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观看过电影《长津湖》?
这部影片描绘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经典战役——长津湖战役。
这场战役发生在1950年,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在朝鲜的长津湖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将美军1个多师包围在长津湖地区,最终歼灭美军1.3万余人,同时成功消灭了北极熊团。

此次战役的胜利使得中国军队夺回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可谓是扭转战局的关键一战。
然而,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此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环境下,许多英勇的战士被冻僵了,然而,即便他们被冻僵,他们依然保持着持枪姿态。
笔者观之,为之落泪。
我深深敬佩志愿军战士们服从命令、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他们甘愿冻成冰雕,也毫不退缩。

然而,在这部影片中还有很多故事未能体现。
第九兵团的伤亡人数达到了44000余人,其中有30000多人是被冻伤的,超越了抗美援朝的任何一场战役。另外,第九兵团第26军第88师的师长吴大林和政委龚杰在战后被撤职,该师番号也被取消。
按道理来讲,胜败乃兵家常事,即便打不过美军,战后也不应该撤了师长和政委的职位吧!但是彭老总以及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宋时轮不仅将他们撤职,甚至还想毙了他们!要不是在场的干部求情,吴大林绝对不可能活着回来。
本篇文章,我们就讲讲吴大林在这场战役中做了些什么事,以至于让彭老总和宋时轮这么生气。

宋时轮
吴大林其人吴大林,出生于1911年,是四川南部县人。他在1932年加入了红军,并在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反“围剿”斗争以及长征途中,他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到1936年,他已经担任营长了。
1937年,他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的连长、之后升任营长。新四军成立以后,他又调任新四军担任团参谋长、大队长、总队长,最高担任过新四军的团长。
解放战争后期,他担任了30军88师师长,率领88师参加过渡江战役。
1950年10月,30军番号撤销,88师划归到26军入朝作战,吴大林担任人民志愿军26军88师师长。
可以说,他是我军逐级成长起来的优秀指战员。

抱歉,找不到吴大林的照片
另外,吴大林在红军时期还担任过朱老总的警卫员,负责朱老总的人身安全。两人相处时间很长,朱老总对他很是欣赏。
然而,吴大林在长津湖战役却犯了严重的错误!
吴大林的“消极怯战”长津湖战役,宋时轮命令第九兵团的第20军、第27军作为主力,与美军进行了艰苦作战,且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其中27军歼灭了美7师第31团级战斗的3个营及附属部队,并击毙了该战斗队前后两任指挥官。不过,20军、21军也伤亡严重,无力再战。
11月25日,宋时轮命令26军前来支援。

26军军长张仁初命令76、77及88师一路南下,赶往长津湖南边的下碣隅里、上碣隅里等地,切断美军南逃道路。
我们需要了解一点,26军的76、77、78三个师前身都是山东的部队,唯独88师大部分都是苏北的子弟,且在抗美援朝战争之前几乎没有正面大型作战的经验。所以,88师一般情况下都是作为“预备队”、“偏师”参与作战。
所以,88师此时距离五老里的路程要比76师、77师远很多。

76师在12月4日凌晨到达指定地点,77师则因为夜间行军走错了路,且被旧邑里江拦阻,没能在规定时间到达,88师则更离谱!
重点来了,我们来看看吴大林率领的88师的离谱之处。
张仁初其实已经考虑到88师的行进距离最远了,所以要求他们从12月3日凌晨出发,在12月4日凌晨到达指定地点。
但是吴大林却抗拒这个命令,因为他觉得时间太晚,部队太疲劳,所以并没有在12月3日凌晨出发,而是在12月3日下午三点之后才出发,15个小时的时间就白白浪费了。
而他们白天行军的行径也被美军发现,美军派出了轰炸机进行轰炸,88师的262团、263团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还有更离谱的事,在262团、263团被美军飞机轰炸的时候,带队的副师长居然躲到了一辆废弃的美军坦克里面,死活不出来。即便美军飞机已经飞走了,这个怕死的副师长还是不肯出来。
26军只有76师到达了指定地点,但是面对数倍于自己兵力的美军,76师也没有能够拦截住美军南逃。最终,美第8集团军撤到了三八线以南,美第10军团也从海上顺利撤离。我军虽然获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但并没有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据说,当宋时轮在12月4日晚知道26军并没有发起进攻之后,发了很大的火,质问26军军长张仁初为什么还不打。张仁初也很委屈,也很着急,但77师、88师都没到,这仗没办法打呀!
宋时轮这才知道,77师和88师居然还在路上,而且88师已经丢掉了两个团。宋时轮气得把桌子都拍烂了,桌子是用木板拼凑的,本来就不是很结实。

张仁初
不过这时候并不是考虑处置谁的问题,还是得赶紧补救。于是,张仁初又给77师和88师下达了命令,让他们务必在12月6日凌晨到达指定地点。
77师在白天不敢走,在晚上也只能抛弃炮团,轻装前进,终于在12月6日凌晨赶到。
然而,88师还是出幺蛾子了。其实,当时88师已经距离上碣隅里很近了,但他们又走错了路!距离指定地点越来越远,直到12月5日晚才发现走错。之后,吴大林不仅没有让88师立即往回返,反而又让部队就地驻扎了半个晚上,因为他认为部队已经疲惫不堪。
最终,他们在12月7日才到达上碣隅里,但这时候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大部已经成功撤退,他们来与不来,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战役结束之后,宋时轮是真想枪毙了吴大林,但当时在场的很多干部认为吴大林这次做得确实不对,但毕竟以前有过很多功劳,建议宋时轮别杀吴大林。
虽然吴大林没有被枪毙,但是88师被裁撤,吴大林也被撤职。
笔者查阅某些资料,说吴大林在1955年还是被授予了大校军衔(正常来讲,担任正师级职务者普遍被授予少将军衔),但笔者查询大校名单,并没有发现吴大林的名字,所以,笔者认为他连大校军衔都没有被授予。
吴大林晚年还喊冤,说自己并不是怕死,只是担心88师的状态,怕他们疲惫,怕他们饿肚子(这是他们在12月3日下午三点之后才出发的理由,他们去找吃的去了)。
不过,笔者认为,只“违抗军令”这一条,枪毙他都不会有人觉得冤。更何况,他还间接导致了美军的撤离,影响很大。
虽然他没有畏战心理,但他也别觉得自己被冤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