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考是统一试卷,省内竞争。每个省份的学生享受的分数线,和学校给的优惠政策都不同。本省名校多一些的地区,学生就会舒服一点。
要说名校最多的地区,北京说第二,其他地区不敢说第一。毕竟清华北大都在北京坐镇,其他院校只有争第三的份。
那学生如果出生在北京,是不是就方便了很多呢?这次街头采访就找到了一名北京的学生,本来以为学生会客套一下,却不想说话这么直白。
采访找到了一名带着眼睛憨憨厚厚的北京学生,看起来年纪不大,却是高学历人才。学生姓陈,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北大。
对于北大这样的名校来讲,某些情况下,本科毕业证比研究生毕业生有含金量。记者也是开门见山,问学生高考多少分。
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学生笑的些许羞涩直言670+。这个分数对于外省的学生来说,没有政策扶持想进北大是不可能的。
陈学生也坦率地说自己分数确实不够上北大,但是自己参加了“博雅计划”。有加分项目,所以考进了北大。
这就可以理解了,虽然670+的分数进北大有些勉强,但是就高考来讲,已经是高分了。接着问学生觉得北京的高考难不难,学生回答更是实在。
学生直接后退一步,笑得更不好意思了,他表示北京的高考试卷,就难度而言,他很赞成外省同学对于试卷的看法,觉得说得很对。
这回答也是给学生圈粉不少,这也太实在了吧,真的不打算再装一下吗?然后也是毫不掩饰对北大数学系的欣赏,称自己最喜欢北大的数学系。
学生最开始的时候还在纠结,想考数学系,却担心自己的头脑跟不上,毕竟那是北大疯人院之一。不过后来高考分数不够,也就刚好没有了这个烦恼。
不得不说学生看起来憨憨厚厚的,说话也是实在得很,给人感觉很舒服。随后被询问,从北京考北大觉得难不难,回答也是毫不避讳。
学生表示说从北京考到北大,从理论上来讲肯定是全国最简单的地方。但毕竟学校是国内顶尖学府,想要就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就像大学对于本省学生的照顾,每个省份都一样。本省学生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而北大恰巧在北京而已,是自己运气好,感谢爸妈。
北京是很多学生都想去,但是却很难扎根的地方。毕业之后去北京见见世面,几年之后选择回老家的学生不少,那什么样职业的家长,能供养得起北京生活呢?
记者也礼貌地询问,是不是方便了解学生家长的情况?学生也很坦诚,直言爸妈也都是普通人,爸爸是老师,妈妈是军人。
就老师和军人这两个身份而言,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其实不难达到。学生家长的学历也不是太高,学生的爸爸是本科毕业,妈妈是硕士毕业,这一家子都是知识分子。
对于有北京情节的学生而言,现在想要自己参加北京高考是希望不大了。但是毕业之后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家的学生,有机会在北京参加高考。
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不管哪个地区,都有知名的学校,在哪里都能有不错的发展。学生不必太过于执着大城市,大城市也有不出息的学生,小地方也有学生会出类拔萃,主要还是看学生自己。
学生时代可能还意识不到,学习只是个跳板,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不一定要选择所有人都认为最好的那个。
所有想要得到的快乐,都要付出应有的筹码。想要出人头地,就要忍受背井离乡的孤独。想要回家里温馨生活,就要接受毕业后普普通通的一生。
希望学生能够认清楚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最想要的,而不是世人认为你想要的。是不是出生在北京,是不是能享受到那样优质的优惠政策,也不是怨天尤人可以改变的。
如果很在意这件事,那就努力吧。争取自己是那个能够实现以后自家学生想法的那个人,不给自己的子女,留下和自己一样的遗憾。反之,好好珍惜当下,你只管努力,坦然接受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北京学生考北大#
今日话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球球教育(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