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都说只要是红了一个系列,后面全是跟风作品,《战狼》红了,各种“类《战狼》作品层出不穷”,但人家有自知之明,既然注定是烂片,那咱就低调上线网络平台,安安静静蹭一波热度就好!
可今天就有这么一个不怕死地站出来,准备将蹭热度演绎个淋漓尽致,结果出现了电影行业新名词“技术性下片”,这部作品就是《八月未央》,一部说起来你可能都不知道的作品!
2016年,曾国祥导演的《七月与安生》爆红网络,周冬雨、马思纯双双摘下金马影后,不仅如此,该片在各大奖项上,拿奖拿到手软,导演曾国祥算是一战成名,与他一起走红的还有该片的小说作者“珍妮宝贝”。
《七月与安生》走红之后,很多人开始将目光转移到这上面来了,既然请不到曾国祥和马思纯、周冬雨,那么我们可以从小说作者“珍妮宝贝”上下手。
果不其然,《八月未央》这不就来了!
《八月未央》同样改编自“珍妮宝贝”的同名小说,既然你前面拍摄《七月与安生》成功了,那么我们后面的《八月未央》注定也是成功的,但他们从未想过,《七月与安生》的成功与“珍妮宝贝”这个小说作者没有丝毫联系!
结果,《八月未央》4月16日上线,打着《七月与安生》姐妹篇的旗子,最终首日票房1778万,次日1403万,第三天811万,最终上线15天,票房6800万。
这还不是最“秀”的,最秀的来自于官方给出的一封“技术性下片”的通告!
看了这么多年的电影,从来只见到过“技术性问题,导致不能上线”,现在却见到了“技术性下架作品”的奇葩举动!
什么是“技术性下片”?
是,上线十五天后,电影突然“技术性”了?
难怪网友群嘲:“时代在发展,技术性下片也将成为未来电影票房不利新举动!”
其实,《八月未央》下架,仅仅就是因为票房不利,要知道此前《你的婚礼》这部被誉为“烂片”的作品,都能够获得超过5分的评分,但网友给《八月未央》的评分仅仅只有3.4,可见不是网友乱来,而是它烂到了极致。
要知道,线上《八月未央》已经根本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了,在耗着没有任何意思,早早下线你总得给出一个说法,你总不能说“票房太糟糕,我们要下线吧”,编借口都要给出一个理由,毕竟要是不能早早在网站上收割一波,等到《悬崖之上》《你的婚礼》《扫黑除恶》等等作品下线,正式登上各大视频网站,仅有的一点机会,也将被这些作品分刮完毕,那时候等待《八月未央》的才是真正的血本无归!
所以,《八月未央》只能找出“技术性下架”这样一个理由,从线上快速离开,紧接着就在某平台上线了,这个时候什么技术性问题都没有了,明摆着就是想趁着那几部作品还在线上,自己赶紧下线,在平台上收割一波,否则后面怕是连汤都喝不到了。
那么,《八月未央》的失败,蹭热度的终结,到底是因为什么?要知道,《八月未央》的阵容还不错,也算是一二线云集的作品,为什么就这么糟糕?
其实,很多人此前就说道,《七月与安生》的成功,与小说作者“珍妮宝贝”没有丝毫关系,小说《七月与安生》本身只能算是一部不入流小说,其价值观、教母式风格和非主流装扮都像是几十年前的产物。
但就是因为曾国祥以及一众编剧、监制的努力,刻意淡化了狗血的小说剧情,仅仅保留了小说中值得肯定和大众接受的部分,虽然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但更多的已经是另类创新了。
而《八月未央》不同,从“珍妮宝贝”手中拿到小说改编权后,基本上延续了小说中那种狗血的剧情发展和不正的三观。
最终导致上线就被网友抵制和谩骂,票房不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导演和投资方以为《七月与安生》的成功,是观众接受了这种狗血的剧情发展,那么同样的小说作者,《八月未央》也必将成功,但他们却忘记了同样是《西游记》改编,为什么只有82、86版成为经典?
你以为找来了“珍妮宝贝”的同名小说在改编,就可以发家致富?不注重作品创新和改变,照抄照搬一部观众不接受的小说,你不“死”谁“死”!
而且,下线就下线,既然烂片注定是烂片,做了就要服输,《真三国无双》人家上线几天,成为烂片之后火速下线,这也没什么?愿赌服输,可你弄个“技术性下片”算什么?
上线十五天后,突然发现电影中的特效做不出来?剪辑没剪完?配音没弄完?既然丢不起人,早在上线之前,拍摄中你就好好地来,努力提升作品品质不好么?
非得这么丢人败兴地弄个“技术性下片”!
不过也好,至少你弄出了电影行业下线“新名词”,以后只要是烂片线上票房不佳,要下线上平台的,总算找到一个新理由,那就是“技术性下片”。
这不能拍那不能拍,只好拍烂片咯!
我觉得还可以啊
珍妮宝贝??不是安妮宝贝嘛?