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聊聊A-26:专职舔地三十年,从二战舔到越战

上次说过美军历史上有两种B-26。一种是老的,一开始就叫做B-26,当时有一款A-26,是对地攻击/轻型轰炸机,后来二战

上次说过美军历史上有两种B-26。一种是老的,一开始就叫做B-26,当时有一款A-26,是对地攻击/轻型轰炸机,后来二战结束后也改名叫B-26,今天聊的就是后面这种。

机头6门机枪/炮,舔地神器

攻击机和轰炸机,虽然都是对地面目标进行打击,但作战任务和作战模式上都有很大不同,这也就决定了两者在气动、结构、性能、武器配置甚至操纵特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简单来说,攻击机主要任务是支援陆军前线部队的地面作战,对敌浅近纵深的战术目标进行打击,甚至包括空中火力压制和掩护等等;而轰炸机相对更加注重对敌战略战役目标的攻击。当然两者有时候任务会有一定重叠,特别是轻型轰炸机。A-26的最初计划中其实也包含了轻型轰炸型。

这种带玻璃机头的是B-26C轰炸型

相比B-26,A-26投入战场比较晚,直到1944年以后才出现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上。对地攻击自然要求飞行员下视野良好,但A-26可能是发动机舱和机头都太长,首次部署在太平洋战区后,发现下视视野不佳、对地支援效果比较差,因此并不怎么受欢迎。不过在欧洲战场却又是另一番场景,首批参战的18架飞机在前8次任务中没有一架战损,后来的A-26和前任A-20一起,执行了轰炸、扫射、战术侦察和夜间封锁等任务。

装弹

二战后,A-26被改名为B-26,这时原先的马丁公司的B-26已经全部退役,不过为了方便,后面还是称为A-26。朝鲜战争中,B-26位列第一批参战的美国空军飞机之一,早在1950年6月就轰炸了平壤附近的轰炸机场。截目到1952年,服役的A-26共出动了15000架次,包括夜间7000架次,摧毁了38500辆车辆、406辆机车、3700辆铁路卡车和7架地面敌机,损失了85名机组人员。1953年6月27日停战协议签署前24分钟,A-26执行了美国空军的最后一次轰炸任务。

B-26最早出现在东南亚是在1960年12月,1961年开始以南越“RB-26”的名义参战,后来由于当时泰国不允许美国“轰炸机”部署,因此美国人把已经改成的B-26又改回A-26,意思这是攻击机不是轰炸机,由此得以部署在泰国以袭扰北越的供应线,不过这时候的A-26已经老态龙钟、难堪大用,越战后期就逐渐退出了战场,此后于70年代初全部退役。

哦嗬……

码字不易,觉得不错就请点个关注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列表

哦呵
哦呵 3
2021-10-18 10:27
最后,舔地变成啃地了。。。[呲牙笑]
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 3
2021-10-26 11:23
安东星人几个不认识[得瑟][得瑟][得瑟]
时光
时光 3
2021-10-31 10:12
绝对制空权才行。
煤球
煤球 3
2022-04-29 20:50
差点糊涂了,确实是两型飞机哦
地平线
地平线 2
2021-10-23 11:52
电影《长津湖》里,轰炸我军列车的就是这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