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入伍的战士,探亲期结识农村受伤女人,她的话深深触动了我

打工人日记 2025-02-07 01:54:54

1978年的那个夏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知了在树上拼命地叫着,村口的土路被晒得发白,连过往的牛车都走得小心翼翼。我穿着一身新发的军装,站在村口的槐树下,望着远方的山路,心绪翻涌。

那年我刚满20岁,是村子里第一个应征入伍的年轻人。记得临走前,村支书老李头握着我的手说:“小李啊,你可要争口气,咱们村可指着你呢!”我连连点头,心里却有些忐忑。军营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轻松,新兵训练的强度远超我的预料。每天清晨天还没亮,我们就得起床跑五公里,白天还要练习队列、射击,晚上还要学习政治理论。三个月下来,我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肩膀也被枪托打得生疼。

好在我还算争气,凭借一股子倔劲,我顺利通过了各项考核,被分配到了军区机关,成为一名打字员。那时的军区机关可不像现在这么现代化,打字机还是老式的,需要用手一个个按键,稍不留神就会打错字。为了不拖后腿,我每天加班加点地练习,手指被打得通红,连吃饭拿筷子都疼。

转眼间,我在军区机关已经工作了四年。1982年的春节前夕,我第一次申请探亲假。临走前,首长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小李,好好休息,家里有什么事儿尽管说,咱们军人就是人民的子弟兵。”我笑着点头,心里却有些打鼓。说实话,回家的心情既期待又忐忑,毕竟我已经太久没有见过乡亲们了。

记得那天下着小雨,我坐了整整一天的火车,又转了好几趟汽车,终于回到了熟悉的豫西山区。家乡的空气里还带着泥土的芬芳,路边的野花倔强地开着,仿佛在向我招手。我深吸一口气,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我转过头,看见一个瘦小的姑娘正气喘吁吁地朝我跑来。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碎花布衣裳,脚上是一双破旧的布鞋,头发上的蝴蝶结已经有些褪色。她的手里还抱着一个竹筐,筐里装满了红薯藤,藤条上还沾着泥土。

“同志,同志!你能帮我搭一下红薯藤吗?”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脸上满是着急的神情。

我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原来她是村里的申家姑娘,名叫申艳敏。她的家里只有她和一个年迈的养父,家里条件不好,平日里她都是自己干活。今天她正在院子里搭红薯藤,却不小心踩塌了院墙,伤到了脚。

我二话不说,赶紧放下行李,蹲下身子查看申艳敏的伤势。她的脚踝肿得老高,脚面上还有一道浅浅的伤口,渗出点点血珠。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连忙扶她坐在门槛上,小心翼翼地帮她脱下鞋子。

“疼不疼?”我轻声问道,生怕她会痛得叫出来。

申艳敏咬着嘴唇,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涩涩的泪光。她的脸蛋被雨水打湿,显得格外苍白,可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叫出声来。这一幕让我心里一阵愧疚,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连个姑娘都保护不了。

“我、我这就去给你找大夫。”我急匆匆地说,转身就要往村卫生所跑。

“不用了……”申艳敏却轻轻拉住了我的手腕,声音有些发抖,“家里还有些草药,我、我自己能处理。”

我看着她从竹筐里翻出几片皱巴巴的药草,熟练地捣碎后敷在脚踝上。她的动作虽然笨拙,却透着一股坚韧,仿佛这伤痛对她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你家就你一个人吗?”我忍不住问道。

申艳敏愣了一下,眼眶突然红了。她低下头,轻声说:“还有我父亲。”

我心里一酸,抬头看了看申艳敏家的院子。院墙年久失修,早已东倒西歪,墙根下还散落着几块碎土坯。原来,申艳敏平时不仅要照顾养父,还要打理家务、种地,难怪她看起来比同龄人要憔悴许多。

“要不,我帮你修修这墙吧?”我脱口而出。

申艳敏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露出一丝苦笑:“不用了,反正这墙也快塌了,我们……我们也没多少钱修。”

我望着她,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或许是因为军营生活让我养成了遇事就上手的习惯,又或许是被她坚强的样子打动,我脱口而出:“我修!反正我这几天都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申艳敏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那你……真的要帮忙?”

我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些打鼓。毕竟,我对修墙这件事一窍不通,可既然说了,就一定要做到。

第二天一早,我便拿来了一把铁锹和一些碎砖块。申艳敏见我这么认真,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主动帮我搬砖、和泥。虽然我们配合得不太默契,但渐渐地,塌掉的院墙被我们一砖一瓦地修补好了。

就在这时,申艳敏的养父申大爷拄着拐杖从屋里走出来。他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眼神却格外明亮。看到我们正在修墙,他愣了一下,随即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小李啊,你这孩子,真是个好人。”申大爷叹了口气,声音有些沙哑,“这些年,我们爷俩的日子过得不容易,多亏了艳敏懂事。可她年纪轻轻的,总不能一直这样……”

我低着头,心里五味杂陈。申大爷的话让我意识到,申艳敏不仅需要一个能帮她修墙的人,更需要一个能真正陪伴她、给她依靠的人。

从那天起,我开始频繁地往申家跑。帮他们挑水、劈柴,甚至教申艳敏一些简单的文化知识。渐渐地,申艳敏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低着头,她的眼睛里慢慢有了光,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我也收到了军区机关的信。信里说,由于政策调整,战士提拔为干部的机会被取消了。这意味着,我可能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军官,也无法留在军区机关继续工作。这个消息让我感到一阵茫然,甚至有些挫败。

但当我想到申艳敏时,我又觉得,或许正是这样的挫折,让我更加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深吸一口气,抬头望着申艳敏正在院子里忙碌的身影。她正弯着腰,细心地照料着地里的蔬菜,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的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早已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坚强而朴实的姑娘。

“艳敏,我有话要对你说。”我鼓起勇气,走到她的面前。

申艳敏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惊讶,但随即露出了温暖的笑容:“怎么了?看你这样子,像是有什么要紧事。”

就在这时,申大爷拄着拐杖从屋子里走了出来。他望着我们,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乎有什么话要说,却又欲言又止。我心中一紧,隐约感觉到申大爷对这段感情有所顾忌。

“艳敏,”申大爷终于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小李是个好人,可他现在面临转业,日子会很艰难。你跟着他,能吃得消吗?”

申艳敏愣了一下,随即低下头,轻轻咬住嘴唇。我能感觉到她内心的挣扎,但她的目光中依然透着坚定。

“爸,”申艳敏抬起头,声音虽然有些颤抖,却格外坚定,“我知道日子会很难,但我相信小李。我们一起努力,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望着申艳敏那双坚定的眼睛,我突然明白,无论未来多么艰难,我都要和她一起面对。

转眼间,我已经转业回到了家乡的县城工作。申艳敏也放弃了在农村的生活,跟着我来到了县城。虽然我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彼此的陪伴让每一天都充满了温暖。

记得刚到县城时,我们租了一间小房子,条件虽然简陋,但申艳敏却把它收拾得井井有条。她白天去市场摆摊卖些小菜,晚上回家煮饭,总是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而我也利用在军区机关学到的文化知识,帮她记账、学习新的技能,希望能减轻她的负担。

“小李,你放心,我没事的。”申艳敏总是笑着对我说,“我们两个一起努力,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我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感激。是她教会了我,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与谁一起分享。

如今,我们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生活虽然平凡,却充满了温馨。每当我看到申艳敏带着孩子在小区里玩耍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夏天,源于她教会我的责任与坚持。

回望过去的岁月,我明白,人生中最珍贵的不是那些风光无限的时刻,而是那些平凡却充满爱的瞬间。正如申艳敏常说的话:“幸福不是靠等来的,而是靠两个人一起努力争取的。”

如今,我们依然手牵着手,一起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脚下的路就会一直延伸向远方。

0 阅读:3

打工人日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