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昇夫 字数 1291
2019-04-03 07:52
拉萨的阳光很灿烂,也很耀眼。感觉不是灼热,却容易晒伤,所以来的第一天就买了顶帽子。
今天气温虽然有点低,但有阳光,没有穿羽绒服,就穿着夹克衫出门。

一上午都在看跳舞。早餐后,九点多来到宗角禄康公园看“锅庄”。每天都有许多人来这里跳舞,性质和内地跳广场舞差不多。但二者很不一样,看锅庄是一种欣赏、享受,舞跳得好看,歌又好听。而内地城市广场舞近于吵闹和噪音。也有一群老人在“抖扇”。
我边看边观察他们的表情动作和装束。
不论男女,在公园跳舞或是走在大街上,几乎每一个人都戴着帽子,帽子是出门必备物品。男女的帽子在式样上有点区别。
女人们,有的戴着墨镜,或还戴有口罩。穿着齐脚踝的长裙或是长袍。腰间有捆绕,衬出柔软的腰肢、修长的身材。随着音乐起伏,摆动、转身。她们的双臂就像是一对翅膀,使得她们轻盈灵巧、协调优雅,表现出女性一种特有的柔美。
男人们的动作幅度要大些。尤其是年轻的汉子,抛甩出长长的宽袖,像彩练当空飞舞,转身却是相当灵活。有的穿着藏袍、着长靴,很有草原汉子的味道。他们胸前或颈脖有的围着纱巾或红布,或者挂着一串佛珠,着装打扮富有民族特色。
我原浅薄的以为高原汉子是慓悍粗浅的,然而,看他们跳舞收放进退自如的样子,既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懂得身体语言的自我控制。从这一点上看,他们一样有着儿女柔情的一面。
以舞池为中心,四周的人们跟着一起跳动。不怎么会跳的,围在外围边学边跟着跳。里三圈,中三圈,池外边还围有三圈。大家一齐起步、落脚,抬头、扬臂。流畅自然,整齐划一,有一呼百应之势,显示出一种凝聚团结的力量,和人与人之间朴素的友好。
他们中有六十岁以上的老者,有青壮的汉子,有本地的市民、退休人员,有牧民也有农民。他们脸上带着微笑,没有隔阂,没有距离,亲切友好。
坐在舞池观看台上,不时仰望蓝天,天上游弋着一朵朵白云,布达拉宫巍峨矗立在眼前。公园里有高高的柳树,有红的杏梅,有紫叶李,有黄色的连翘。鸟儿在树梢间飞来跳去。草坪如茵,自动喷洒浇水。游人来来往往,热闹而又平常。
眼前的人们,欢快的舞姿,嘹亮的歌声,使得这里充满欢乐,让我觉得整个高原都舞动了起来。
在来拉萨的火车上,途经一望不到边的荒原,一座连一座的雪山,看不到一棵树,也很难看到人的身影,就很难想像,在这高原的拉萨城,却是如此欢快、充满生机的景象。
跳的时间有点长,二个小时过去了,我十一点多点离开时他们仍在跳。下午回来时还能看到有一处在跳,多是年青人。在宗角禄康公园,这里是人们游玩聚集的好地方。藏胞能歌善舞,在这里,可以真实的近距离欣赏他们的风采。

在宗角禄康公园看跳舞,是我对拉萨印象最深、感受最好的一件事情,而且是免费的对公众开放。
看跳舞时认识一位藏胞朋友,萍水相逢。当我说过两天就要回去了,这位朋友说:难得来一趟,怎么不多玩几天啊?
其实,我也想啊。不过说实话,总是要回去的。眼下难不成要在这里生活?那是需要实力的。
离开在即,真的会生出一丝不舍呀。正如朋友所说:难得来一趟。但我不会忘记走在拉萨街头,到过的每一个地方,更不会忘记宗角禄康公园观看跳舞的情景,它带给我的感受、快乐,会一直留在我的心里。

上三张:市民在宗角禄康公园跳锅庄舞

公园内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