧,又叮嘱了自己的妻子、儿子一翻,毕竟古代父仇子报是天经地义的。《三国演义》描述:
吾今为先锋,义当效死疆场。我若死,汝好生看养吾儿;吾儿有异相,长大必当与吾报仇也。
庞德的话庞会也听进去了,只是做得比较残忍。在攻破蜀汉都城成都之后,庞会为了替父报仇,屠尽关羽满门。
综上所述,庞德和关羽之间并没有很大的仇恨,只是政见不同。庞德“抬棺作战”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出一口闷气,庞德做的比较英雄气概,只是庞会做的有些残暴。那么,你认为庞德和关羽作战之战为何非得抬着棺材呢?
欢迎关注,谈笑风史,感受古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