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一词刚开始为地域概念,鸦片战争之前,经世学者包世臣在《海运南漕议》中说:“出吴淞口,迤南由浙及闽、粤,皆为南洋;迤北由通海、山东、直隶及关东,皆为北洋……北洋多沙碛,水浅礁硬,非沙船不行。”“北洋”成为政治概念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根据对外交涉的需要设立了南北洋通商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签订了《天津条约》,其中规定天津、牛庄、登州三处为通商口岸,因此,北洋通商大臣被称为三口通商大臣,简称北洋大臣,北洋大臣设在天津。
北洋大臣的职权为:“掌北洋洋务、海防之政令,凡津海、东海、山海各关政悉统治焉……凡招商之务,则设局派员以经理之,其安设各路电线亦如之”。从1861年至1869年,北洋大臣一直由满洲贵族崇厚担任。1870年,淮军首领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职权由直隶总督兼任。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权力很大,其管辖的范围除了直隶的事务之外,还涉及山东、通商、外交等事务。也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以北洋开头的术语,如北洋水师、北洋武备学堂、北洋官报等。由于李鸿章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而形成了以李鸿章为首的“北洋”势力。
李鸿章死后,袁世凯于1901年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靠天津小站编练新军起家,以此为基础,袁世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编练成了六镇的北洋常备军。北洋常备军的大多数将领都是从小站练兵时就跟随袁世凯的,有不少的将领都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袁世凯继承了李鸿章的衣钵,最终超越了李鸿章,形成了以袁世凯为首的更大势力的北洋军事集团,我们也称之为北洋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