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黔程和大家一起感受“龙场悟道”,寻找阳明先生埋葬的“三人坟”,一路前行探寻天生桥瀑布。
本期,黔程和大家走过一段茶马古道,探寻一座明代古桥,而后溯溪而上,探险一个非常漂亮的野瀑布......
一、龙场九驿与茶马古道
01.龙场九驿
明洪武十六年(1383),贵州都指挥使马晔裸笞水西土司首领奢香,此时奢香的丈夫蔼翠刚病逝两年,儿子年幼,而自己也不过23岁而已。
奢香孤儿寡母受此大辱,水西土司四十八目便欲反;但在水东土司首领刘淑贞的劝说及出谋划策下,奢香进南京觐见朱元璋。
朱元璋:如果我治罪了马晔,你将如何报答?
奢香:我愿令水西子孙世世代代不生事,替朝廷永远守住水西之地。
朱元璋:这本来就是你们作为臣民应该做的事情!
奢香:我愿重新开辟水西驿道、建立驿站,不光修建费用,就连今后的维护费用都不要朝廷出钱,全部由水西承担!
朱元璋大喜,封奢香为“顺德夫人”(二品),并为奢香之子赐姓“安”,然后治罪了马晔。
朱元璋为什么会牺牲马晔呢?
因为此时镇守云南的元梁王巴匝剌瓦尔密(元世祖忽必烈第五子忽哥赤后裔)拒不投降,明朝大军正通过南线(贵阳—安顺—云南曲靖)进攻云南。
元梁王此时正联络云南东南和贵州西北一带土司,如果两者联手,势必影响朝廷进攻云南的战略;而一旦奢香归附朝廷,一方面元梁王与明廷势力此消彼长,另一方面驿道修通后,明廷也可由北线(贵阳—水西—云南昭通)进攻云南。
所以朱元璋对大臣高兴的说:“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
奢香回到贵州后,遇山开路、逢河建桥,完善了贵阳到水西的驿道,并建立了龙场九驿。
龙场九驿:龙场驿(今修文龙场)、陆广驿(今修文六广)、谷里驿(今黔西谷里)、水西驿(今黔西东南)、西溪驿(今黔西西溪)、金鸡驿(今大方金鸡)、阁鸦驿(今大方小阁雅)、归化驿(今大方归化)和毕节驿。
除此以外,奢香还修建毕节到永宁(奢香娘家)、毕节到云南昭通的驿道。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奢香病逝,年仅38岁。朱元璋特遣专使吊祭奢香,敕建陵园、祠堂。
02.茶马古道
明洪武元年(1368),徐达、常遇春大军北伐,进攻元大都(今北京),元惠宗(即元顺帝)弃城逃跑,北逃上都。
退居漠北的蒙古皇室,仍以“元”为国号,明廷称之为“残元”“故元”,历史上多称为“北元”。
随后,李文忠、蓝玉大军多次进军漠北,一路追杀元昭宗(元惠宗之子),杀死、俘虏数十万蒙古人,北元实力彻底被削弱。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北元分裂为鞑靼和瓦剌部,从此不用“元”为国号,北元灭亡。
不过鞑靼和瓦剌部还是很厉害,后来明成祖朱棣多次御驾亲征蒙古,就为彻底解决蒙古威胁。
明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朱祁镇学习曾祖父朱棣御驾亲征,在土木堡大败被俘,瓦剌挟持明英宗长驱直入攻到北京城下(沿途明军不敢攻打瓦剌军,因为英宗实际上已成为人质)。
幸好太后(英宗之母)在于谦的建议下,立英宗弟弟朱祁钰(即明代宗)为皇帝,然后又在于谦的指挥下,守住了北京城。
所以终明一朝,北方蒙古势力一直是朝廷的心头大患,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后来后金与蒙古联盟,再次入主中原。
明朝与蒙古的战争,漠北千里戈壁,与中原的攻城战不同,必须保持军队的机动与速度,打的常常是突击战。
这种打法,没有马匹是绝对无法打的。
因此,云贵之地所产马匹就源源不断向北输送(以云南马为主,贵州牧马场不多),这就是云南至贵州驿道被称为茶马古道的原因。
这条从云南过毕节到贵阳由奢香修建的驿道,正是贵州茶马古道的一部分。
二、蜈蚣坡古道与蜈蚣桥
01.蜈蚣坡古道
从龙场驿到陆广驿,是古代连接贵阳到水西的唯一要道,现残存多段古驿道,包括三人坟、天生桥、哨上村、蜈蚣桥等处,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三人坟处保存得较为完好,从三人坟过大碑丫,可沿古道一路走到天生桥;从天生桥继续前行可以到达蜈蚣桥。
这条路线就是王阳明游玩天生桥瀑布所走过的路线;也是王阳明应安贵荣(水西土司,贵州宣慰使)之邀至水西之路线,一般称为茶马古道蜈蚣坡段。

茶马古道蜈蚣坡段


不过,我没有完全走完,因为我多为一个人出去游玩,车停到三人坟处,如果走到天生桥再沿路返回,实在是太累。
02.蜈蚣桥
过了天生桥后,古驿道一路下行到达猫洞河,猫洞河是修文县谷堡镇和洒坪镇的界河。
明洪武十七年(1384),奢香在猫跳河上修建了蜈蚣桥,为水西安氏土司所建“水西十桥”之首。
后来,桥多次被洪水或兵火所毁,又多次重建。
明万历年间,水西土司、贵州宣慰使安国亨再次重建,并改称“龙源桥”,保存至今。
之所以叫“龙源桥”,是因为安国亨精通汉文化,也比较喜欢附风弄雅,和汉人一样,有名有号,安国亨字道隆,号龙源。
蜈蚣桥为三孔石拱桥,长40米,宽10米,高9米。两侧建有石栏,透雕云雷纹;桥上原雕刻有六只老虎(虎为彝族图腾,如织金财神庙中赵公明就是坐在黑虎上),不过现已毁。

蜈蚣桥




如果导航“蜈蚣桥”的话,会导航到新建的蜈蚣桥,往猫洞河下游看,不远处就是古桥了。有公路可以直接到达古桥处,开车掉头经岔路右行可至。
三、回龙潭瀑布
游完古桥后,再开车回到新蜈蚣桥,从桥头往上游方向,可以继续开车往桥下前行,沿着河道边继续开车,视轿车或越野车而定,找到合适地方停车后,步行沿河边小路溯河上行。
沿河道右侧田埂路走,田埂路比较小,有些地方还有稀泥,需要注意安全。
前方共有两个峡谷,瀑布在右边峡谷方向(也是河流主流方向)。

沿田埂路前行,瀑布在右边峡谷里
走到两条河流合流处,务必从此处过河到对岸,需要脱鞋涉水,然后沿着河边左侧小路前行。

在此处涉水过河,从河道右边改走河道左边
未到瀑布处,即可听见瀑布水响、看见瀑布,远观如练,非常漂亮。

隐约可见瀑布


至瀑布处,从左侧可以进入一个小溶洞,从溶洞处往外看,形成的“珠帘”比较漂亮。

珠帘与瀑布




瀑布下方为一冲击潭,这个就是“回龙潭”了。
潭边有几块大石块,适合站在上面照相,背景为瀑布,非常漂亮;不过我就一人,就只能自拍了。

瀑布左侧

潭外侧河水不深,可以在此玩水、拍照,我在这儿坐在一块石头上,安静地抽了一支烟。

瀑布正面

如果想从右侧欣赏瀑布,可以沿潭边右侧石径小心慢行,不过务必得小心,有些地方需要压低重心上下巨石块。

瀑布右侧

不建议进入潭中游泳,虽然感觉不是那么危险。
因为村民告诉我,潭中以前淹死过好几个人,我没问是游玩者被淹死还是村民被淹死,这些事情,其实不清楚细节反而更好。
瀑布再往上,其实就是天生桥瀑布;换言之,回龙潭瀑布其实就是天生桥瀑布的下游,两者相距不远,但步行无法连通。
黔程按:除从蜈蚣桥走河道外,还可以从洒坪镇蜈蚣桥村白杨林组到达瀑布,开车至组后继续开车,在一大湾处停车,有一条小路更近,下面这张照片中的小孩和牛,就是白杨林组的。我因公路修路,最后步行走的这条路。但还是建议大家从蜈蚣桥处前行到达。

我从白杨组小路拍的照片,瀑布从有牛小道继续前行,已经不远
四、岩鹰湖湿地公园
游玩回龙潭瀑布后,如果有时间,可以去岩鹰湖转转。

1958年修建水库,因水库位于岩鹰山下而得名岩鹰山水库,水库的下游,就是注入到猫洞河。

水库大坝

现在流行把上世纪修建的水库改名为湖,改为湖后好像名字变得高大尚些,更容易拉动旅游,所以岩鹰山水库也被改名为岩鹰湖。
以前岩鹰山水库上面还有两个水库,水库之间有水道联接,不过那两个水库都已干涸成为土地了。
岩鹰湖水非常清澈,我感觉是我所游玩水库中最为清澈的,可能是湖边均为郁郁葱葱的森林吧。



湖的上游处有一座高山,山腰处有一处非常平整的悬崖峭壁,我觉得这座山可能就是“岩鹰山”,或许有老鹰在此筑窝养育后代。

右侧石壁山疑为“岩鹰山”
“岩鹰山”的前面,因水位下降,露出一个长条形岩石小岛,像极了一条浮出水面的鱼,非常的漂亮!

水库水位下降“石鱼”浮现
在照“鱼”的照片中,我回家后才发现,“鱼”的上方有一个圆盘形黑影,其他照片均无,放大后呈现非常规则的切面,所以基本可以排除是手机镜头被灰尘遮挡的可能性。我感觉像是拍到了UFO(不明飞行物)。

相片正中“小黑点”出现原因不明

“石鱼”与“岩鹰山”
鹰湖生态保持得非常好,水质一流,环境优美,湖边散落的民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也被评审为国家湿岩地公园。
五、后记
本篇随笔可算前一篇《瀑布季:游玩天生桥瀑布,感受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姊妹篇,因为这两篇景点实际上是在一条线上,人文景点都与水西土司和王阳明有关系,天生桥瀑布和回龙潭瀑布实际上是上下游的关系。
之所以分成两篇,是因为大家如果有两天时间,可以按照两篇所列景点分两次游玩,这样既玩得深,也不会太累。
如果只有一天时间,可以先放弃上篇的“阳明洞”“玩易窝”两个景点,直接导航“三人坟”,而后游玩“天生桥瀑布”并在此吃中午饭,下午再去蜈蚣桥,最后游玩回龙滩瀑布。
附:本文景点地址
01.茶马古道:贵阳市修文县“三人坟”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蜈蚣坡古道)。
02.蜈蚣桥:贵阳市修文县洒坪镇蜈蚣桥村(新蜈蚣桥下游不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蜈蚣桥)。
03.回龙潭瀑布:贵阳市修文县洒坪镇蜈蚣桥村(新蜈蚣桥上游不远)。
04.岩鹰湖:贵阳市修文县小箐镇岩鹰山村田坝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