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瓜,到了清朝才被康熙正名,真香

旧说历史 2024-11-02 11:25:26

说起哈密瓜,很多人就会联想到新疆。

按照大众思维,这哈密瓜,就是新疆的产物,更是新疆的代言人。哈密瓜的味道很甜,很香,历史非常久远。

实际上,这个哈密瓜,在康熙之前并不叫哈密瓜。只是因为康熙很喜欢吃这种瓜,就为它专门赐名为“哈密瓜”,后来被沿用至今。

01

哈密瓜虽然成名于康熙时期,但它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根据哈密瓜官方记载,早在4000年前,哈密瓜就已经在新疆出现。而且,在那时候,新疆人就已经学会了栽培哈密瓜的方法。

后来,在汉武帝打开河西走廊之后,西域与中原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也是这时候,哈密瓜被传入中国。由于哈密瓜的个头大,口味甘甜,那时候人们把它叫做“甜瓜”。

在当时,甜瓜就是西域特殊的文化符号,是西域引以为傲的产品。因为哈密瓜只有西域有。可能汉武帝对哈密瓜没有什么很深厚的感情,所以那时候,哈密瓜并没有受到大家喜爱。甚至连名气都没打响。汉武帝虽然引进了哈密瓜,但这个哈密瓜,在相当长的历史中,一直都没有在中原普及。直到乾隆有一次品尝过哈密瓜后,顿时走不动道了。他觉得,这哈密瓜就是人间极品,瓜中之王。没有任何瓜,能够比得过哈密瓜。

康熙给哈密瓜正名也挺有趣。当时,哈密王每年都会带着大量贡品赶到京城,好参加中国的冬至大典。哈密王觉得,大清什么都有,也没什么好东西进贡,唯有进贡一些自己本土的东西,说不定还能入得了乾隆的法眼。思来想去,哈密王决定,将哈密瓜当做他们为大清进贡的重要产品。当即命人摘下无数新鲜的哈密瓜,每人怀里装几个,手中提几个,然后带着队伍,千里迢迢从哈密赶往京城。

02那场面,相当壮观。为了保证哈密瓜的香甜,哈密王带着属下马不停蹄,日夜兼程面见乾隆。当乾隆看到又大又圆的哈密瓜,顿时被它的香甜气息所吸引。当即询问身边大臣:“这是什么瓜?竟如此香甜?”身边大臣也不知道这瓜叫什么,直接和乾隆打起了哈哈,说到:“这是哈密王进贡的瓜。”既然你这样问,那我就这样答。主打一个废话文学。

康熙听后,知道大臣们也不知道眼前的瓜叫什么名字,于是就顺口说:“既然是哈密王进贡的瓜,就为它赐名,叫做哈密瓜吧!”哈密王可能也没想到,自己无缘无故就成了一只甜瓜。从这时候起,甜瓜再也不叫甜瓜,而是叫哈密瓜。康熙在品尝过哈密瓜后,对它的味道赞不绝口。也是从那时起,哈密瓜成了朝廷贡品,普通人根本就没机会品尝,除非是皇帝的亲信或者亲人,才有资格吃上一口。哈密王发现康熙竟然那么喜欢哈密瓜,顿时高兴坏了。

回去就命人加大对哈密瓜的种植力度,他们用最肥沃的土壤,再用最好的水来灌溉,目的就是想要培育出最大最香甜的哈密瓜,然后上贡给大清朝,从而增进彼此感情。在当时,有种植经验的瓜农,摇身一变就成了一种十分高贵的职业。因为哈密王很需要他们的种植经验。往后每年,哈密王就会从哈密瓜中选出极品中的极品,然后一只只用木箱装好,再亲自运往京城。

03当时呢,康熙很喜欢吃哈密瓜。但是每年哈密王进贡的就只有那么多,即便数量很大,保存时间也不能超过太久。康熙为了犒劳大臣,经常会把哈密瓜赏赐给他喜爱的大臣们。除了康熙对哈密瓜情有独钟,西太后也和康熙一样,对哈密瓜毫无抵抗。哈密王每年为大清进贡哈密瓜后,康熙就会拿这些哈密瓜,第一时间与西太后分享,康熙俨然已经把西太后当做自己的知己,因为只有他们两个对哈密瓜爱的死去活来。

哈密瓜在乾隆时期,可谓是火遍大江南北,是人人都想要品尝一口的极品瓜果。但是,哈密距离大清路程实在遥远,每一年进贡,都要把哈密王累的死去活来。即便如此,哈密王每一年依旧会不辞辛苦,千里迢迢为大清运送哈密瓜。

这种习俗,一直持续到了光绪时期。在光绪年间,光绪觉得哈密距离大清路程过于遥远,哈密每年为了给大清进贡哈密瓜,总是劳心费力。有时候哈密瓜运输途中就已经坏掉,藩王们又得回去重新挑选。如此折腾,就是为了选出好一点的哈密瓜,实在是麻烦。因此,光绪下令,以后哈密可以不用专程为大清进贡哈密瓜。

04经过光绪的特令之后,哈密向大清进贡哈密瓜的数量逐渐变小。但是哈密瓜的品质,却是越来越高。这就导致,哈密瓜越来越稀缺,口碑越来越好。即便到了民国时期,哈密进贡的哈密瓜品质,品质依旧上等。

如今,人人都能吃上一口哈密瓜。想吃就吃,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可谓是方便极了。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我们眼中不起眼的哈密瓜,身上蕴藏着这么深厚的历史。它从东汉,就见证了大中国的历史,到了清朝,得以发扬光大。如今,提到哈密瓜,大家对它依旧是称赞有加,而哈密瓜所代表的新疆,也是越来越受大家喜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