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有趣的事情。
《红毯先生》的结尾是刘德华在学习平衡车,直到演员表开始在银幕上滚动、灯光亮起,影厅里的观众也还没有要走的意思。
因为从众心理,我已经抬起的屁股又落了下去。
工作人员进来大喊“没有彩蛋哈”,大家才迟疑的离开座位。
于是我在走廊里听到了观众们的讨论:“这就结尾了?”、“什么意思啊”、“莫名其妙”……
一不留神被宁浩内涵到了电影里的主线,就是刘伟驰和林浩来内地拍农民电影。所谓戏中戏。
刘伟驰这名字起得也是有意思,既取了刘德华的姓,又拿了梁朝伟和周星驰的名。
林浩是拍摄农民电影的导演,取了宁浩的名。
还有诸如陈龙等等,都直接借了本尊的谐音。
在撕掉行业遮羞布这块,宁浩做得极具讽刺。对娱乐圈不太了解的人,可能就get不到了。
举例:
一、刘伟驰把自己的立牌换到了中心位置,影射娱乐圈争C位的现状。
二、他和太太已经离婚,却还得戴着婚戒,向外界隐瞒婚变。
三、他听从白龙王的建议,换上了蓝色领结
四、想要和心仪的女人来点暧昧,却被房间里所有发出红光的东西给吓退——他怀疑是摄像头。
……
刘伟驰红了40年,想拿个金像奖功成身退,与想拿国际大奖的林浩一拍即合,去拍农村题材。
片里那段话说得冠冕堂皇,什么提到法国就是红酒与浪漫、提到美国就想到西部牛仔……提到中国就得是黄土地破棉袄(非原话,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编导改了句台词“你会遭报应的”,林浩回头问道:你给贾导也是这样写台词的吗?
他把同行内涵了一圈,是哪些人我不说。
用农村题材去国际上拿奖,越苦越穷越有胜算,完全无视中国的发展现状,只挑迎合评委的破落贫苦愚昧元素。
这其中,多少是因为zz意图,多少是因为故意打压……
电影人的悲哀。
宁浩就困在这个圈里,拧巴着,一边不乐意迎合国际评委的zz意图,一边也不愿意迎合大部分中国观众的通俗审美。
大部分中国观众的通俗审美是指什么呢,是将电影艺术商业化,拍成大家都能看懂,能理解的样子。
但是宁浩,很坚持的去搞他的宁式黑色幽默,有过一些成功,也有过很多失败。
通常只是赚到了口碑赚不到钱。
《疯狂的外星人》那一次,“虐狗”的热搜直接将他打得里外不是人。
后面晒照澄清都压不住舆论,导演口碑和票房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红毯先生》里,刘伟驰为了效仿小李子力求真实,和马一起摔倒,结果被网友指责虐马……后续也是买下了马。但没用。
好笑的是,这段摔马视频还是刘伟驰自己发到网上的,他想表达自己“做事认真,很努力很真实”。
可是没人愿意听他讲,也没人愿意探询真相。公关团队说“造出新瓜,你这个瓜就会被遗忘”。
刘伟驰立刻愤怒,劝他的助理也被他扔出的充电器砸破了头。
助理这才点明了刘伟驰的症结:你事事都是只考虑自己的想法,从不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公关团队在想办法解决麻烦,刘伟驰只在意自己的努力不被人理解。
预告片里都说得很明白了,电影整个就是在讲“沟通”。
刘伟驰和老婆孩子的沟通,简单粗暴,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学到网络词语“碉堡了”,他直接呵斥孩子罚抄1000遍。
老婆与他讲话,他只会低头收拾东西逃避回答。
做了明星,保持高冷已经成了习惯,他甚至因为脱离普通人群太久,连正常的沟通都做不到,凡事都需要助理来复述解释一遍。
来到内地,他自认为订个3星级酒店就是足够的贴近生活。
到了农村,他视而不见刻西瓜皮的农民艺术家,非要去养猪场体验“粗犷”
接待的人反复的说,我们村已经全面脱贫了,他们觉得还不够穷,得自己去找穷。
真正的粗犷来到了面前,那把宰杀过无数猪的杀猪刀,被猪场老板当做宝贝送给他,却被他弃之敝履,随手扔掉。
想融入人群告诉大家我很真实我很接地气,又拒绝接受来自普通人真正的热情和善意,高高在上的态度,像极了内娱的无数208。
包括那辆他剐蹭的面包车,第一次无视,第二次他从车窗缝塞进多张百元大钞,第三次面包车车主被激怒,砸破他的豪车车窗,所有钱都丢回。
人家只想要一句道歉,他却坚持只用钱来补偿。
这都已经不是沟通的问题了,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尊重。但身为大明星的刘伟驰意识不到。
片中出现的D站UP主采访刘伟驰,也是对当下短视频行业蚕食电影业的一个真实写照。
已经年过半百的刘伟驰接受不了快消时代的思维,他说“这不真实”。
一句“666”被他说成了“liaoliaoliao”,UP主觉得很棒,可以成为一个新的梗,他说“这不严谨”。
可是他视为严谨和真实的摔马,却被全网吐槽不尊重动物。
很讽刺,谁也不想站在对方的立场,谁也不在乎真相如何,大家只想跟风吃瓜。
电影中有个片段,直接把观众给内涵到了。
一个旋转楼梯,大家吐槽“这是什么垃圾电影”,一边往出口走去。
在底下走过去明明可以直接到达出口,保安却说,必须往楼梯走,这是规定。
就像这部电影,非得带着观众绕来绕去,绕到观众看不懂的地步才戛然而止。
以专业的影评眼光来看,宁浩做这部电影,用了很多的心思,包括观众不太注意到的一些镜头手法。
但却去掉了以往宁式黑色幽默的风格,导致整部片都显得很寡淡。
唯一一个高潮情节,也是全场发出笑声的,就是戏中戏的一个飞踢:
他借着这一幕,把资方也内涵了。
在现今的电影业,资方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不尊重导演的艺术风格塑造,强行加入自己的建议,导致拍出来不伦不类。
资方觉得动作戏得多,台词不要那么多,那么好,给你一个飞踢。
再挨个揍一顿狠的。
也只敢在电影里这么干了。
是好电影,但注定失利在我的同行里,有这样一部分人,文笔很好,却总是赚不到钱。
原因很简单,他们只由着自己的喜好而写,并不考虑读者想看什么,也不在意读者的理解能力。
自己写得很爽,回头一看阅读量又很不爽。
这不和宁浩一样么。
有句话说得很粗俗但也精辟:
影院就是青楼,来了就别自称良家
春节档之所以叫春节档,起码气氛得到位,起码能让大部分观众看得懂。
你不是喜剧不是合家欢,还挤在春节档上映,是行为艺术?
倒也不排除这个可能。
很显然电影除了沟通的大命题之外,还表现了一种东西:
广大观众和电影艺术的互相排斥。
短视频泛滥和资方过度介入导致观众“吃不到好的就以为这是最好的”;
快消时代的发展,导致观众很难沉下心来去看待需要细细品味的作品。
比起冯小刚说“垃圾观众”,宁浩显然要内敛很多:
看懂的和没看懂的,都被内涵到了。
怨言再多,这本身就是时代的推动、观众的抉择,反过来就是你应该去改变的地方。
周星驰不也顺应时代,进军短视频了吗?
刘德华不也注册了账号,搞起了直播吗?
打不过,就加入。
电影终究是给观众看的,针砭时弊也得让大部分人看得懂,而不是逼迫观众去理解你的意图。
宁浩把这部电影放到春节档上映,上映之前大力宣传和电影本身关系不大的元素(但却是观众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撕开内娱遮羞布之类),然后“骗”来观众,一记闷棍把观众打得找不着北……
如果票房大卖,宁浩可能会继续坚持他的艺术风格,保持高冷,如果票房扑街,宁浩可能会改变创作方向,稍微向观众妥协一下下。
所以也算是一场大型的社会实验?
不过这场实验,投资是真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